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長江口雙澗沙整治工程效果及影響分析

      2019-09-10 07:22:44喬紅杰朱巧云胡國棟
      水利水電快報 2019年10期
      關(guān)鍵詞:長江口

      喬紅杰 朱巧云 胡國棟

      摘要:長江口如皋沙區(qū)域變化頻繁,對河勢影響較大。基于多年實測資料,分析了如皋中汊和右汊大潮落潮期分流分沙比的變化,探討了汊道斷面面積、平均流速及平均含沙量變化與分流分沙比變化的關(guān)系,評價雙澗沙整治工程的實施效果及其影響。結(jié)果表明:如皋中汊大潮落潮期分流分沙比存在明顯的洪枯季差異,枯季多年平均分流比較洪季約小4.0%,枯季多年平均分沙比較洪季約小4.7%;工程實施后,如皋中漢平均落潮分流比為28.2%,較工程前減小約2.7%,未達到工程預(yù)期效果。工程的實施對雙澗沙北水道的自然過流能力形成了約束,如皋中汊的落潮流速值和相對流速均變小,但其斷面落潮平均含沙量大多高于右汊。工程的實施對如皋中漢的分沙比影響很小。

      關(guān)鍵詞:雙澗沙;整治工程;分流比;分沙比;長江口

      中圖法分類號:TV143

      文獻標志碼:A

      DOI:10. 15974/j .cnki.slsdkb.2019. 10.006

      長江口河段如皋沙群變化頻繁,對河勢影響較大。民主沙位于澄通河段的如皋沙群河段。伴隨著大量小沙體并洲、并岸n1,如皋沙群于20世紀70年代由民主沙、友誼沙、駟沙等沙體合并而來。80年代后,如皋中汊逐漸形成并發(fā)展,水流出如皋中汊后與瀏海沙水道主流匯合。2006年以來,民主沙與上游雙澗沙-5 m等高線連為一體。2012年上半年實施完成了雙澗沙守護工程。2017年初實施完成了長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雙澗沙整治工程。本文主要分析深水航道雙澗沙整治工程的影響。

      杜德軍等[2]研究了雙澗沙守護工程水動力特性,認為工程實施后,雙澗沙及其灘槽格局趨于穩(wěn)定。重大河道整治工程的實施,可能使如皋沙群河段主要汊道的水文泥沙特征發(fā)生調(diào)整,宏觀上表現(xiàn)為分流分沙比的變化,微觀上則體現(xiàn)為流速大小及方向、含沙量及斷面的沖淤變化。汊道分流比的變化也反映了該汊道的興衰[3],為河演分析提供依據(jù)。吳志鋼等[4]研究認為,如皋沙各汊道分流比和落潮平均流速與斷面面積密切相關(guān),河演過程主要受落潮流控制。姜寧林等[5]研究認為,上游來水量的增加,如皋右汊分流比先減小后有所增大,上游來水量減小將使如皋右汊分流比減小。

      基于多年實測資料,分析如皋沙群汊道如皋中汊和右汊大潮落潮期分流分沙比的變化,探討多年來汊道斷面面積、斷面平均流速及平均含沙量的變化與分流分沙比變化的關(guān)系。在邊界條件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研究該汊道近期水動力變化特征,評價雙澗沙整治工程的實施效果及其影響。

      1 河勢概況

      福姜沙北汊為一條順直的汊道,長約11 km,呈西南~東北走向,一直居主汊地位。北汊寬深比較大,深槽經(jīng)常變化。河槽下段被雙澗沙分為主副槽復(fù)式斷面形態(tài),傍福姜沙深槽稱為福中水道,傍北岸為福北水道,福北水道下連如皋中汊。

      如皋中汊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由又來沙灘面串溝演變發(fā)展而成。如皋中汊分流主要來自上游福北水道經(jīng)雙澗沙北水道的水流,福北水道、雙澗沙北水道和如皋中汊已形成平順微彎河勢。如皋中汊與雙澗沙北水道已平順銜接,基本分泄了雙澗沙北水道下泄的水流。近年來,通過整治和開發(fā)利用,焦港彎道北岸彎道河勢得以控制,中汊上段和長青沙西南部護岸工程和港口工程建設(shè)對岸線穩(wěn)定起到積極作用,未來中汊河勢將會繼續(xù)保持相對穩(wěn)定。

