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來陸續(xù)出版的、解讀人工智能技術與趨勢的許多書籍中,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它的閱讀過程令人愉悅,涉及的知識深度又比較恰當。因此,即使是不具備相關領域知識背景的讀者,也能夠輕松地讀完它。人們完全可以利用“碎片時間”來研讀這本30多萬字的大作,從而集中了解到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分支、組織人物與重要事件。在人工智能熱度很高的當下,這本書的價值在于,幫助讀者建立一種相對貼近事實的科學觀。
讀者可以把這本書當作一本有關人工智能的簡明歷史來看待。人工智能是科技王冠上的鉆石,而深度學習代表了其中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深度學習脫胎于科學家們六十多年前開始的人工智能研究,其自身的概念形成,到落地開花,則只有十多年的光景。與過去相比,深度學習極大地推進了人工智能各個分支課題的發(fā)展速度;與未來相比,我們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非常粗糙的,注定會被更好的成果取代。因此,了解深度學習,就如同站在一個關鍵的節(jié)點上向時間河流的上下游看,一覽無遺。
我相信,不同的人會從這本書中得到不同的收獲??傮w而言,這本書有助于在我們心目中更加清晰準確地繪制人工智能的未來圖景。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的過去亦都昭示了未來,但我更建議讀者以最輕松的心態(tài)來閱讀它。因為這樣,能夠讓讀者以更加客觀公正的視角去檢閱人類與機器的能力短板與優(yōu)長——你可以從本書中了解到那些令人驚訝,甚至于有些擔憂的科技進展,大致了解它們背后的原理。這展現(xiàn)了人工智能相對于人類而言的單方面優(yōu)勢。另一方面,你也能看到許多真實事例,反映了人工智能相對于人類而言的“笨拙”??茖W與科學幻想涇渭分明。在現(xiàn)實中,這種“笨拙”的情況往往更加普遍。這些事例有時令人忍俊不禁,它恰恰體現(xiàn)了我們人類的大腦是多么精妙的設計。
它并非教科書,而是一本面向未來的歷史書。它揭示了人工智能有望給世界、給人類帶來的巨大改變,遠超我們現(xiàn)在所能想象到的全雙工語音、人臉識別、情感計算甚至是自動駕駛。
(本文節(jié)選自《深度學習》前言,李笛為微軟小冰之父、微軟(亞洲)互聯(lián)網(wǎng)工程院副院長)
《林語堂傳》
作者:錢鎖橋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月
1895年,林語堂出生在福建漳州的山村,自十歲時離開故土,畢其一生,輾轉旅寄。在國內,考究語言,創(chuàng)辦報刊,為當時文壇一開“幽默”新風;在國外,針砭時事,引介東方,以獨有見地詮釋“吾國與吾民”。這部傳記,筆路延綿,跋涉文山史海,溯沿思想軌跡,尋繹其生平,藉以重新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作為文學家的林語堂,更欲還原出兼批評家、哲學家、思想家等多重身份的林語堂。
《棉的全球史》
作者:喬吉奧·列略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棉紡織品開辟了早期的全球化經濟,1750年之后,隨著棉紡織品引領歐洲的工業(yè)化進程,它也開啟了全球化經濟的轉型。到19世紀早期,印度、中國和奧斯曼帝國從世界制造國轉變?yōu)闅W洲棉紡織品的購買國,而且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中一直未能擺脫這種地位。本書以引人入勝、見解深刻的故事,講述了亞洲和歐洲的技術、美洲棉花種植園中的非洲奴隸制度,以及全球消費者的愿望。
《褚時健傳》
作者:周樺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褚時健最認可的權威授權傳記,自序中稱本書“寫出了他真實的一生”。本書記錄了褚時健的傳奇人生,起落、顛覆、從谷底反彈的力量,風靡全國的“勵志橙”創(chuàng)業(yè)史,以及他不息的強大生命力。調查深入、資料翔實,真實,客觀,書稿含褚時健數(shù)萬字自述,并配以大量珍藏圖片,很多都是第一次公之于眾。大量細節(jié)披露褚橙經營方法和理念,包括褚橙的內部管理、渠道拓展、營銷、品質監(jiān)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