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世界紅茶發(fā)展史略初探

      2019-09-10 05:35:14李麗華周玉璠
      福建茶葉 2019年4期
      關鍵詞:小種斯里蘭卡紅茶

      李麗華,周玉璠

      (1.福建政和七星溪茶葉有限公司,福建政和 353600;2.福建省茶葉學會,福建福州 350003)

      1 世界紅茶搖籃——武夷

      1.1 紅茶的歷史淵源

      最早有類似“紅茶”的文獻記述是三國時期,最早出現(xiàn)“紅茶”二字記載的是元末,明中葉葡萄牙人已在中國喝到紅茶。據(jù)載,1560年葡萄牙加斯博·克魯茲神父從中國返回時在書中寫道:“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紅色,可以治病,為一種藥草煎成之汁液?!奔t茶最早于西方稱為武夷茶?!靶》N”與“工夫”同時見諸文字是在明末,說明正山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早于元末之前已誕生,但那時尚沒出現(xiàn)具體的品名。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人已將茶運往爪哇再轉歐。1637年英人初到廣州欲購茶,1644年從廈門運去武夷茶。

      1.2 紅茶始祖——正山小種

      小種紅茶乃福建特有產(chǎn)品,有正山小種與外山小種之稱。正山小種紅茶,系高山茶園所產(chǎn)的小種紅茶,故稱。正山小種原產(chǎn)于中國福建省武夷山市(原崇安縣)星村鎮(zhèn)銅木關(桐木村),以及周邊邵武市的觀音坑、光澤縣的干坑、司前,建陽市黃坑的坳頭,江西鉛山縣的石隆鄉(xiāng),范圍達600km2。歷史上,也將產(chǎn)于桐木關的小種稱為“桐木關小種”,又因為星村為正山小種的集散地,故又稱“星村小種”。其他地方生產(chǎn)的小種紅茶,統(tǒng)稱“外山小種”。在小種紅茶暢銷時期,福安坦洋、閩侯東北嶺、政和、屏南、古田等地還有用工夫紅茶熏煙仿制的小種,稱“人工小種”或“煙小種”。

      1.3 小種紅茶原產(chǎn)地

      福建武夷山市正山小種紅茶是最早傳到西方的紅茶,故被公認為世界紅茶始祖,是世界唯一的特種紅茶,其品質別具風格,獨樹一幟,曾被英國皇家視為珍品。1662年英國詩人E.沃勒賀“飲茶皇后”凱瑟琳出嫁紀念日的一首詩中記道:“月桂與秋色,難與茶媲美”,把茶與月桂、秋色同比美!國外文著對小種紅茶的品質,曾記載道:“湯水濃而呈糖漿狀,略帶煙味,最著名的是正山小種紅茶”正山小種,最早在歐洲被稱為武夷茶(BOHEA),曾蜚聲歐美,一度暢銷美國。當代曾主銷英、德及荷蘭、瑞典等國。

      正山小種紅茶的加工工藝獨特,包括:鮮葉—萎凋—揉捻—過紅鍋(殺青)—復揉——薰焙六道工序。

      正山小種紅茶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后湯色紅亮,香氣濃郁,滋味醇厚,具有獨特的高山韻和桂圓干香味。

      2 世界紅茶產(chǎn)區(qū)傳播

      2.1 唐前中國茶葉的傳播

      茶葉為中國為人類和世界創(chuàng)造的財富!從它被發(fā)現(xiàn)2000多年后的商周時期,中國就開始人工種植茶樹、生產(chǎn)茶葉。從公元2世紀前后的秦滅蜀時,中國茶就傳到越南、緬甸,又傳到印度東北部,后來印度發(fā)現(xiàn)的阿薩姆種即是云南傳出的普洱種。韓國于544年(新羅真五年),高麗三韓時代就于智異山華巖寺始從中國引入茶籽種植。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新羅(韓國)高僧元表從福建寧德支提山(天山茶區(qū))帶去制茶技術。805-806年,日本最澄、空海大師,先后從中國浙、閩帶回茶籽種植于近江(滋賀縣)等地。

