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宸
越來越多的書店提出了24小時經(jīng)營的理念,除卻白日閱讀的老客,每逢深夜更有各行各業(yè)的新讀者來此“夜讀”。對此全新的運營模式,我認為,它不僅給城市帶來書香,更給人們帶來溫暖。
書店之香香漫城市。在城市發(fā)展中,“24小時書店”承載著書香之旅的希望,更是作為現(xiàn)代城市文化的“地標性建筑”向外推廣。相比之下,“電子閱覽室”冰冷的顯示屏、指尖的麻木滑動與書店之中紙頁翩翩、墨香縈縈相去甚遠。紙質(zhì)書頁上的指尖拂動、文字墨韻間的心靈交匯使書店之香迷漫整個城市。
書店之暖暖人心腸。本著兼收并蓄的人文關(guān)懷,書店還接納流浪者、拾荒者休息。這種人文情懷和書店溫馨的燈光相得益彰。假如在冰冷的閱讀機器和書店遨游中選擇一個,你一定會選擇后者。因為書店所散發(fā)出的光芒,更暖人心扉。
如何讓實體書店更好地“暖人心扉”呢?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和全媒體時代的背景下,社會上已經(jīng)有了比較完備的方案:書店實體推廣→圖書折扣銷售→知識文化競賽→投資電視推廣→開發(fā)電影宣傳。此外,讀者們廣泛的參與更豐富了推薦讀書的形式。小則讀書分享會,把讀書心得、體會通過討論形式分享;大則圖書分享網(wǎng)站,好圖書、好文章、好看法“一鍵分享”。地鐵藏書、朗讀書亭等更掀起人們一輪又一輪的讀書熱潮?!皶辍币沧叱隽诵⌒¢T店的禁錮,插上全媒體的翅膀,乘著信息技術(shù)的東風(fēng),將書香文韻播撒向全國各地。
書店的溫暖燈光,融入了情懷理想。那一抹繾綣書香,正靜默飄蕩。
指導(dǎo)老師點評
開篇簡潔利索,觀點鮮明;論證層層遞進,從書店的社會擔當?shù)饺宋那閼?,再到建議舉措,體現(xiàn)出小作者思維的深度。語言上,整散結(jié)合,長短相宜,使行文富于變化,搖曳多姿。
——袁玉蘭 (湖北省秭歸縣第一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