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小剛
【摘 ?要】本文首先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的內容和方法進行介紹,然后結合實例,對主體結構檢測的應用方式進行分析,以期保證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達到施工要求。
【關鍵詞】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抗壓強度;
1引言
目前,在市場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明顯提升,建筑工程越來越多、工程質量值得考量。建筑工程主體結構作為整個建筑物的關鍵部位,如果質量不合格,不僅影響后續(xù)工作,還會造成安全隱患,給使用者帶來影響。建筑主體結構檢測的主要目的在于對施工質量控制和監(jiān)督。為了提高工程質量標準,加強試驗和檢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亟需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方法進行詳細探究。
2建筑工程建設中的主體結構檢測內容
根據有關規(guī)定,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內容包括很多方面,具體有:檢測施工材料質量、檢測建筑安全性、檢測建筑功能、檢測施工技術水平等等。但結合具體情況來講,在檢測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施工技術與材料的檢測,對于有可能存在質量風險的建筑物,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檢測。當前,我國很多建筑的使用功能發(fā)生了轉變,因此建筑改造工程越發(fā)增多,對于已經建設完成的建筑主體結構進行檢測已經成為了建筑工程檢測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在平時工作過程中,這些工作內容具體化為檢測建筑抗壓強度、檢測鋼筋以及檢測建筑外觀尺寸等。另外,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高低影響著建筑施工整體施工水平,所以,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在運用建筑主體施工技術中,在了解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內容基礎上,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施工技術,明確各項施工步驟,從而保證建筑主體結構整體的安全性與穩(wěn)固性。
3建筑工程建設中的主體結構檢測方法
3.1外觀與尺寸檢測
所謂的外觀檢測方法指的是檢測工作人員運用建筑結構外觀觀察的方法來實施質量檢測工作。(1)應大致觀察建筑結構外觀,觀察建筑外觀是否有破壞或者裂縫情況。(2)建筑結構的強度以及使用材料是否符合具體設計要求。(3)調查建筑結構的強度與材料是否達到施工設計要求。
3.2主體結構抗壓強度檢測
就建筑安全性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混凝土構件的抗壓能力。檢測過程中,可采用鉆芯法和回彈法。所謂的鉆芯法指的是檢測時先用鉆芯儀器取混凝土芯樣,而后通過觀察、檢測判定其強度。此種檢測方法優(yōu)點精準,缺點是會損傷混凝土結構。因此,建筑主體結構檢測中會適度采用鉆芯法。某些建筑工程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裂縫,檢測時,無需檢測已成型的混凝土結構,可檢測混凝土試塊樣本或回彈法檢測。所謂的回彈法指的是檢測時應用回彈儀器,儀器上的重錘接觸到混凝土表面會彈擊,依據回彈值和碳化深度來確定其抗壓強度。如果回彈值越高,那么混凝土表面具備較高的硬度。在此基礎上,對混凝土抗壓強度進行推算。
3.3主體結構鋼筋檢測
鋼筋作為混凝土構件重要組成部分,其配筋數量、捆綁方法和位置對混凝土構件具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建筑規(guī)模較大的工程。一般來說,會合并檢測混凝土及鋼筋?;炷猎跊]有澆筑情況下,可采用眼觀尺量方法檢測鋼筋,同時分析鋼筋屬性,例如:型號、直徑、質量等。待構件施工結束后,可使用雷達監(jiān)測儀和電磁感應器觀察鋼筋位置和鋼筋形變。
3.4砌筑砂漿質量檢測
