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溢沛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育部門對學校和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很多老師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方面的限制了同學們能力的發(fā)揮和潛力的挖掘,使得同學們的學習效果一直不佳,影響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老師應該積
同學們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學習路上的攔路虎,影響著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初中數學的學習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同學們對于數學學習方法的不熟悉,會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很多的疑惑,影響同學們的學習效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著重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讓同學們能夠保持在學習上的積極性,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不斷的發(fā)展完善自身。本文對于數學課堂教學方法主要總結為六個字,啟導,發(fā)現,探究。接下來我將分別闡述在這三個方面老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運用。
一、啟導:引導式教學,培養(yǎng)同學們正確思維路徑
同學們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影響到同學們的學習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在數學學習的課堂上,我們通常會發(fā)現當同學們對于某一領域的知識感興趣,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整個課堂的氛圍都會比較的活躍和高漲,同學們對于知識接受速度會有所提高,而且掌握的效果也會比較好。所以,老師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注重對同學們的引導,讓同學們能夠保持對學習內容的興趣,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我首先找出生活中我們常見的軸對稱圖形,比如,桌子凳子等。我告知同學們這就是我們今天主要學習的知識點的原型,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類似的圖形,也具有和他們相似的特征。那么,接下來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有這種特征的物體?同學們聽到我的問題以后,積極的回想生活中尋找這些物體的影子,開始討論起來。尋找的過程中有的同學對軸對稱圖形的定義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提出的軸對稱圖形的例子也是五花八門。有些同學甚至從顏色入手,分析物理的共同點。我就告訴同學們,之前我們學習幾何圖形時主要學習的是圖形的結構和框架,所以現在我們也應該從這些角度思考。同時,也不可以忽略字面意思。從圖形的名稱也是我們可以思考的方面哦,單從軸對稱這一名稱看,我們能想到什么呢?同學們跟著我的引導繼續(xù)思考,逐步找到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二、探究:自主式學習,培養(yǎng)同學們的總結能力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僅是掌握課堂知識,還應該能夠培養(yǎng)學習能力。因為對于同學們來說,自己主動學習要比被動地接受學習效果更好。所以,老師應該注意對同學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脫離老師自己進行學習,而不是僅僅依靠老師被動的進行知識點的輸入。有了學習的自主性,同學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則也會更加的靈活,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學的知識點。同學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老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同學們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二是同學們自主學習機會的創(chuàng)造。老師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和手段,引導同學們進行自主學習。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同學們在課堂上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我會根據班級里實際的情況,將同學們分為五到六人的小組,然后分配給每個小組不同的任務,讓他們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相似圖形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將同學們分為兩個大組。分別討論相似圖形和成比例線段的相關知識點,每個大組又將其分為五到六個同學為一組的小組,讓同學們在小組內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和討論。大約用20分鐘的時間,讓同學們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將本小組總結出的知識點進行闡述和展示。其他同一主題的小組可以對其他知識點進行補充。在這種一層一層知識點補充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同學將自己看問題的角度,補充的知識點都進行分享,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鍛煉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能夠發(fā)現不同的點。
三、發(fā)現:擴展式教學,拓寬同學們的知識面
在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知識點都不是單獨存在的,我們都可以進行知識點的發(fā)散和擴展。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知識點的學習也是常常是一層一層深入的。當學習的難度有一定的上升之后,依靠課本上單獨的知識點,有些問題還是無法解決,或者說是無法深刻理解的,這時候就要進行知識的擴展。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給同學們補充一些相關知識點的內容,即使是之前學習過的知識點,在課堂上也應該進行簡單的回顧,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網絡,通過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理解現在的知識。
例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將正比例函數的相關知識點也進行了簡單的羅列,讓同學們制作了一個對比圖,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相互對比學習。因為同學們對于正比例函數相關知識點掌握的已經比較牢固,所以在進行對比的過程中發(fā)現正反比例函數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就能夠利用過去的對于正比例函數知識點的記憶,理解現在的知識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同學們在學習新的知識點內容時,就會自覺地尋找與其相對應的之前學過的這個知識點。
總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對同學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同學們在學習時能夠更多的依靠自己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而不是僅僅依靠老師單方面的教學。新課改的提出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師們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和符合現在社會對學校發(fā)展要求的教學模式。
[ 參? 考? 文? 獻 ]
[1]王杰.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發(fā)展評論,2017(08):87-98.
[2]鄒義祥.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技巧分析[J].中國商貿,2012(28):160-162.
極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幫助同學們高效學習。
【關鍵詞】? 啟導 探究 發(fā)現 初中數學
038C597C-F774-40C1-9DC1-F6FE2E5B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