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倫
摘要:中小學階段對中小學生來說是建立正確“三觀”的關鍵期,中小學班主任在此時更要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讓學生有良好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因此,中小學班主任須將積極心理學融合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的關注意識,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學班主任通過應用積極心理學的手段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和對正確“三觀”的樹立意識,同時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由此可見,中小學班主任運用積極心理學展開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一、什么是積極心理學
“積極”與“悲觀”是相對的兩個層面,相較于悲觀主義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是十分迅速的。積極心理學能夠給人以幸福感和滿足感,讓人始終以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遇到的問題,欣賞身邊的“美”,使人們在工作和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二、中小學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的作用
1.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在學習方面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在中小學階段,學習環(huán)境更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況,因此,中小學班主任需要為學生建立一個積極樂觀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教師在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要有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不能一味地以成績的好壞評定學生的好壞,要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教會學生遠離不良習慣,多往好的方向發(fā)展,此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幫助學生獲得理想的狀態(tài)。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發(fā)展和提高人的潛能,即激發(fā)人潛在的能力,幫助人達到理想的幸福狀態(tài),使人獲得更多的幸福感。中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學時要用積極的視角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用積極的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品質,用積極的思想澆灌學生剛剛萌芽的心靈,用積極的過程給學生更好的情感體驗,用積極的態(tài)度為學生塑造人生的榜樣。
3.給予學生積極情感的體驗。教師在應用積極心理學理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更多關注學生自己的體驗,即個人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掘自己的積極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無論是對過去還是未來都有滿意的狀態(tài),也就是要幫助學生擁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讓學生能夠從悲觀的情緒走向積極隋緒。
4.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學生擁有的積極品質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預防和克制心理疾病的發(fā)生,因此,中小學班主任需要在教課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成績,促進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提升,從而預防中小學生在心理啟發(fā)的階段出現(xiàn)心理疾病,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信、開朗等積極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生自我成長的能力。
三、積極心理學在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1.為中小學班主任心理教育制定明確目標。成為一個幸??鞓返娜耸侵行W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心理學的價值取向是多個層面的,中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把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作為中小學健康教育教學的基礎,而不是單一地幫助學生預防和解決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作為班主任,首先要自己擁有幸福感,在中小學階段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學生很容易被教師的情感影響,擁有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是中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同時保持教師在面對眾多問題時保持積極態(tài)度的不竭源泉,幸福感較多的教師更容易在教學中取得顯著效果,也更愿意花時間在對學生的教育上,而一個悲觀的教師只能機械性地完成學校布置的硬性工作任務,不但無法提高課堂效率,更會影響學生的積極隋緒。
2.幫助中小學班主任有更多積極情緒的體驗。積極的情緒能夠起到幫助學生拓展思想或行為的作用,也就是為學生在思考和發(fā)生行為時提供能源,以此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更準確的反映、更全面的認知、更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樣更容易讓中小學班主任把握情緒調節(jié)的方法,以此使自己始終保持積極的狀態(tài),為學生起到更好的引導作用。
3.促進中小學生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中小學生班主任應用積極的心理學理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中小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在中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積極的心理品質能夠幫助學生預防心理疾病的產(chǎn)生,當積極的心理品質遠遠高于消極的心理品質時,學生更容易有良好的心理品質,不會被消極的情緒占用情感空問,從而減少心理疾病的產(chǎn)生。例如,意志堅強的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夠堅強樂觀地去面對,不會被焦慮和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所影響。其次,積極的心理品質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效果,教師在積極的環(huán)境中更容易授課,而學生也更容易接受課堂知識。最后,積極的心理品質能夠幫助中小學生增加內心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是一種主觀體驗,任何一件事情發(fā)生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會有不同的主觀體驗,擁有幸福感較多的人會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四、結語
隨著國家的發(fā)展,我國政府和社會各個層面開始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中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建康教學時采取了各種措施,從而給學生積極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三觀”。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是單一地解決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預防和解決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應用教學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中小學班主任仍需積極探索符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更好地把積極心理學理論應用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時要打破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觀念,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學徹底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