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鐵燕
十年校長路,寫滿溫情的故事,有帶著疲憊的微笑,有帶著淚水的幸福,有帶著熾愛的前行。十年校長生涯,讓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守住內心的一份寧靜,才可以成為一個幸福的校長……
保持平靜的內心
工作中讓我們感覺疲憊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讓我們無法靜下心的往往也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與我們一起工作的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事。作為校長與干部、教師,以及家長的接觸最多,如自己內心不安靜下來,則難以讓一個學校安安靜靜。
我走過四所學校,其中兩所都屬于臨危受命。其中,有一所學校,人員多,校區(qū)多,在我接到任務之后很快就有很多“好心的朋友”和我聯(lián)系,告訴我這所學校的人際關系有多么復雜,干群關系有多么緊張,家校關系有多少矛盾等等,還有更多人直接就告訴我最好別去這所學校……從我內心真的是很感激每一個關心我關注我的同事、朋友。但困難或多或少,任務就在那里;心中或繁或簡,實際情況就在那里。雖然面對眾多觀點,但我并沒有想很多,只想如何將學校帶好。
事情還真是遠遠沒有我想象的這么簡單,很快就有來自方方面面的裹挾著世俗的問題來臨。
一大批信息涌入我的腦海,比如,某老師和哪些領導有什么樣的關系,某老師和某領導是親屬關系,某老師的愛人怎樣有背景等等,有的還是朋友打來的電話,讓對某個老師的工作有所照顧,對某個老師的職評、評優(yōu)予以照顧等等,總之,應驗了之前我聽到的所有信息,的的確確是一所具有龐大關系網的被其特殊的學校。
進入學校,我通過調研的形式了解學校最真實的情況,認真分析這所學校的問題、危機,更深入了解學校優(yōu)勢的方面以及積淀下來的文化內涵,努力找到正能量覆蓋的區(qū)域,找準工作的切入點。
我還有這樣一個觀點,就是校長坐在哪兒,哪就是學校工作的重點,尤其面對這紛紛擾擾的狀況,我就認定,如果我陷入這些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網絡之中,就一定越陷越深。于是,開學前,我說出自己的工作思路,把課堂教學放在重點來抓,而且,我說到做到,開學第一天,我就坐進了班級,走進了課堂,以深入課堂的形式開始了我在這所學校的校長生活。每天聽課,之后,與老師們一起說課堂改進方向,一起研究教育教學方法,借說課之機了解教師的想法以及對學校發(fā)展的思考。只字不提學校之前的任何事情,更不涉及學校復雜的人際現(xiàn)狀。由于校區(qū)多,我一周穿梭行走于各個校區(qū)之間,與老師們一起研究課堂,一起研究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難點,找干部教師座談,化解存在的矛盾。
至于之前很多人告誡我需要注意的東西,我只是記住大家的好意,不過多鉆營,不過多盤算,不把自己陷入大家認定的漩渦之中。
面對這樣一個開始,我并沒有陷入矛盾和糾結,因為我知道,如果我糾纏于人與人的關系之中,一定出現(xiàn)“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態(tài)。
面對每一個電話,面對每一個信息,我都淡然處之,之后便是不詢問,不觸碰。我選擇了坦然面對每一個老師,任何政策、任何評價、任何推優(yōu)評先等工作,我都站在全體教師的立場上去考慮,在這個過程中我知道我突破了世俗的底線,我暗暗為自己感到驕傲,其實我也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抱怨我不近人情,甚至因為我沒有給足一些人的“面子”而讓很多人和我疏遠,更有很多人覺得我不近人情。
其實,我只是選擇了內心的平靜,不管怎樣,我覺得我在工作的過程中守住了良心的底線。不被世俗隨意掀起波瀾裹挾,因為我知道,任何制度如果對一個人有放松,那么就不如不制定。如果一項工作對一個人有了照顧,那就等于失去了一個校長在全體教師面前的公信力,沒有公平而言的學校一定不會有正能量,一定不會向著正確的道路發(fā)展。
作為一名校長,要主動選擇讓內心時刻保持平靜,干與工作相關的事,說與工作相關的話,帶頭制造和諧、清寧的氛圍。
人總是會感覺這個世界的紛紛擾擾,而這種感覺多來源于沒有靜下心來,很多人向往修籬種菊,遠離喧囂,認為這就是選擇了安靜,其實不然,真正的寧靜實際就種在每個人的心里,就看我們是否會呵護它,灌溉它,讓它生根發(fā)芽。
