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摘要】目的:探究血栓通注射液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應用尿激酶進行溶栓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療,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較兩組患者治療2周后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2個月.比較兩組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實驗組LVDD、LVSD小與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VEF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栓通注射液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療中可增強左心室收縮力,保護心臟結構,減輕心肌缺血在灌注造成的損傷,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在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療中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血栓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統(tǒng)常見的急危重癥,病死率極高。是由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導致血流中斷,而引發(fā)的心肌缺血壞死,患者表現(xiàn)為胸痛、心律失常、心電圖改變、心力衰竭等[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rction,STEMI)在老年人中的發(fā)病率較高,臨床常用治療方法是溶栓治療,但溶栓后在灌注損傷可加重心肌細胞凋亡,從而影響患者心臟功能[2]。本研究在使用尿激酶溶栓的基礎上探究血栓通注射液的臨床應用價值,臨床證實效果較為理想,現(xiàn)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3]STEMI的診斷標準。實驗組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為55~73歲,平均年齡為(64.2±9.1)歲;廣泛前壁梗死16例,前間壁梗死11例,前間壁及前壁梗死4例,下壁梗死5例,后壁及下壁梗死4例。對照組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為54~78歲,平均年齡為(65.3±8.5)歲;廣泛前壁梗死13例,前間壁梗死14例,前間壁及前壁梗死3例,下壁梗死6例,后壁及下壁梗死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標準
(1)對所用藥物過敏者;(2)合并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的患者;(3)出血性腦卒中病史的患者;(4)精神系統(tǒng)疾病且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5)心源性休克、嚴重心律失常、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壓等增加死亡風險的因素的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吸氧、心電監(jiān)護、止痛治療,溶栓前給予拜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片300mg頓服。應用尿激酶溶栓治療,將150萬U的尿激酶注射液榮譽100mL0.9%氯化鈉注射液中,在45min內(nèi)快速靜脈滴注,溶栓后患者無異常情況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次/d,0.6mg/次,連用一周。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血栓通注射液,將250mg血栓通注射液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入,1次/d,連用兩周。
1.4觀察指標
1.4.1血管再通判斷指標[4]
(1)溶栓后ST段2h內(nèi)回落>50%;(2)溶栓后2h內(nèi)胸痛癥狀消失;(3)溶栓后2h內(nèi)發(fā)生再灌注心律失常:④溶栓后14h內(nèi)血清CK—MB酶峰值前移:符合上述兩項及以上可判斷為血管再通,但僅符合(1)和(4)不能判斷為再通。
1.4.2超聲心電圖檢測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后對患者心臟進行超聲檢查,觀察記錄患者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
1.4.3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兩個月,比較兩組心臟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情況。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利用SPSS 18.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各組均數(shù)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較
溶栓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有37例和35例患者血管再通成功,再通率分別為92.5%和87.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LVDD、LVSD、LVEF比較
治療2周后,實驗組LVDD、LVSD小與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VEF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2.3兩組患者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心絞痛、心律失常、再梗死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原性休克和心源性死亡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此病發(fā)病急,病死率高,該病的預防與治療也成為醫(yī)學界的難題。本研究在使用尿激酶溶栓的基礎上探究血栓通注射液的臨床應用價值,臨床證實效果較為理想,血栓通注射液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療中可增強左心室收縮力,保護心臟結構,減輕心肌缺血在灌注造成的損傷,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在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療中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Daisuke H,Myung HJ,Shigeni S,et a1.Clinical impact of thrombus aspiration dur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Results from Kore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y[J].J Cardiol,2012,59(3):249-257.
[2]毛劍輝,劉遲.阿托伐他汀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療效[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20):75-78.
[3]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8):675-690.
[4]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8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