      瀏海沙水道自護槽港至十三圩,長約22.4 km,為長江主泓所在。如皋中汊形成以后,隨著中汊的發(fā)展,主流頂沖點由原來的老海壩一帶下移至九龍港附近,主流在中汊匯流的頂沖擠壓下深槽貼岸,河床逐漸沖深。在河床沖深的同時,南岸邊坡沖刷后退,深槽也逐漸向南岸移動。該江段自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來,多次進行護岸工程建設(shè),工程實施效果明顯。近lOa來瀏海沙水道深槽平面位置總體變動幅度不大,但局部沖淤變化一直存在,目前河道總體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6]。

      2 雙澗沙整治工程布置及工程預(yù)期

      2.1 工程布置

      雙澗沙整治工程包括長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雙澗沙整治建筑物。在雙澗沙守護工程基礎(chǔ)上,進一步加強雙澗沙頭部守護。該工程開建于2015年6月,2017年2月完工,沿已有頭部潛堤走向布置,建設(shè)內(nèi)容主要為頭部潛堤、北側(cè)丁壩、南側(cè)丁壩。雙澗沙守護工程(人字型潛堤)開建于2010年年底,2012年5月完工,建設(shè)內(nèi)容主要為頭部潛堤、北順堤、南順堤;另外,福姜沙左緣丁壩開建于2016年8月,2017年3月完工。雙澗沙整治工程布置見圖1。

      2.2 工程預(yù)期

      通過調(diào)整頭部潛堤走向及高程,調(diào)節(jié)流量分配,丁壩起到導(dǎo)流護灘、改善航道建設(shè)及維護條件的作用。工程建設(shè)是為了達到穩(wěn)定灘槽格局、實現(xiàn)福北水道進口和福中水道進口12.5m航道初通。根據(jù)雙澗沙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工程實施完成后的預(yù)期效果為:如皋中汊落潮平均流速增幅約為0.05 m/s,如皋中汊落潮分流比增加約1.17%等。

      3 資料來源及方法

      2004年以來,長江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在如皋中汊、右汊斷面實施了多次水文測驗,取得流速、流量、含沙量、大斷面等成果,水文測驗斷面布置見圖2。

      潮流及斷面流量采用ADCP(聲學(xué)多普勒流速剖面儀)沿斷面走航的方式[7],實施全潮測驗;懸移質(zhì)含沙量采用1000 ml的橫式采樣器分層取樣。測驗期間,上游來水量采用大通水文站提前7d的日平均流量整編成果[8]。考慮到研究區(qū)域位于澄通河段中上段,處于洪季長江口潮流界附近[9-10],洪季大潮的漲潮動力已較弱,落潮流成為塑造該段河床的主要動力因素,因此,文中采用大潮全潮測驗成果進行分析研究。

      4 結(jié)果分析及討論

      4.1 分流比變化

      如皋中汊、右汊歷年大潮落潮期分流比變化情況見圖3。

      自2004年以來,如皋中汊落潮分流比呈波動減小趨勢,洪枯季存在差異,平均落潮分流比為30.4%。

      2012年以來,如皋中汊落潮分流比洪枯季差異顯著,洪枯季變化趨勢不一致,特別是2013年7月以來,分流比波動幅度增大。如皋中汊多年平均枯季落潮分流比較洪季小約4.0%。

      (1)在枯季大潮期,如皋中汊落潮分流比自2005年以來,呈現(xiàn)出先增后降趨勢,在2012年3月達到最大值(31.2%),之后逐漸減小,多年平均為28.3%;2018年3月,如皋中汊落潮分流比為26.2%,比2012年3月減小5.0%。

      (2)在洪季大潮期,上游來水較強,落潮分流比波動較小,2004-2018年,落潮分流比介于29.2%-36.0%間,平均為32.2%。自2004年以來,如皋中汊洪季落潮分流比呈波動減小趨勢,基本上維持在30.0%以上,僅在2017年8月分流比低于30.0%,為29.5%。