由于砌體材料的吸水率不同,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會有砂漿質量不合格的現象。對砌筑砂漿質量檢測的主要方法有回彈法、點荷法、貫入法等。點荷法是指利用鉆芯對砌筑砂漿內部進行取樣檢測,貫入法是利用探針插入砌筑砂漿體內部進行檢測,這兩種方式相對于回彈法,檢測的精度和準確性都較高。
3.5樓板板厚檢測
樓板是連接各層建筑結構的主要部分,作為主要的荷載承受者,其對于建筑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建筑安全事故頻發(fā),不僅造成經濟損失還給人們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帶來威脅,樓板在使用中承受上部荷載作用。應該嚴格把控樓層高度與樓板厚度,按照施工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進行檢測。按照不同房間、不同樓板厚度、不同各層跨板隨機抽樣檢測,如果發(fā)現質量問題,必須及時進行調整和整改。
3.6混凝土檢測
(1)混凝土原材料檢測,只有確保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安全才能控制混凝土的質量?;炷劣伤?、石子、沙子、水、外部添加劑等組成,根據相關標準要求,原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后,對砂石的硬度、粒徑,水泥性能、標號,水質等進行檢測;(2)檢測混凝土坍落度,在建筑施工中,水泥及骨料等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如果使用的為商品混凝土則不需要關注,只需要對混凝土塌落度進行檢測即可,落實混凝土結構質量。如果混凝土塌落度存在問題,必須及時找出原因并解決,避免造成更大影響。另外,混凝土強度檢測,施工中需要在施工現場檢測混凝土試塊強度。而且檢測后,對混凝土的澆筑位置進行試樣的留置與抽樣檢測。不僅要嚴格的按照檢測的相關標準,還需要控制好樣品的數量與取樣的標準。針對建筑工程的每一層使用相同的混凝土需要取樣檢測,還要進行標樣的留置進行正規(guī)的養(yǎng)護,從而達到檢測的標準要求。對于相同的混凝土試塊的養(yǎng)護工作,也需要留置試塊檢測。除了檢驗混凝土試塊的強度,還需要對混凝土構件的抗壓強度進行檢驗。當前,我國使用的檢驗方法主要動態(tài)檢驗與靜態(tài)檢驗。其中動態(tài)檢驗的主要方法主要是脈動、起振器共振等,對混凝土的各參數與使用的性能進行確定后,使用振動的方法。靜態(tài)檢驗使用的主要方法是紅外熱像法、鉆芯法及回彈法等。
4建筑工程建設中的主體結構檢測實例
某建筑面積約26萬m,建筑物1~6層,地下1層,其中主體樓的樓板及屋頂平面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主體材料為商品混凝土,材料輸送方式為混凝土泵壓力輸送。根據質量檢測發(fā)現,主樓6樓第8軸到第12軸之間出現了細微裂縫,兩軸跨度為9m,且為受彎構件。裂縫長度大體貫穿軸梁截面,裂縫形態(tài)一致,寬度為2mm左右。檢測人員利用回彈法和鉆芯法相結合的方式對建筑主體結構進行了檢測,通過檢測發(fā)現混凝土強度、鋼筋強度達到了設計要求。通過回彈法對砌筑砂漿的強度進行了檢測,也沒有發(fā)現問題,其他梁的鋼筋位置、大小、數量及保護層厚度等達到設計要求。但是在檢測過程中發(fā)現箍筋的間距偏離了設計要求,綜合判斷箍筋間距偏大是裂縫產生的原因。根據檢測結果,施工部門對箍筋間距進行了調整,消除了裂縫。
5結語
總而言之,在建筑技術越發(fā)完善下,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越發(fā)受到人們普遍重視,檢測方法也隨之豐富和多樣。在具體工作中,檢測工作人員應對建筑物使用途徑以及建筑特征有所了解,結合工程施工特征,對建筑主體結構進行檢測,促使我國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合理化。
參考文獻:
[1]李雁,宋雷,殷惠光.某煤礦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檢測和可靠性鑒定[J].工業(yè)建筑,2012,42(12):133~138.
[2]魏璟存,白向陽,劉哲.某建筑物火災后的檢測鑒定及加固處理[J].華北地震科學,2015,33(a01):74~78.
[3]韓繼云,孫斌,常萍萍.文物建筑的綜合檢測鑒定[J].建筑科學,2011,27(s1):92~95.
(身份證號碼:13022619750819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