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燕
【摘要】 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歷史教師提出全新要求。在這一背景下,結合高中歷史知識特點,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師應對史料的重要性產(chǎn)生深刻認知。鑒于此,本文首先對史料在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中的重要性進行了簡要分析,并詳細探討了巧借史料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 史料 高中歷史 課堂教學效果 提高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1-035-01
0
高中歷史知識同學生的真實生活存在一定距離,因此在理解以及記憶方面存在難度,在充分借助史料進行高中歷史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有效豐富課堂知識內(nèi)容,同時生動、有趣的史料內(nèi)容也能夠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生在長時間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歷史思維以及素養(yǎng)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對巧借史料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對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史料在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中的重要性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僅應注重對學生基本歷史知識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還應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自主搜集歷史信息的能力。在全面概括、歸納、對比以及綜合分析歷史事件的過程中,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思維能力等都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在這一教學目標指導下,史料在構建高效高中歷史課堂中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
高中歷史教材中不僅擁有大量的文字史料,同時還擁有圖片形式的史料,高中歷史教師應注重應用這部分史料內(nèi)容,鼓勵學生積極閱讀史料,在深入分析和理解中,對于學生歸納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同時,高考歷史試題的特點也充分說明了加強史料學習的重要性。近年來,高考歷史試卷中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史料內(nèi)容,其目的是對學生的學科能力進行綜合考察,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歷史知識概括以及分析能力,才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歷史成績。針對這一特點,新時期高中歷史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對引入史料的重要性產(chǎn)生深刻認知,綜合應用圖文等多種形式的史料,積極搜集課內(nèi)外豐富的史料素材,可以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實現(xiàn)對學生自主探究以及分析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最終為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歷史知識,構建高效高中歷史課堂奠定基礎。
二、巧借史料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合理選擇史料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史料,要求教師從激發(fā)學生歷史知識探究興趣的角度出發(fā)合理的搜集并選擇史料內(nèi)容。學生只有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提升課堂學習效率與質(zhì)量。
例如,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知識點教學活動中,針對知識內(nèi)容,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將古裝電視劇中圣旨的形式與內(nèi)容引入課堂,如“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一知識點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歷史知識探索積極性,在此基礎上高中歷史教師再進行“君權神授”、“詔曰”、“制曰”等知識點的講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強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再如,在“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相關知識點教學活動中,教學重點是這一改革對農(nóng)民以及我國農(nóng)村建設產(chǎn)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因此在選擇史料時,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將“說鳳陽,道鳳陽。改革鼓點先敲響,三年邁出三大步,如今飛
出金鳳凰”這一生動的史料內(nèi)容引入課堂,形象化的描述,可以促使學生對改革的重要性產(chǎn)生深刻理解,最終有效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史料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能力
高中歷史教師在利用史料構建高效高中歷史課堂的過程中,必須從表達方式、來源以及選用等角度出發(fā)引入合理的史料,確保史料內(nèi)容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展開歷史知識的探索和思考,促使學生在長時間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歷史思維和歷史素養(yǎng)。另外,在引入史料的基礎上,高中歷史教師還必須有針對性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努力營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美國三權分立”相關歷史知識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師結合教學內(nèi)容可以將“世襲的統(tǒng)治者像世襲的作家一樣不合邏輯”———潘恩、“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tǒng)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內(nèi)在的控制”———麥迪遜以及《獨立宣言》中的觀點引入課堂,在此基礎上高中歷史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對這些史料的含義進行分析,并思考“民主是美國人喜歡的嗎?”、“美國人是怎樣看待追求自由的重要性的?”、“專制、國王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樣的?”等問題,結合史料內(nèi)容以及問題,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探究,在積極發(fā)表不同觀點的過程中,學生逐漸學會從多個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同時也能夠?qū)Α懊绹龣喾至ⅰ边@一知識點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知與理解,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科能力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高中歷史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注重采取有效措施強化課堂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在這一過程中史料的重要性突顯出來。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從合理選擇史料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利用史料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能力等角度出發(fā),努力突顯史料價值,并為有效強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朱志斌.撥開云霧見月明——單則史料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歷史教學,2017(08):55-57.
[2]傅紀丹.激趣探疑導思——有效課堂教學視域下的高中歷史史料教學[J].文教資料,2017(06):235-236.
[3]林甲軍.有效史料有效信息有效思考——也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8(13):616-617.
[4]張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史料的運用與拓展[J].內(nèi)蒙古教育,2016(27):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