      (3)整治工程實施后(2017年以來),如皋中汊平均落潮分流比(采用2017 - 2018年共4次測驗成果進行平均計算)為28.2%,較工程前減小約2.7%,可見工程實施對如皋中汊分流比變化有明顯影響。與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對比分析,工程尚未達到預(yù)期效果,表明工程附近河段水文情勢復(fù)雜,后期需加強監(jiān)測和分析研究工作,及時掌握河勢變化情況,確保12.5 m深水航道的安全運行。

      4.2 分沙比變化

      如皋中汊、右汊歷年大潮落潮期分沙比變化情況見圖4。

      自2005年以來,如皋中汊落潮分沙比呈波動變化,呈階段性增減變化,但總體未現(xiàn)明顯趨勢性變化,平均落潮分沙比為32.8%。

      2005 - 2013年間,如皋中汊落潮分沙比呈“先減后增”趨勢,在2011年1月達到階段性低點28.4%,在2012年11月達到階段性高點37.3%。2013年以來,該汊道落潮分沙比則波動幅度顯著增大,洪枯季分沙比差異顯著,變化趨勢不一致,如皋中汊多年平均枯季落潮分沙比較洪季小約4.70-/0。

      (1)在枯季大潮期,如皋中汊落潮分沙比總體呈波動減小。2005~2012年間,枯季落潮分沙比基本維持在30.0%以上;2013-2017年,落潮分沙比均低于30.0%,在2013年11月,達到最小值(25.8%),之后逐漸增大??菁韭涑狈稚潮冉橛?5.8%~33.9%間,平均為30.6%。

      (2)洪季大潮期,自2011年以來,如皋中汊落潮分沙比總體呈“先減后增”趨勢。2015年5月達到最大值38.2%;在2017年8月達到最小值31.9%。洪季落潮分沙比多年平均為35.3%。

      (3)整治工程實施后(2017年以來),如皋中汊平均落潮分沙比(采用2017-2018年共3次測驗成果進行平均計算)為32.4%,較工程前減小僅0.5%,可見工程的建設(shè)對如皋中汊分沙比影響很小。

      與分流比相比,如皋中汊落潮平均分沙比較分流比高約2.4%。

      4.3 討論

      汊道分流分沙比的變化反映了汊道的興衰變化,在宏觀上反映了汊道水流、泥沙特性的變化。微觀上,分流分沙比的變化與斷面面積、斷面平均流速及斷面平均含沙量的變化息息相關(guān)。探討歷年斷面面積、流速及含沙量的變化規(guī)律,嘗試尋求影響汊道分流分沙比變化趨勢的主要因子,進而分析其與分流分沙比變化的內(nèi)在關(guān)系。

      4.3.1 斷面面積變化

      自2010年以來,如皋中汊左右兩側(cè)堤線未發(fā)生明顯變化,僅對局部易發(fā)生崩岸區(qū)域?qū)嵤┝藪伿o岸工程或崩岸加固工程,如皋中汊左右兩側(cè)Om等高線基本穩(wěn)定,未出現(xiàn)大幅度擺動[6]。通過分析近期Om以下斷面面積的變化,亦可得此結(jié)論。如皋中汊、右汊歷年Om以下斷面面積變化情況見圖5。

      (1)如皋中汊。2004~2012年間,Om以下斷面面積呈增大趨勢,在2012年3月時達到最大值( 16 500 m2),2013年后有所減小。自2013年11月以來,如皋中汊斷面面積基本穩(wěn)定,平均斷面面積約為15 000 m2,表明近期如皋中汊總體河勢較為穩(wěn)定。

      (2)如皋右汊。2004 - 2015年間,Om以下斷面面積呈波動增大趨勢,在2015年9月時達到最大( 38 500 m2);2016年以來,則呈現(xiàn)出波動變化,顯示出該斷面沖淤變化較為頻繁。2013年11月以來,如皋右汊Om以下平均斷面面積約為37 000 m2。

