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寶
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充滿著語文知識,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人生的發(fā)展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核心部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習語文知識、表達思想感情,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最大限度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并立足于現(xiàn)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接受能力的高低因材施教,合理設計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氛圍,豐富授課過程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語文閱讀學習的主導者,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踐行這種“雙主體”的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明確自己對于小學生學習閱讀課程的指導性地位,從學生的角色出發(fā),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興趣特長,結合語文閱讀的知識點,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閱讀過程,豐富閱讀的學習形式,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相關重難點。
比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列出幾個相似的閱讀任務,分小組自主學習,自由選擇任務進行討論,教師適當?shù)闹笇?,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各抒己見,教師進行最后的總結,提升學生的討論效率。就《桂林山水》這篇文章而言,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作業(yè)引導學生自學,結合信息上網(wǎng)查找相關資料,加深自己對山水文的印象。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并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分組闡述自己對桂林山水的認識,適當表達自己對峰巒、流水、沙石、溶洞等描寫的理解。討論之后,教師適當點評與指正,幫助學生更好地展開學習。閱讀教學與課文學習大同小異,教師不可一味地生搬硬套,簡單按照教學大綱進行講解,應該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閱讀教學中適當添加游戲、互動等環(huán)節(jié)。如可由桂林山水引出學校所在地周邊景色的仿寫作業(yè),豐富閱讀學習的過程,提升小學生綜合的閱讀素養(yǎng)。針對學生自主討論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不足,不能一味地否認,應秉持“教育為主、批評為輔”的教學觀念,尊重并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均衡地分配教學資源,適當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而言,學生的興趣對于閱讀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立足于教學現(xiàn)狀,研究相關的教學目標與大綱,挑選適合班級學生年齡段的課外閱讀資料,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適當添加課外閱讀資料的小知識。小學生一般對新鮮內容充滿了好奇心與探索欲,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激起學生的閱讀熱情,引導學生深入課外閱讀,從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學習筆記本,記錄自己閱讀過的資料,并記下自己的讀后感,增加學生的印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水平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比如,在進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學習時,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可以添加游戲、謎語等環(huán)節(jié):一邊讓學生模仿作者王維懷念家鄉(xiāng),一邊讓其他幾名學生模仿家中兄弟,體會佩茱萸登高處,但少作者一人的感傷。課后再布置一個角色體驗感悟作業(yè),將這一堂課記錄下來,將使得學生加深對學習的印象。
三、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學生可以閱讀的資料很多,倘若沒有正確的閱讀方式,學生的閱讀能力難以得到明顯的提升,文章的主旨也不易把握,對文章的理解自然不夠透徹。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閱讀的范文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指導,包括如何確定關鍵詞句、中心語句、過渡句以及文章的整體框架等。
比如,在進行《山中訪友》的閱讀講解時,如果教師不進行適當?shù)闹笇?,學生可能只理解表面意思,以為作者只是和哪個“朋友”相約在山里會面,不能深入了解到其實作者是借景抒情、與景對話,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從文章開頭的引入,到描寫自然景色的擬人化,再到童趣化的措辭,應該層層遞進地對學生進行說明,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關鍵詞、中心句,進而掌握文章整體框架,引導學生發(fā)散自身的邏輯思維,挖掘閱讀文章背后所要表達的對山中景色的心馳神往之情。這樣一來,學生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式,不僅能夠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習慣,而且對提升閱讀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當然,提升閱讀水平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是一個漫長、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不應該急功近利,應意識到任重而道遠,通過優(yōu)化設計,以合理的教學模式促進小學生閱讀效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幫助小學生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而且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教學思想,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做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設計者與開發(fā)者。教師要立足于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設計教學過程豐富授課形式,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閱讀技巧,從而提升其閱讀能力,為日后適應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夯實根基。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義堂鎮(zhèn)朱保小學(27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