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美容,王藝,程瑋,舒寬勇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南昌 330006)
隨著宮頸癌篩查技術的提高,宮頸癌總體發(fā)病率、死亡率已經明顯下降,但是宮頸腺癌的發(fā)病率卻相對升高,由5%-10%上升至10%-30%,并且年輕化[1-4]。宮頸腺癌的行為危險因素如多個性伴侶、性生活過早、保健意識缺乏等與宮頸鱗癌相似,發(fā)病機制卻不像宮頸鱗癌那樣明確。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HPV感染特別是HPV18、16也與宮頸腺癌密切相關[5-7]。但是宮頸腺癌治療效果欠佳,死亡率比同期鱗癌高,所以早期宮頸腺癌及癌前病變的診斷與發(fā)現(xiàn)尤為重要。
患者,女,38歲。因外陰反復瘙癢兩月余,于2016年8月26日來我院就診。既往體健。13歲初潮,經型:5d/35d,G2P1,順產 1次,人工流產 1次,末次月經(LMP):2016年8月10日,避孕套避孕。??茩z查外陰:已婚已產式;陰道:暢,軟,分泌物白色,豆渣樣;宮頸:直徑3cm,光滑,接觸性出血;宮體:平位,正常大小,質中,活動可,無明顯壓痛;雙附件:未及明顯異常。予以白帶常規(guī)、TCT、HPV分型檢查。白帶常規(guī):念珠菌+,白細胞++;TCT:LSIL;HPV分型:HPV16+,其他12種高危HPV+。給予制霉菌素1粒塞陰道,qd×7d,囑停藥3d后復查?;颊哂?月5日復診,復查白帶常規(guī)正常后轉診電子陰道鏡檢查,并行宮頸活檢術和宮頸管搔刮術(ECC)。 病理報告:宮頸(8°、9°,11°、12°)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5°、6°)慢性宮頸炎;(頸管)考慮低級別腺上皮內病變(LG-CGIN)合并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CIN1),P16(+),Ki67 8%。與患者交代病情說明可能存在更高級別病變風險,建議其行宮頸診斷性錐切術?;颊哂卸ド庠概掠绊懭焉锱c生產,拒絕宮頸錐切術,要求隨訪觀察。囑其3-6個月來院復查?;颊甙肽旰笥?017年 2月 20日來院復查,TCT:非典型腺細胞(AGC);HPV16+,遂再次予以電子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和 ECC。 病理報告:宮頸(6°、11°)慢性宮頸炎;(頸管)頸管黏膜顯慢性炎。雖然宮頸活檢與ECC陰性,但考慮TCT提示AGC,高危型HPV16持續(xù)存在,不能排除高級別病變,強烈建議患者行診斷性宮頸錐切術,患者仍然拒絕,要求觀察。囑其3-6個月復查?;颊咭荒旰笥?018年2月27日第3次來院就診,主訴反復陰道分泌物異常。專科檢查:陰道:分泌物色黃,量中,伴異味;宮頸:少糜,宮頸管見一大小0.5cm×0.5cm的贅生物,余同前。處理:查白帶常規(guī),TCT、HPV-DNA、電子陰道鏡。TCT:AGC;HPV-DNA:161.38pg/ml。陰道鏡下行宮頸活檢術+宮頸管贅生物切除術+宮頸管刮搔刮術,組織送病理,病理報告:(宮頸)宮頸腺癌,考慮宮頸管內膜腺癌普通型可能性大;(宮頸管贅生物)少許腺癌細胞巢;(頸管)多量血塊中偶見游離腺癌細胞組織。遂收入我院行全子宮+雙附件切除+盆腔、腹主動脈淋巴清掃術。術后病理:宮頸腺癌(普通型),合并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CIN2)。
AGC(atypical glandular cells)非典型腺細胞比意義不明確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US)識別難度大,檢出率低;還要一個重要特點是AGC中包含更多的癌前病變和癌[8,9]。 陳平等[10-12]學者認為一旦AGC的細胞學診斷成立則提示可能存在嚴重病變甚至惡性腫瘤,并且其對腺上皮病變具有很高的預測作用,尤其是35歲以上女性。CGIN(cervical glandul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宮頸腺上皮內瘤變,也遠較宮頸鱗癌的癌前病變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少見,多數CGIN是在治療CIN或良性病變時發(fā)現(xiàn)的。腺體的病變特征不明顯,多位于宮頸管內,病灶常常也較小,并且具有多中心性和跳躍性,因此陰道鏡檢查不容易識別,活檢取材也比較表淺,頸管病灶看不見,往往出現(xiàn)漏診。如果合并CIN病變還可掩蓋腺體病變,尤其當CIN病變嚴重時,CGIN病變則更不明顯[13]。ECC也是盲目刮取頸管組織,能刮出的組織標本量有限,也不一定能成功取到病變組織,因此ECC陰性也不能排除病變可能。韓肖燕等[14,15]認為對于細胞學發(fā)現(xiàn)非典型腺細胞除了陰道鏡下多點活檢和宮頸管搔刮術外,必要時要行宮頸錐切術,以免誤診、漏診。 CGIN的治療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有學者建議行全子宮切除術,對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可行宮頸錐切術,適宜的治療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13]。
LCGIN是否是高級別腺上皮內病變(HCGIN)或腺癌的前體病變還存在一些爭議[16]。一般認為CGIN變?yōu)樵话┘s有5年的時間窗[17],該患者從首次就診檢查出LG-CGIN合并LSIL-CIN1才間隔一年半的時間就檢出腺癌合并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是首次或二次復診時已經存在高級別的病變沒被發(fā)現(xiàn)還是病情進展迅速所致我們無從知曉。我們所知的是這與宮頸腺體病變和腺體病變合并CIN病變的特點,還有組織取材、切片、制片、病理閱片等都息息相關?;颊邇纱尉芙^宮頸診斷性錐切術堅持隨訪觀察,而第二次復診后,也未嚴格遵醫(yī)囑嚴密隨訪,間隔至一年才來復查,診斷為腺癌,行宮頸癌根治術。該病例給我們的啟示有:臨床醫(yī)師對潛在病變和疾病的發(fā)展能做出適宜的判斷,然后結合患者的年齡、生育、隨訪條件等具體情況與患者充分溝通,權衡利弊做出最合理的診療措施是關鍵,患者的理解與配合也很重要,而門診高危患者信息的及時錄入和督促隨訪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