      多年以來,如皋中汊斷面面積約占如皋中汊與右汊面積之和的28.5%。

      4.3.2 斷面平均流速變化

      歷年落潮斷面平均流速見表1。如皋中汊、右汊歷年大潮落潮期斷面平均流速變化情況見圖6。

      如皋中汊、右汊兩斷面平均落潮流速,洪季時明顯大于枯季。洪季時上游來水量較大,全斷面落潮平均流速亦明顯增大。

      2004-2015年,如皋中汊斷面落潮平均流速大多要高于右汊,且洪季時更為明顯。2016年以來,枯季時,如皋中汊斷面落潮平均流速要略小于右汊;洪季時,如皋中汊斷面落潮平均流速僅略微大于右汊。特別是2018年3月,如皋中汊斷面落潮平均流速比右汊約小0.12 m/s,而相應(yīng)時間的落潮分流比創(chuàng)下歷史低點26.2%。雙澗沙整治工程的實施,對雙澗沙北水道下泄水流表現(xiàn)出較明顯的束縛作用,其自然過流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約束,并在如皋中汊的分流比變化中得以體現(xiàn)。

      以2016年為節(jié)點,如皋中汊與右汊落潮平均流速的對比關(guān)系呈現(xiàn)新特點,如皋中汊的落潮相對流速在變小。2016-2018年,如皋中汊與右汊的落潮平均流速變量相對于右汊約為-3.2%,而2004-2015年間,流速變量相對于右汊約為14.4%。

      對流速值進行分析,2016年前后,如皋中汊落潮平均流速均值(2016年前采用2004-2015年間的流速值進行平均計算,2016年后采用2016-2018年的流速值進行平均計算)分別為0.86 m/s,0.77 m/s。采用長系列多樣本平均計算,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單次水文測驗時水流邊界條件的差異性,可以消除單次測驗成果在代表性方面的不足。雙澗沙整治工程實施后,如皋中汊落潮流速約減小0.11 m/s,工程實施尚未達到預(yù)期效果。在斷面面積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工程實施后,如皋中汊的落潮流速值和相對流速均變小,表明工程實施對雙澗沙北水道的自然過流能力形成了約束,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如皋中汊分流比減小的原因。

      4.3.3 斷面平均含沙量變化

      如皋中汊、右汊歷年斷面大潮落潮期平均含沙量變化情況見圖7,歷年斷面平均含沙量見表2。自2005年以來,如皋中汊、右汊兩斷面落潮平均含沙量未出現(xiàn)趨勢性變化,含沙量高低主要受上游來水來沙情況的影響。2012年7月時,如皋中汊落潮平均含沙量達到0.292 kg/m3,右汊為0.266 kg/m,均為近期高值。據(jù)實測資料,2012年大通水文站徑流量為10 020億m,輸沙量為1.61億t,屬于豐水年,上游下泄沙量較大。

      如皋中汊斷面落潮平均含沙量大多高于右汊,洪季時更為明顯;如皋中汊、右汊斷面落潮含沙量多年平均值分別為0.106 kg/m,0.088 kg/m。潮流動力強時,水體的挾沙能力亦較強,這一現(xiàn)象符合泥沙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

      4.4 工程實施效果未達預(yù)期的原因分析

      依據(jù)歷年水文監(jiān)測資料,分析認為雙澗沙整治工程實施后,如皋中汊的落潮流速值和相對流速均變小,如皋中汊平均落潮分流比較工程前減小約2.7%,工程實施未達到預(yù)期效果,初步分析認為存在的可能原因有:

      (1)靖江邊灘存在周期性的沖淤變化[11],福北水道河勢不穩(wěn),灘槽格局仍處于演變調(diào)整過程中;

      (2)福中水道開通12.5m深水航道后,工程措施結(jié)合航道疏浚的實施使福中水道的分流能力得以提升;

      (3)工程建設(shè)后,工程附近河段的總體河勢須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調(diào)整,從而與工程相適應(yīng);采用近2a的水文監(jiān)測成果對工程效果進行定性分析,數(shù)據(jù)支撐力度尚顯不足,有待后續(xù)實施長期監(jiān)測及分析研究。