      2.2 明后世界紅茶產(chǎn)區(qū)發(fā)展

      中國茶籽于1684年傳入印度尼西亞。178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主從廣州運入中國茶籽到印度加爾各答,其中一部分種印度東北部不丹,其余種于加爾各答的私家園地中。英國組織茶葉委員會先后從1838年和1848年,派人從中國武夷山獵取茶籽,在印度大規(guī)模種茶,獲得成功。1839年1月16日,印度第一次運到英國倫敦的阿薩姆紅茶共有8箱(350磅),由東印度公司在明星巷(商品交易市場)拍賣場舉行拍賣,其中3箱是小種,5箱是白毫。1841年,斯里蘭卡M·B·沃姆斯于中國游歷后,帶回去數(shù)株茶樹種植于咖啡園生長茂盛,后成立東方墾殖公司發(fā)展種茶,1865-1869年已負盛名。1873年,斯里蘭卡生產(chǎn)的紅茶,首次運到倫敦,有23磅(10.43kg)??夏醽営?903年開始引種茶樹,1928年1月28日由肯尼亞茶葉公司所屬的加倫伽茶園生產(chǎn)的12箱紅茶首次運到英國倫敦明星巷。1833年,俄國從中國輸人茶苗到克里米亞栽培。1848年又移植于黑海沿灣和高加索。1888年又在格魯吉亞種植,后成為俄國茶葉主產(chǎn)區(qū)之一。1900年,波斯(伊朗)由王子引入茶樹栽培。緬甸、越南分別于1919年和1825年,由英、法在當?shù)匕l(fā)展紅茶。馬來西亞于1914年由中國僑民在吉隆坡等地種茶。烏干達于1900年引進茶種到植物園,1910年在康巴拉始種植茶苗。巴西種茶開始于1812年,由中國引入茶樹種于里約熱內盧。阿根廷于1924年由中國引進茶籽1 000磅(454kg),分散于北部種植。1940年澳大利亞在塔斯馬尼亞開始試種茶樹。土耳其于1938年從格魯吉亞引進茶種開始種茶。還有孟加拉國、馬拉維、坦桑尼亞等國都有較好的茶葉生產(chǎn)和發(fā)展。

      2.3 當今世界紅茶產(chǎn)茶國

      當代,全球約有60個國家和地區(qū)生產(chǎn)茶葉,其中有較大種植面積和較多產(chǎn)量的有35個,這些國家大多數(shù)以產(chǎn)紅茶為主(表1)。

      表1 世界五大洲產(chǎn)茶國

      3 紅茶主產(chǎn)國生產(chǎn)狀況

      3.1 主產(chǎn)國茶園面積

      世界紅茶從14世紀始發(fā)展至今已歷600余年,至2014年世界茶園總面積已達437萬公頃,采摘面積約400萬hm2。茶的祖國——中國,是世界第一產(chǎn)茶國,1950年前一度落后于印度、斯里蘭卡。1950年,中國茶園面積僅16.95萬公頃,占世界茶園總面積的17.80%,當時中國茶園面積只及印度(31.63萬hm2)一半,比斯里蘭卡(22.93萬hm2)尚少5.98萬hm2。到1985年,中國茶園面積達104.49萬hm2,占世界茶園總面積的44.46%,印度為39.99萬hm2,占世界茶園總面積的17.02%,斯里蘭卡為8.38萬hm2,占世界茶園總面積的3.56%。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茶葉又有新的發(fā)展,2005年中國茶園面積為135.19萬hm2,仍占世界茶園總面積(302.08萬hm2)的44.75%;印度茶園面積55.56萬hm2,占世界茶園總面積的18.39%;斯里蘭卡茶園面積18.84萬公頃,占世界茶園總面積的6.24%。這世界三強的茶園種植面積增長幅度變化不太大。但十年后的2014年,中國增幅大大提高,茶園總面積達264.98萬hm2,比2005年增長96.00%;而印度茶園面積保持在56.66萬hm2,比2005年僅增長1.98%;斯里蘭卡的茶園面積只有18.79萬公頃,反而比2005年減少0.26%。

