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長霞
【摘 要】 目的:研究漸進式康復護理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選取來本院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的36例患者,分為傳統(tǒng)護理組與康復護理組。傳統(tǒng)護理組患者采取傳統(tǒng)護理干預措施護理,康復護理組患者采取漸進式康復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結果:康復護理組與傳統(tǒng)護理組患者護理后的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等指標均較佳,但是康復護理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更佳,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漸進式康復護理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顯著。
【關鍵詞】
漸進式康復護理;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生活質量
乳腺癌是乳腺科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該類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對于乳腺癌疾病的治療主要采取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在手術后對患者采取護理措施干預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醫(yī)學行業(yè)有了顯著的進步,很多先進的護理方法也投入到了臨床護理實踐中,對于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術進行治療的患者而言,采取漸進式康復護理干預可以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逐步增加康復訓練的力度,同時給予專業(yè)的心理護理干預,使得患者在身心上獲得康復[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的36例患者,分為傳統(tǒng)護理組(18例)與康復護理組(18例)。傳統(tǒng)護理組年齡37~69歲,平均(51.23±10.33)歲;康復護理組年齡35~69歲,平均(51.26±10.2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傳統(tǒng)護理組 對傳統(tǒng)護理組患者采取傳統(tǒng)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
1.2.2 康復護理組? 對康復護理組患者采取漸進式康復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措施如下:1)在患者手術治療后的第1天由護理人員采取第1節(jié)康復操進行訓練,并且在患者手術治療后的第2天來檢查第1天康復訓練的結果,檢查完畢后進行第2節(jié)康復操訓練,以此類推,循序漸進[2]。2)患者在病情康復出院之前,護理人員需要進行出院指導,同時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發(fā)放《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指導手冊》以及康復操視頻光碟,囑咐其進行學習,要求患者詳細地記錄有關指導手冊以及視頻光碟的內容,方便本院護理人員進行定期隨訪。3)醫(yī)院或者科室定期舉辦健康講座,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同時要求本組患者無特殊情況必須參加,講座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康復、術后食療、綜合治療、乳房自我檢查以及康復期性生活等方面的內容。4)護理人員還要定期隨訪,每一名進行1次隨訪,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隨訪,例如電話隨訪、上門隨訪等。
1.3 評判標準
本院護理人員對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HAMA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等指標進行詳細地記錄且存檔。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以及HAMA評分
康復護理組與傳統(tǒng)護理組患者護理后的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等指標均較佳,但是康復護理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更佳,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
康復護理組與傳統(tǒng)護理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等指標均較佳,但是康復護理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更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往往承受著較大的精神壓力,
產生很多負面情緒,而且大多數(shù)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其肩關節(jié)功能往往會有所下降,該功能下降會導致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降低,同時會影響患者的后續(xù)治療以及病情康復[3]。傳統(tǒng)的護理干預措施僅僅關注于患者的病情康復情況,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往往并不關注,造成了很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出現(xiàn)了很多狀況,隨著護理學“以人為本”觀念的深入人心,臨床護理界已經將軀體恢復以及心理的雙重康復作為臨床護理目標。但是患者的康復過程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而漸進式康復護理可以同患者的康復過程相匹配,使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積極投入康復治療過程中[4]。
本文研究與分析漸進式康復護理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結果顯示康復護理組與傳統(tǒng)護理組患者護理后的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等指標均較佳,但是康復護理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更佳,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同張麗華[5]的研究結果相似,在其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HAMD評分為(15.34±1.76)分,HAMA評分為(11.76±1.12)分,而對照組患者的HAMD評分為(32.16±3.97)分,HAMA評分為(20.23±3.25)分,該研究中對于評判標準等情況敘述詳盡,值得本研究學習。綜上所述,漸進式康復護理改善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朱麗,黃美玲,郭絲錦.漸進式康復操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的效果觀察[J].上海護理,2017,17(03):37-40.
[2] 王琴.漸進式康復護理對改善乳腺癌患者術后上肢功能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12):1505-1507.
[3] 王鶴仙.協(xié)同護理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病人的效果觀察[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7,42(07):1011-1012.
[4] 陸瑤,徐寅,周崢,等.《乳腺癌術后患肢個體化鍛煉手冊》的設計和臨床應用[J].中國康復,2018,33(02):122-125.
[5] 張麗華.漸進式康復護理對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生命質量的效果[J].醫(yī)療裝備,2015,(15):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