劉峰
【摘 要】霧化吸入是當前臨床上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重要治療方式之一,其相較于傳統(tǒng)的口服、注射等給藥方式具有起效快、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對患者配合程度要求小等優(yōu)勢。本文對臨床上呼吸系統(tǒng)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常用的抗菌藥物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希望能夠為臨床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呼吸系統(tǒng);霧化吸入;抗菌藥物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060-01
引言
呼吸系統(tǒng)承擔著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功能,其與外界直接接觸的生理特性導致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細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和感染。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有著想當一部分患者是由于感染而發(fā)病,例如感冒、咳嗽、咽痛以及肺炎、支氣管炎等。因此臨床上抗菌藥物在治療多數(shù)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上有著較好的效果。不過在實際的臨床治療工作中,口服、注射等傳統(tǒng)給藥方式往往會受到藥物理化性質以及人體生理特點等的影響而無法之際作用于靶器官。
霧化吸入是當前臨床上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其主要是通過使用霧化裝置將藥物與水變成藥物微?;蛩幬餁怏w,讓患者通過呼吸使藥物經(jīng)過鼻腔進入體內,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或肺部,從而達到治療效果。該治療方式相較于傳統(tǒng)的該藥方式具有起效快、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對患者配合程度要求小等優(yōu)勢,能夠使藥物直達病灶,治療的針對性較強。本文對臨床上呼吸系統(tǒng)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常用的抗菌藥物進行了介紹和分析。
1妥布霉素
妥布霉素屬于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對于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桿菌等革蘭陰性菌有著較好的治療效果,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肺囊性纖維化。但該藥口服或注射等全身使用方法會帶來較大的毒副作用,如腎毒性、耳毒性。
在霧化吸入治療方式下,特制的妥布霉素吸入溶液霧化后能夠接近呼吸道表面液體滲透壓,患者吸入的藥物劑量高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有相關研究顯示,妥布霉素無霧化治療的患者相較于安慰劑組在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氣流量上明顯改善,肺功能提高,痰液細菌密度降低,同時不良反應發(fā)生較少,無腎毒性、耳毒性現(xiàn)象出現(xiàn)。
2氨曲南
氨曲南屬于單環(huán)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對于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菌有著較好的治療效果。臨床上對于不能夠耐受妥布霉素的肺囊性纖維化患者氨曲南是主要的治療藥物之一。由于氨曲南靜脈制劑中含有一定的精氨酸,靜脈給藥藥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氣道炎癥。
氨曲南吸入劑在臨床上中的應用研究顯示,其吸入10min后的痰液濃度達到峰值,半衰期2.1h,與靜脈注射給藥方式接近,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1秒用力呼氣量,緩解呼吸系統(tǒng)癥狀,銅綠假單胞菌密度明顯減少,患者痰液濃度與藥物劑量呈現(xiàn)出明顯的相關性。氨曲南霧化吸入給藥不會出現(xiàn)藥物在血漿或痰液中積累的情況,對于腎功能不全者較為適用。
3多黏菌素
臨床上常用的多黏菌素對于多數(shù)靜止期、繁殖期革蘭陰性菌有著較好的抑制、殺滅效果,其作用機理是通過與細菌脂多糖脂質A特異性結合造成細胞膜裂解而殺死細菌。多黏菌素多用于患者出現(xiàn)多重耐藥革蘭陰性菌感染的情況。
由于多黏菌素的黏膜表面吸收率較低,因此霧化吸入給藥可以使呼吸道內形成較高的藥物濃度而很少出現(xiàn)藥物毒性。根據(jù)對多黏菌素吸入給藥和靜脈給藥的相關對比研究顯示,霧化吸入給給藥下患者痰液中的藥物濃度要明顯高于靜脈給藥,同時患者血漿藥物濃度低于靜脈給藥,多黏菌素治療利用度、藥物靶向指數(shù)均>1,提示霧化吸入是多黏菌素的較好給藥途徑之一。
4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環(huán)丙沙星與左氧氟沙星均屬于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對于綠膿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嗜肺軍團菌等多數(shù)細菌有著較強的殺菌作用,用藥后在人體內具有較好的體液、組織吸收和分布,環(huán)丙沙星生物利用度可以達到70%,左氧氟沙星則可以接近100。
環(huán)丙沙星目前在臨床上主要應用的劑型為脂質體,傳統(tǒng)口服給藥下其半衰期為3~5h,需要每隔12h給藥一次。而通過使用霧化吸入給藥能夠將藥物的半衰期大大延長,達到10~11h,每日僅需1次用藥。左氧氟沙星在霧化吸入給藥下痰液中藥物濃度較高,而血清中的藥物濃度較低,藥物耐受性以及安全性均較高。
5阿米卡星
阿米卡星屬于半合成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對于綠假單胞菌、不動桿菌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革蘭陰性菌有著較好的殺菌效果,在治療機械相關性肺炎中常用。
阿米卡星的治療作用與其藥物濃度相關,由于阿米卡星的組織穿透能力較差,常規(guī)口服、靜脈給藥方式往往無法在患者病灶處形成有效的藥物濃度,而如果提高藥物用藥量則會導致腎毒性問題發(fā)生。因此,霧化吸入給藥是阿米卡星理想的給藥途徑,患者在用藥后能夠選擇在病灶處形成較高的藥物濃度,提高機體對藥物的吸收的同時藥物的清除也相對較快,血漿中藥物濃度遠遠低于引起腎毒性的濃度。
6兩性霉素B
兩性霉素B屬于多烯類抗真菌藥物,對于新型隱球菌、皮炎芽生菌、組織胞漿菌、球孢子菌屬、孢子絲菌屬、念珠菌屬等較為敏感,可用于肺部以及支氣管感染的治療。兩性霉素B靜脈用藥可能會造成血栓性靜脈炎,鞘內注射則可能導致背部及下肢疼痛。
兩性霉素B混懸液通過霧化吸入給藥能夠在機體呼吸道內形成局部藥膜,并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較高的濃度,無全身吸收現(xiàn)象,能夠有效的避免和減少靜脈給藥導致的副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臨床上抗菌藥物霧化治療的應用相較于傳統(tǒng)口服、靜脈給藥表現(xiàn)出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更低的毒副作用。不過有研究顯示其在微生物清除率、機械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和病死率等方面與未使用霧化抗菌藥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霧化給藥尚不宜作為常規(guī)治療方法。在臨床上使用霧化吸入給藥方式時要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規(guī)范,非霧化制劑不推薦使用該給藥方式,如靜脈制劑中的酚、亞硝酸鹽吸入會總成患者哮喘發(fā)作;非霧化制劑顆粒無法通過呼吸道清楚,反而會導致肺部感染。因霧化吸入裝置藥物向外散布總成的局部環(huán)境污染也有待進一步研究改善。
參考文獻
[1]周利軍, 磨國鑫.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用霧化吸入抗菌藥物的研究進展[J]. 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 2018, v.33(07):301-306.
[2]劉桂萍. 呼吸系統(tǒng)臨床抗菌藥物的分析[J]. 母嬰世界, 2018(021):265.
[3]陳燕. 超聲霧化吸入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的應用與護理[J]. 家庭保健, 2018(01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