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力
難以置信!具有千年講學史、百年建校史的寧波二中校園內那棵枝繁葉茂的古樹——沙樸樹轟然倒下了。古樹主干已經中空,再也無法支撐住巨大的樹冠,突然折斷了。每個二中人都會講出自己和這棵見證了160多年風雨的老樹的故事,它已經成為二中人的精神圖騰。海外校友也紛紛詢問是否是謠言。整個校園籠罩在哀嘆和痛惜中。
接下來的周一朝會,作為校長,我進行了大會演講。如何面對校園圖騰樹的倒下正好是學校歷史文化教育的契機。我講這棵蔭庇代代學子的古樹見證了二中的風雨歷程,講學校所在地竹洲島的歷史文化變遷,講自然不斷推演和更替的規(guī)律,講枯木前頭萬木春。我說,今天古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二中“愛國、科學、自強不息”的精神還在,踏實勤奮做好每一件事,就是在自己心中種上沙樸樹;我們要站在新舊交替的歷史節(jié)點上平靜地和它告別,再繼續(xù)千年的弦歌。
我請了園林局專家,把樹干立起來,作為學校文物長期保存。用凌霄花攀緣其上,讓其枯木逢春。再在其旁栽上另一棵沙樸樹,展示學校文化和精神的傳承,體現生命教育和人文的溫暖,讓師生在自然的運行中獲得智慧和啟迪。這樣在竹洲島上又有了一個富有文化厚度,象征二中精神的景觀。
學校文化不是墻上的標語,不是表面的裝修和裝飾,不是學校隨意貼的標簽,而是師生精神的長期積淀,是一所學校共同認同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二中沒有簡單粗暴地處理這棵倒下的樹,而是賦予這棵枯樹新的生命,讓這棵樹在二中人的生命中延續(xù),用古樹做成校史展示品,用它無聲地講述學校的故事,體現了學校的生命教育和人文精神。這就是文化的傳承。
學校所在的竹洲島在寧波的母親湖——月湖里。清代大儒全祖望在學校所在的竹洲島上著書立說30年,對月湖文化有著這樣的闡釋:“湖水之靜深,足以洗道心;湖水之澄潔,足以勵清潔;湖水之霏微,足以悟天機?!币簿褪钦f月湖文化是立德樹人的文化,是與時俱進的文化。千年的月湖孕育出百年的二中,二中的辦學理念由此逐漸形成——以文化育文化人。有知識不一定有文化,二中從1912年建校開始就致力于以文化造就國家之棟梁。在長達百年的辦學過程中沉淀了學校的辦學精神——愛國、科學、自強不息。
學校的文化和精神需要傳承,這個傳承不是簡單的復制和克隆,而是不斷挖掘豐富其內涵。有的校長熱衷于在“廢墟”上建一所學校,新官上任三把火,燒毀曾經的過往,割裂學校的歷史,全盤否定前任的工作以顯示自己的高明;隨意更改辦學理念和校訓,不考慮學校實際,隨心所欲,讓教師們無所適從。這樣的校長把自己立在學校的正中央,把學校當成自己獨舞獨唱的舞臺,忘記了歷史賦予學校校長的使命,是決計帶不出有文化品質的學校的。
我校最近一次語文教研邀請了一位92歲高齡的退休教師。這位老教師,拿出40年前的學生記分冊,冊子里不僅有本門學科成績,還有其他學科成績。細微之處,展現了老師務實、團結協(xié)作的教風,而今天語文教師團隊這兩大特點依然散發(fā)著光芒。
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寧波二中的百年圖騰樹倒了,但學校抓住了這個契機,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展示了學校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厚度。新的沙樸樹苗栽種下去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次出發(fā)。中國教育科學院李建民博士說:“跟學校發(fā)展的周期性異曲同工,在發(fā)展的高原期需要校長帶領學校突破瓶頸,尋找優(yōu)化和發(fā)展的方向,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發(fā)展的新的制高點?!蔽移诖?,寧波二中沙樸樹,在新時代的陽光雨露下,在寧波二中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滋潤下,茁壯成長,成為新的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