營造安靜的氛圍
一個校長對于營造學校的環(huán)境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你的思路,你的理念,你的思維模式、為人處世方式都決定著一個學校大環(huán)境的形成,對于一個學校來說,安靜的工作環(huán)境,是保證教育教學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關鍵條件。但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學校安靜下來顯得很難了。
如何營造安靜的環(huán)境,我在工作中一直覺得,校長要能夠守住內心的職業(yè)良知,不把學校當成成就自己的舞臺,現(xiàn)實中類似情況真的不少。記得一次參加一位校長的辦學實踐研討會,活動轟轟烈烈,問及教師和學生竟然無人體會到校長的理念在學校發(fā)展的過程中如何落實,完全是玩了一套文字游戲,理論層面極其豐滿,而實踐過程又顯得很骨感。
校長的工作是需要秉持一顆良心去做的,不要讓老師、學生成為發(fā)展校長的工具,不要讓老師和學生成為每一個活動的背景板,當校長不把自己放在中心的位置上的時候,學校的環(huán)境自然就會安靜下來。
作為一個校長,最大的任務就是營造風清氣正的環(huán)境。不管來到哪所學校,我不顧學校之前問題之大,不與前任比較,做自己該做的工作,一片情懷,一身熱烈,傾注于我的工作之中,奔走于教師會、干部會、家長會之間,統(tǒng)一思想,形成合力,找到學校發(fā)展的突破口。
安靜的校園氛圍是每一名師生獲得幸福的源泉,學校不是名利場,是一個安安靜靜的地方。
尋找寧靜的方向
做校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修煉的過程,面對重重問題,我也曾困惑,失落,甚至抱怨牢騷,喪失斗志。十年的校長生涯,既是一種修煉,同時也是一種磨礪,我也漸漸懂得,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很多不同的道路,方向是可以自己選擇的,于是,我選擇了那條最寧靜的路。
幾年前,一所學校發(fā)展受阻,面臨巨大困境和挑戰(zhàn),臨危受命的滋味以及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困境壓得我透不過氣來,主要源于一些個別干部教師沒有正能量,面對工作消極負面,影響極其不好,我深入工作,但兩個月下來收效甚微。
帶著這些問題,我專程拜訪了一位管理經驗十分豐富的領導,就是這位領導和我的談話讓我豁然開朗。他給我講了自己的工作經歷,面對困難,如何讓自己走出困境,還舉出自己在基層工作多年的實例勸慰我,鼓勵我。這次談話引發(fā)我的思考,其中有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他告訴我說:“一定要記住,我們不是為個別人當干部的?!币痪湓捴赋隽朔较颍o出了答案,讓我瞬時不再糾結,也正是這句話支撐我走過很多坎坎坷坷,讓我后來的校長之路走得那么心無旁騖……
的確是這樣,每一個團隊都會有類似的境遇,讓每個人都變得優(yōu)秀,那恐怕只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個別人與事的存在,實質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沒有這些歷練怎么充盈內心的強大,而且,一個團隊的風清氣正絕不是靠我們一時的熱情、一時的努力就可以很快改變,不僅需要耐心,更需要無窮的智慧。
一直到現(xiàn)在,我還一直用這個觀念引領我自己,之后工作中面對的很多事情也讓我不再困擾于心,我會告訴自己,我不是為個別人做校長的。于是,我不再把主要精力用于個別人身上,面對整個學校,面對更多教師做好我的工作,但對于個別教師,我也始終沒有放棄,有人說,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我卻想說,他還沒有醒,或許因為我叫的不夠久、聲音不夠響。但我會從曾經的煩惱中走出來,我知道對于一個校長來說,什么才是我生命中的重要內容。
在我們每個人面前,都有一條并不平坦的路,不是每個人都能走到遠方,面對崎嶇于泥濘,多少人選擇逃離,其實,主宰我們命運的并非歡樂與痛苦本身,而是能不能守住內心的一份寧靜,守住一份寧靜,做幸福的校長,這便是我一直的追求……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qū)第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