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貴生
摘要:進行班級管理是教師所要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符合學校教育的規(guī)范,主要是教師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范和方法管理班級,保持班級的秩序。將分層管理的理念引入日常教學管理將使教學工作事半功倍。下文將圍繞班級分層管理的依據(jù)和方法展開討論。
關鍵詞:分層管理;概念;方法
一、班級分層管理理念的相關概念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分層管理的概念,他主要是指用1人本思想為依托,使用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有層次的管理。
這個理念它主要來自于西方的人文思想和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是一種中西結合式的管理方法。
上世紀中后期出現(xiàn)的人文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師教的主要是對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所以我們的教育必須把人作為我們的依據(jù),必須把人當成一個有感情,會思考的完備的主體進行相關的研究。我們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價值,充分調動每一名學生進行班級管理,讓學生真正對班級投入感情。在舊式的班級管理中,我們通常把所有學生看成是一樣的,這樣就很難區(qū)分出學生的特色,從而使發(fā)掘學生的潛力變得更為困難。使用分層管理就能夠將不同特點的學生加以管理,彌補傳統(tǒng)班級管理的不足。一個班集體是由不同特點的學生組成的,他們在各個方面都存在自己的優(yōu)缺點。所以分層管理能夠看到學生這些不同,選擇一種更加均衡的方式去進行班級管理,才是符合現(xiàn)今教育實際的。在進行教學管理中,我們通常會看到許多學生存在著弱點,并且自身難以克服,那么通過分層管理的方法,我們就能夠及時向這類學生施加幫助,這樣才有利于班級整體的進步,也能克服教師忽視若是學生的問題。
高中時期是學生的一個關鍵時期,要求教師,必須要掌握學生的狀態(tài),在教育中應該盡量做到平等公正。
二、如何進行班級分層管理
1、把分層管理的理念滲透到班級工作的各個方面
我們必須把分層管理的理念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理解明白,只有這樣一個班級才能夠持續(xù)穩(wěn)定的向前發(fā)展。作為教師,必須要把這些理念滲透到班級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從而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理解分層管理,究竟是什么樣的。才能夠形成一整套的規(guī)矩,讓學生遵守。學生也可以真正體會到分層教學,為他們帶來的好處,是更多原來難以融入班級體的學生也能夠感覺到班級的溫暖。
教師應該選擇一些能夠進行操作的方式在班級的各個機構上分配要細,要讓每個班干部都了解到自己的職責任務,使團體和個人都能夠有序的發(fā)展。比如說班長要管理班級的所有事物,在他之下又要分出衛(wèi)生委員、學習委員等等管理班級的具體事務,這樣一層一層的設置可以讓每個人了解自己應該要做些什么,使班級的各個工作都在有序中進行。
2、要明確班級管理的制度
這樣就可以使分層管理更加有依據(jù),但是這個班級的制度一定要讓全班都能夠了解,并且能夠接受,首先,班主任要制定好相應的選舉規(guī)定使全班都能夠民主的選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在分層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全班都有參與感,全班都能夠體驗到民主,這樣學生們都會從心里真正的遵從規(guī)矩,使我們的班級可以更加的公正,也會激發(fā)全班學生為班級做出自己的貢獻。
3、班主任要注意給予學生情感關懷
在實際工作之中,班主任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也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情感關懷。這也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細化工作的方方面面,從小事入手,建立一個有規(guī)則有情感的班集體。如此一來,這種管理模式會進一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使雙方搭建友好的情感橋梁,增強了教師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了解,更加方便班主任不斷完善班級管理體系,形成一個“心在一起,力往一處”的班級。
三、不同的分層管理類型
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教師常常使用分層管理模式。這一方法在學習任務緊張的高中階段是較為有效的。但是就分層管理而言,在具體的分層方法上是有所區(qū)別的。常用的分層手段主要有排位法、制度法、交流引導法這三種。然而在具體分層時又有著怎樣的區(qū)別呢?
1、排位法分層
這種方式主要是指將學生依據(jù)一定的標準進行排序,再按照排序來進行分層。在我看來,根據(jù)分層標準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方法。首先,依據(jù)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習能力等綜合因素來進行排位,從而來分配學生,將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起來,如此一來能夠快速提高班級的整體能力。但是它也有著較為明顯的局限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交流的時間大大減少,阻礙了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 其次也是依據(jù)之前的排位標準,但是從將不同的層次的學生搭配起來,改為由同一層次的學生進行搭配。這樣方便了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更好地交流學習。但是對于那些低層次的學生而言是極為不利的,這會越發(fā)刺激他們對成績的敏感度,打擊了他們對接下來的學習的信心,從而更加不利于成績的有效提高。最后一種方法就是讓學生自由的進行組合。這樣學生往往會選擇與自己興趣愛好相近的學生來作為自己的同伴,這樣就有利于雙方共同進步。但是這種方法極為考驗學生的自制能力,有些自制能力較低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可能會偏離學習的重心。
2、制度分層
在具體的班級管理工作之中,班主任往往會制定多種規(guī)定來管理班級。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可能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學生,哪怕沒有這些規(guī)章制度,也依然遵守著班級的紀律,而對另一部分學生而言,他們不能遵守這些規(guī)章制度,這樣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對他們沒有任何的約束能力。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制定另樣的班級制度分層。這樣一旦執(zhí)行制度的時候,就可以統(tǒng)一以制度為標準去衡量學生的言行舉止。當然,制度也必須要是合理、適當?shù)模确蠈W生的共同追求,又滿足班級管理的需要。
3、交流引導分層
最后一種就是通過交流引導進行分層的方法。高中生正處在學習壓力較大,心理極為敏感的特殊時期,因此這時的班級管理方式也要及時做出改變。而交流引導分層就很適合此時的班級管理需要。這種方法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在學習、心理方面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同時,教師也要掌握管理的“度”,一旦超過這個度很可能就會刺激到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逆反的心理。
總而言之,有效的班級管理方法必須符合班級進步發(fā)展的需求,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一個好的班級管理方法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心力,有一個好的管理者才能有一個好的集體。
參考文獻:
[1]咸向萍,分層管理理念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有效運用思考(J),《教師》 , 2015 (18) :119-119
[2]王瑋,分層管理理念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 , 2017 , 3 (13) :25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