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莉莉
摘要:表達方法和表達技巧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教會學生很好地去表達,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加強教學創(chuàng)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表達方法?表達技巧?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要讓學生提高表達能力,開展閱讀教學必不可少。作為教師,我們應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巧妙地將表達方法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中。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具體方法如下:
一、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充實寫作內容
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還處于初級階段,比較容易接受外界的信息。這時候,教師需要采取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組織教學。同時,這個時期的學生一般活潑好動,所以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充實寫作內容,教會學生表達的方法。例如,老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的命題作文:《我眼中的秋天》。秋天到了,學生們把自己眼中的秋天表達出來,無論人物還是景色的變化都可以,可以從自己的所見所聞出發(fā)。這時候學生們就會主動思考:秋天是什么樣子?從學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到,秋天樹上掛滿了黃澄澄的柿子,楓葉好似晚霞,農民伯伯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教師必須引領學生形成文體意識,關注表達技巧。作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充實孩子們的生活。于是,教師在開展文字表達技巧教學時,可以采用以下模式:組織學生郊游,將郊游的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形成一篇有特色的文章;組織學生參加夏令營,結束后,上交一篇關于夏令營趣事的文章;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學生根據(jù)辯論賽的主題、觀點等寫一篇小作文;建議學生觀看一部電影,寫一寫觀后感??傊?,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聯(lián)系實際寫作文,練習表達技巧,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因此,語文聯(lián)系生活,便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觀察的能力,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的用法,在具體的習作中能學以致用。例如,學生在完成一篇習作后,教師可以讓班級學生互評作文,這樣學生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時,也能了解別人對題目的理解,以及采用的表達方式,達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二、閱讀積累,體悟文章的表達方式
語文新課標指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這充分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在閱讀材料的選擇時要從多方面考慮。首先,可以選擇一些體裁不同的文章,讓學生在閱讀不同體裁的文章中感受不同的表達技巧。其次,可以選擇一些表達方式較為豐富的文章,讓學生重點關注文章字、詞、句的運用,以及在表達中使用修辭手法和不同表達方式的妙處。例如: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而言,由于學生的判斷能力不夠強,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書籍。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只是孩子閱讀書籍的推薦者,不能一味地給學生下達命令,否則不但不能使學生熱愛閱讀,從中學習表達方式,反而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對閱讀表現(xiàn)出厭惡,這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給學生推薦書籍,要讓學生真心喜歡,然后可以和學生共同討論閱讀感受,并在此基礎上加以引導。
三、學會誦讀經(jīng)典,養(yǎng)成讀經(jīng)典的習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些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中,不乏好詞佳句,讓學生背誦經(jīng)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古人有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足以看出誦讀的重要性?!度纸?jīng)》《弟子規(guī)》《千字文》等著作,本身就朗朗上口,學生在誦讀時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如果學生有精力背誦一些古文,則能極大地提升其表達能力,古文中的一些經(jīng)典句子運用在作文中,也可以使作文顯得更加光彩奪目。從人的發(fā)展來看,小學時期是人記憶的黃金時期,這時候背誦的經(jīng)典,記憶也較為持久,隨著日積月累,這些背誦的經(jīng)典會逐漸被理解,從而轉換成自身的知識和素養(yǎng)。學生也會在誦讀中學會欣賞,在欣賞中學會運用。
四、掌握科學的審題方法
要想寫好一篇文章,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審題,只有審好題,才能正確使用表達方式,去寫好文章。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筆者常常使用以下審題方法。
第一,分析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采用拆詞,然后琢磨詞的深層含義,理解每個詞的意思,思考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寫作。如《知榮辱 做真人》,可分解為“知榮辱”“做真人”,并且重點理解“知”“做”這兩個動詞,可以列舉真人真事,舉幾個例子,說明從他們身上學到的品質。
第二,化大為小法。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對寫作范圍的掌握,根據(jù)要求,選擇合適的內容。因為小學作文字數(shù)要求不多,范圍過大容易使文章顯得空洞。如寫“我和父親”,可自擬《父親的愛》或者《我愛您,父親》。
第三,設問法。通過提問的方式,容易吸引人。但是,這種方法對層次和邏輯要求較高,需要做到主次分明。如《她變了》,可提問:變之前她是怎樣的?她變后是怎樣的?有哪些人說她變了?她變的原因是什么?
五、掌握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技巧
作文的類型有很多,且每種類型的作文都對應著各自的寫作技巧,表達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不同類型的作文,來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其掌握表達技巧。以記敘文寫作為例,一般記敘文寫作首先要掌握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也可采用時間順序的方式,以及空間順序的方式寫作,主要是寫清楚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使敘事具有完整性。寫好記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按事情的發(fā)展規(guī)律,把事情交代清楚。一篇好的記敘文,結構完整和條理清晰十分重要,而要做到文章內容完整,主題明確,就要抓住記敘文寫作六要素中的重點要素,詳細描述,如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都應該交代清楚。另外,記敘文的選材很關鍵,對小學生來說,可以選擇身邊熟悉的人和事,以小見大地來體現(xiàn)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我的老師》,就可以選取老師身上發(fā)生的最感人的一件事進行具體描述,從而展現(xiàn)老師個人的光輝。在進行描寫時,應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做具體描寫,通過細節(jié)的描寫使人體會到你所寫人物的品質。
參考文獻:
[1]鄒慧珍.品味語言形式,領悟表達方法——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談表達方法的學習[J].考試周刊,2015(66):3838.
[2]覃其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領悟文章表達方法的有效途徑[J].贏未來,2017(14):62.
[3]肖優(yōu)俊.品味文章語言,欣賞表達技巧[J].中華活頁文選(初二年級),2010(5):8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