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
一、肩周炎的介紹
(一)肩周炎的病因
肩周炎,又有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稱呼,俗稱為“凝肩”或“五十肩”。以肩部漸漸出現(xiàn)疼痛為主要特征,尤其是在夜間會非常嚴重,肩關節(jié)的活動功能會因為受到的限制而逐漸加重疼痛,達到了某種程度之后會慢慢的緩解,直到最終的完全康復。該病的高發(fā)年齡是在50歲上下,女性發(fā)病率略微高于男性,體力勞動者為主要發(fā)病人群。如果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極易對肩關節(jié)的功能性活動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一般而言,肩周炎的發(fā)病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引起。
(1)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體的軟組織退化產(chǎn)生病變,已經(jīng)不具備承受各類外力的能力;
(2)長時間的超負荷活動,以及姿勢的不良等,都會產(chǎn)生慢性的致傷力;
(3)上肢外傷之后,肩部的固定時間較長,導致肩周附近的組織出現(xiàn)繼發(fā)性的萎縮與粘連。
(4)肩部的急性挫傷與牽拉傷之后的治療方法不正確等。
除此之外,頸椎病,心肺等疾病的發(fā)生,也會影響到肩部的疼痛,由于原發(fā)病的長時間不愈,導致肩部的肌肉出現(xiàn)持續(xù)性的痙攣,以及由缺血而出現(xiàn)的炎性病灶,逐漸轉化為肩周炎。
(二)肩周炎的臨床表現(xiàn)
最初的肩部陣發(fā)性疼痛,大部分是慢性發(fā)作,之后疼痛感逐漸加重或者是鈍痛、刀割樣的疼痛,并且呈現(xiàn)出持續(xù)性的表征,同時還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當肩部偶然受到牽拉時,就會引起如撕裂般的劇痛,而且肩痛的白天輕,夜間加重也是本病癥的一大特征,如果是因為受到寒冷而導致病癥發(fā)生的話,那么就會對氣候的變化感到異常的敏感。而且肩關節(jié)的活動也會受到限制,尤其是穿衣、叉腰、洗漱、梳頭等動作都無法順利的完成,特別嚴重的時候,肘關節(jié)的功能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在屈肘的時候,手無法自如的觸摸到同側的肩部,特別是在手臂后伸的時候,無法實現(xiàn)屈肘的動作。
二、自我治療肩周炎的方法
肩周炎自我治療的方法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小動作,或者是穴位治療的方式得以實現(xiàn)。同時,骨科疾病的患者不僅要積極到正規(guī)的骨科醫(yī)院進行治療,同時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也不可以放棄輔助性的治療,而在治療的過程當中,有效的嘗試各種途徑,就非常重要了。
(一)加強功能鍛煉
1、端肩。這種方法是一種更有效的病人自治方式,可以減輕肩膀疼痛。方法是病人的一側肩膀執(zhí)行肩部動作(向上),大約做20次,然后另一側,左右交替。
2、爬墻。這個動作也可以在治療病人的肩周炎上起到很好的作用。病人只需要趴在一堵墻上面,他的手臂靠近墻壁,逐漸爬高,做一些類似于爬墻的動作。同時使身體與腿都要保持穩(wěn)定,盡量使手臂的運動變大,直到由于疼痛不能向上為止,患者每天都要保持這種動作,堅持不懈才能有效緩解肩部疼痛。
3、劃圈。如果患者工作1 - 2小時,則應進行一次手臂劃圈動作,動作方向不限,但在劃圈操作時動作一定要慢且長,動作不宜過于劇烈。
4、梳頭。只要雙手交替放在前額上,病人也可以像梳子一樣做同樣的動作。非常有利于緩解肩膀的疼痛,這是類似于梳頭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減輕肩部的疼痛感,每次做20下左右即可。
(二)自我穴位按摩法
從康復運動醫(yī)學的角度來看,肩周炎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其中有比較有效的穴位按摩,按摩也相對簡單。正確的手法能在短時間內(nèi)有效緩解肩周炎的急性癥狀,以下讓我們一起討論兩種自我穴位按摩的治療方法。
1、雙手抱頭法:兩腳站立與肩同寬,兩只手緊緊的抱住同側的肩背,兩個肘關節(jié)自然地向上打開,與身體保持平行,之后相對收攏,構成類似于挾頭部的動作,如此以每組30~50次的數(shù)量循環(huán),每天做3-5組。
2、單手壓肩法:以左肩為例,首先兩腳站立做出弓步狀,其中左腳放在前面,右腳放在后面,將右腳向后伸直,同時收回左手,用右手掌按住左部肩膀,身體向下向后做來回的擺動動作,每組動作的時間大約是五分鐘。
總結:綜上詳細,介紹了自我治療肩周炎的幾種方法,相應人群可以組合起來使用,不同人群可以運用不同的方法,依據(jù)自身的感覺反饋,選取其中2-3種方式完成自我的治療,這樣會對肩周炎的治療,起到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