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
摘 要:眾所周知,作為國家寶貴的地質財富,礦產資源是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重要物質基礎以及礦山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它們采后絕大部分是不能再生的。因此,我們對礦山礦石開采損失貧化管理辦法的探討就顯得尤為重要。礦產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的基本物質,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但礦產資源的總量有限,且不可再生。因此,在礦產資源開采中,有效降低貧化損失,對于提高資源利用率,延長礦山服務年限,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先從礦石損失、貧化率入手,探討有關礦山礦石開采損失貧化管理辦法。
關鍵詞:礦石損失率;礦石貧化率;管理辦法
1 指標體系的計算
在礦山生產過程中,我們對礦石損失貧化的指標共有四個:礦石貧化率、礦石損失率、巖石混入率以及金屬回采率。這四個指標在實際開采中是缺一不可的,其中礦石貧化率和礦石損失率這兩項指標不僅僅是有關礦產資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技術經濟指標,更是有關礦山企業(yè)生產技術經濟效果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同時它們還反映了相關礦山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水平,從定量的角度評價了所采用的采礦方法的合理程度,衡量了采礦程序是否正常和采掘(剝)作業(yè)是否正規(guī)。
關于礦山損失和貧化的計算方法,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法,一種是間接法。直接法是指在采礦過程中,地測人員直接進入采場測定以及計算礦石損失貧化指標相關的所需的數(shù)據(jù)。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地下開采礦山的某些空場開礦法、充填采礦法以及中小型露天開采的采場。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是采用直接法,只有受到參數(shù)干擾時才會采用間接法,當然計算方法的選擇也要根據(jù)各礦山的具體情況而定,要考慮到采礦方式、方法的不同以及相關計算參數(shù)的可靠性,按照月、季、年對開采階段、坑口進行統(tǒng)計和匯總。
降低礦山貧化率和損失率這兩個指標對于保護和合理開發(fā)礦山資源、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就顯得更外重要,但是各礦山企業(yè)必須在嚴格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及本辦法的前提基礎上,加強生產技術的管理,定期檢查分析損失貧化情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降低礦石開采損失率和貧化率。
2 降低礦石損失貧化指標的管理辦法
2.1提高思想意識
礦山企業(yè)要努力降低礦石損失貧化率、提高經濟效益首先就必須在思想上意識到降低礦石損失貧化的重要性,這種意識不僅僅是企業(yè)高層的意識更要成為企業(yè)全體員工的意識。企業(yè)高層要使每一位員工明白意識到企業(yè)在采礦、放礦以及選礦過程中需要支付的費用數(shù)額,以及礦石損失貧化指標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所節(jié)約的成本和所創(chuàng)造的利潤。企業(yè)將降低礦石損失貧化指標這一意識形成全企業(yè)的集體意識,這無形中就為降低礦石損失貧化率,提高礦石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提高部門管理工作效率
根據(jù)國家采掘工業(yè)中的各項技術經濟政策,每個礦山企業(yè)都應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健全相關制度,建立采掘(剝)工程的計劃、設計、施工、檢查驗收、生產技術規(guī)程和分析會審等有關制度體系,保證礦石質量,以便通過更為合理的方式來降低礦石的損失率以及貧化率。
采礦技術管理部門所采用的采礦方法應根據(jù)生產地質工作提供的礦床條件和采礦方法的試驗結果設計合理的采礦方法、制定可行性損失貧化率計劃指標以及保證完成指標的技術措施。針對其開發(fā)設計的礦石產品,該部門應制定合理的產品方案和質量標準,穩(wěn)定供礦的質量。采礦技術管理部門應該合理布置工程的所有事項,尤其采掘工程設計及技術計劃應貫徹“大小、厚薄、貧富、難易”兼采的原則。設計人員要以深入的現(xiàn)場調查研究為基礎,力求改進開采工藝,提高開采技術。
生產部門在礦床開采過程中必須嚴格地按照之前批準的計劃和標準合理開采礦石,最大限度地回收礦產資源,減少損失和貧化。負責組織生產的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要經常深入現(xiàn)場檢查施工質量,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質量監(jiān)督部門要對工程和采出礦石的質量進行全面的檢查,找到影響質量好壞的因素,及時匯報給有關負責部門及有關人員。工作人員也要遵守工作規(guī)程,認真計量,化驗及時。一旦發(fā)現(xiàn)質量不合格的礦石,取樣人員不予計量,作廢石處理。
2.3嚴格獎罰制度
對于礦石企業(yè)而言,質量是采場工程的重中之重,數(shù)量并不是評價績效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用合理的制度來管理工程和人員就顯得尤為重要,嚴格獎罰制度也是降低采礦率的有利措施有以下幾點。
首先,礦石損失貧化率指標應當與工資掛鉤,把指標落實到具體的人身上,如車間主任,車間地、測、采技術人員等,從而就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身上,在工資結算的時候以此作為考核工資和獎金的依據(jù)。
其次,礦山企業(yè)應該要求相應職能單位于每月中旬測定實際水平采寬和各個水平采寬,然后該職能單位月底與車間一起驗收工程量,再一次測定實際水平采寬和核定合格水平采寬,然后以這兩次核定的采寬為基礎取平均值,計算合格礦量和實際礦量。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合格的水平采寬是貧化、損失率指標的核定基礎,因此必須定期核定采場采寬,而且必須做到嚴格細致。
2.4提高技術培訓工作質量
礦山企業(yè)的技術人員主要是地、測、采技術人員,這三類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對礦石損失貧化的影響很大,因此這些技術人員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交以實踐為基礎的相關總結、經驗或者建議。企業(yè)應鼓勵技術人員參與各種技術交流活動,一是通過這類交流活動增強技術人員的技術知識,二是以這種形式的活動作為獎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3 結語
礦產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的基本物質,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但礦產資源的總量有限,且不可再生。因此,在礦產資源開采中,有效降低貧化損失,對于提高資源利用率,延長礦山服務年限,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礦山企業(yè)開采過程中,礦石的損失和貧化,不僅是評價采礦工藝的技術指標,它還是影響礦山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礦石開采過程中的損失與貧化,直接關系到企業(yè)的經營效益和礦產資源的回收利用,因此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采礦手冊編輯委員會[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2.
[2]王睿.井筒受采空區(qū)塌落影響的破壞機理及治理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
[3]王艷飛,王永新.降低磁海鐵礦礦石損失率和貧化率的方法探討[J].新疆鋼鐵,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