      5 結(jié)論

      基于多年實測資料,分析了如皋中汊和右汊大潮落潮期分流分沙比的變化,探討了汊道斷面面積、斷面平均流速及平均含沙量的變化與分流分沙比變化的關(guān)系,評價了雙澗沙整治工程的實施效果及其影響。結(jié)論具體如下。

      (1)如皋中汊大潮落潮期分流分沙比波動變化存在洪枯季差異,多年平均枯季分流比較洪季小約4.0%,多年平均枯季分沙比較洪季小約4.7%。

      (2)在斷面面積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工程實施后,如皋中汊的落潮流速值和相對流速均變小,表明工程實施對雙澗沙北水道的自然過流能力形成了約束。

      (3)如皋中汊斷面落潮平均含沙量大多高于右汊,水體的挾沙能力較強;工程實施對如皋中汊的分沙比影響很小。

      (4)工程實施后,如皋中汊平均落潮分流比為28.2%,較工程前減小約2.7%,未達到工程預(yù)期效果;采用近2a監(jiān)測成果對工程實施效果進行定性分析,數(shù)據(jù)支撐力度尚顯不足,建議后續(xù)實施長期監(jiān)測及分析研究。

      參考文獻:

      [1] 仲志余,王永忠.論長江澄通河段的綜合治理與開發(fā)[J].人民長江,2009,40(11):1-4.

      [2]杜德軍,夏云峰,聞云呈,等.福姜沙水道雙澗沙守護工程水動力特性[J]水運工程,2015(4):1-7.

      [3]劉杰,陳吉余,徐志揚.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實施后南北槽分汊段河床演變[J].水科學(xué)進展,2008(9):605-612.

      [4]吳志鋼,陳永平,張長寬,等.長江口如皋沙河段河演動力分析[J].人民長江,2013,44(24):13-19.

      [5]姜寧林,張長寬,陳永平,上游徑流變化對長江澄通河段汊道分流比的影響[J]人民長江,2012,43 (23):33-36.

      [6]王俊,田淳,張志林.長江口河道演變規(guī)律與治理研究[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7] 田淳,劉少華,聲學(xué)多普勒測流原理及其應(yīng)用[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3.

      [8]唐建華,徐建益,趙升偉,等.基于實測資料的長江河口南支河段鹽水入侵規(guī)律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1, 20(6): 677-684.

      [9]宋蘭蘭.長江潮流界位置探討[J].水文,2002,22(5):25-26.

      [10]侯成程,朱建榮,長江河口潮流界與徑流量定量關(guān)系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3(5): 18-25.

      [11]聞云呈,徐華,夏云峰,等.新水沙條件下靖江邊灘演變特性及影響因素研究[J]人民長江,2018,49(S1): 6-10.

      (編輯:唐湘茜)

      猜你喜歡
      長江口
      長江口新橋水道潮汐不對稱性研究
      海洋通報(2022年5期)2022-11-30 12:03:32
      長江口橫沙北側(cè)岸坡沖刷特征與趨勢分析
      海洋通報(2020年2期)2020-09-04 09:22:40
      長江口深水航道影響淺析
      長江口鳳鱭繁殖群體的年齡結(jié)構(gòu)和生長特性
      長江口及其鄰近水域仔稚魚種類組成及分布特征
      2010年春秋季長江口南部硅藻種類組成和密度的時空變化
      長江口南北槽分流口動力地貌過程研究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獲國家級榮譽
      水道港口(2014年1期)2014-04-27 14:14:38
      風(fēng)場對夏季長江口外東北海域低鹽水團的作用
      長江口及鄰近海域浮游橈足類分類多樣性研究
      樟树市| 新宁县| 无棣县| 政和县| 缙云县| 科技| 遵化市| 康乐县| 星子县| 乌苏市| 六盘水市| 平顶山市| 温泉县| 赤壁市| 陕西省| 平湖市| 日土县| 柳林县| 东海县| 邛崃市| 霍城县| 洱源县| 南京市| 长汀县| 徐水县| 汉寿县| 万源市| 雅江县| 孟连| 富川| 石林| 连云港市| 迁安市| 蒲江县| 西畴县| 东源县| 应城市| 江永县| 谷城县| 庆安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