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建平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檢測在腎病綜合征(NS)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9年7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NS患者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3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受檢者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補體(C3、C4)檢測,對比檢測結果。結果 和對照組比,觀察組IgG、IgA、C3及C4水平均更低,而IgM水平更高,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NS患者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檢測對于臨床診治具有指導性意義。
【關鍵詞】 腎病綜合征;免疫比濁法;血清免疫球蛋白;補體
腎病綜合征(NS)屬于腎內(nèi)科常見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包括蛋白尿、水腫、高膽固醇血癥及低蛋白血癥等,嚴重威脅身體健康。以往有研究認為[1],NS的發(fā)生與患者機體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存在一定關系。因此,本研究探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檢測在NS診斷中的意義。結果示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NS患者作為觀察組,所有患者滿足尿蛋白>3.5g/d、血漿白蛋白<30g/L,再結合其水腫、高脂血癥等癥狀最終確診為NS,同時排除合并泌尿系統(tǒng)感染者、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臨床資料不全者、無法配合完成此次研究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46.42±9.25)歲。另選取同期3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7名,女13名;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45.80±10.24)歲。兩組受檢者基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分別抽取兩組受檢者3mL清晨空腹靜脈血(需于觀察組患者行腎臟穿刺前),進行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使用羅氏cobas c702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兩組受檢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補體(C3、C4)進行檢測,檢測方法為免疫比濁法,檢測IgG、IgA、IgM、 C3、C4時所用試劑均購自羅氏診斷產(chǎn)品有限公司,所有操作過程需嚴格按照試劑盒使用說明進行操作。另外所有項目均進行室內(nèi)質控,質控品為伯樂免疫學和蛋白質質控品,質控在控。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受檢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補體(C3、C4)水平。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IgG、IgA、IgM、C3、C4水平等計量數(shù)據(jù)均用±s表示,以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 結果 和對照組比,觀察組IgG、IgA、C3及C4水平均更低,而IgM水平更高,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論
NS是由遺傳、感染或免疫等因素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分為遺傳性、原發(fā)性及繼發(fā)性三種類型,主要是由于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從而提高了血漿蛋白穿過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致使血漿蛋白大量流失,繼而產(chǎn)生大量蛋白尿,引發(fā)低蛋白血癥、水腫等不良癥狀,血漿總蛋白水平明顯低于正常水平,而且球蛋白內(nèi)α1球蛋白水平也會有所下降或趨于正常,纖維蛋白、α2及β球蛋白水平會明顯上升,γ球蛋白水平會明顯下降[2]。其主要包含微小病變、膜增殖性腎炎、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腎炎以及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多種病理類型。現(xiàn)階段,臨床對于NS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只認為可能與機體體液、細胞免疫功能有關。
IgG屬于人體內(nèi)含量最高的一種免疫球蛋白,在機體腎臟功能發(fā)生病變后極易穿透病變部位的腎臟濾過膜,導致其水平下降;同時,IgG水平下降后易導致機體出現(xiàn)繼發(fā)性感染,臨床常通過IgG水平變化來判斷患者腎小球損傷程度,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依據(jù)。IgA在人體血清中的含量僅次于IgG,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10%-20%,由于其常發(fā)生異常糖基化,從而易產(chǎn)生大分子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而又因肝細胞無法對此類復合物進行有效代謝與清除,所以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后其主要沉積在腎小球系膜區(qū),而此復合物長期積聚后(IgA水平有所下降)會對系膜細胞及局部補體進行活化,進而促進細胞因子和相關炎癥因子釋放,引發(fā)腎小球炎癥反應導致腎損傷[3]。IgM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5%-10%,其水平明顯升高可反映機體發(fā)生感染、炎癥等。補體C3、C4均屬于血漿中有酶活性的一種球蛋白,可參與機體免疫反應,當機體內(nèi)產(chǎn)生大量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并沉積時,可激活機體的補體系統(tǒng),致使補體C3、C4被大量地消耗,表達水平顯著下降。同時,其可在轉化酶作用下,可水解成為C3a、C3b及C4a、C4b,這兩個片段均可影響補體的經(jīng)典、旁路激活途徑[4]。
本研究結果顯示:和對照組比,觀察組IgG、IgA、C3及C4水平均更低,而IgM水平更高。提示對NS患者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檢測對于臨床診治具有指導性意義。
參考文獻
[1]琚紹坦.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3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7,38(6):854-855.
[2]王軍,袁純輝,袁文,等.腎病綜合征患兒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免疫球蛋白、補體表達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9,59(6):79-81.
[3]譚立明,隆婷婷,管曉琳,等.血清免疫球蛋白輕鏈在慢性腎病病情監(jiān)測及預后判斷中的作用[J].廣東醫(yī)學,2018,39(10):1483-1487.
[4]華佳,陳彩妹,張秋花.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檢測在腎病綜合征患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江蘇醫(yī)藥,2016,42(5):529-5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