      表2 世界紅茶主產(chǎn)國茶園面積(1938-2015年) 單位:萬公頃

      非洲的肯尼亞茶葉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1950年該國茶園面積為0.74萬hm2,到2014年已發(fā)展到20.30萬hm2,超過斯里蘭卡,位居世界第三位。越南茶園種植面積發(fā)展也較快,2014年已達12.50萬hm2,比1997年的6.5萬hm2,增加92.31%,進入世界五強。

      3.2 主產(chǎn)國茶葉總產(chǎn)

      據(jù)記載,世界茶葉總產(chǎn)量1938年為62.01萬t,到2005年達345.72萬t,比增4.57倍;10年后的2014年上升到517.35萬t,比2005年又增長49.64%。(表 3)。

      表3 世界紅茶主產(chǎn)國茶葉總產(chǎn)量 單位:萬噸

      世界紅茶主產(chǎn)國生產(chǎn)的紅茶產(chǎn)量,從1988年的188.90萬t發(fā)展至2010年的265.30萬t,在23年中,增長了40.44%,年均增1.76%。其中,肯尼亞從18.10萬t增加到34.70萬t,增長91.71%,增產(chǎn)幅度最大;印度從69.40萬t,增到111.00萬t,增長59.94%;斯里蘭卡從22.20萬t,增到32.90萬t,增長48.20%。然而,中國紅茶卻每況愈下,紅茶產(chǎn)量從1988-1990年平均14.10萬t,降低到2010年的9萬t,減少36.17%。

      3.3 主產(chǎn)國茶葉單產(chǎn)

      21世紀以來,世界紅茶主產(chǎn)國大多數(shù)國家的茶園單位面積產(chǎn)量逐漸增長。據(jù)《2012中國茶業(yè)年鑒》資料顯示,全世界12個紅茶主產(chǎn)國的茶園單產(chǎn)至2009年均達1000kg/hm2以上,其中土耳其單產(chǎn)最高,達3098.18kg/hm2;其次是阿根廷,為2379.68kg/hm2;第三位是肯尼亞,為2321.12kg/hm2,這些國家多為新興的產(chǎn)茶國(表4)。

      表4 世界紅茶主產(chǎn)國茶園單產(chǎn) 單位:kg/hm2

      4 世界紅茶流通四海

      4.1 主產(chǎn)國出口流通

      1838年前,中國是唯一的紅茶生產(chǎn)國和出口國,其后印度開始生產(chǎn)少量紅茶,1859年,中國出口紅茶5.03萬t,印度茶輸出量0.07萬t,世界合計出口總量5.10萬t。

      1880年,世界紅茶三個主產(chǎn)國:中國,出口量12.68萬t;印度,出口量4.55萬t;斯里蘭卡,0.07萬t,世界總出口量為17.30萬t。

      1950年,有出口統(tǒng)計數(shù)字的紅茶主產(chǎn)國:印度,18.72萬t;斯里蘭卡,13.54萬t;印度尼西亞,2.86萬t;中國,1.88萬噸(含其他茶類);孟加拉國、馬拉維、肯尼亞有少量出口,全球合計出口量約37.70萬t。

      全世界茶葉出口總量從1996年的111.16萬t,發(fā)展到2005年的156.63萬t,其中紅茶出口122.59萬t;2014年上升為182.67萬 t,比1996年增長64.33%。

      1859~2010年,世界紅茶主產(chǎn)國茶葉出口總量從5.10萬t發(fā)展到177.87萬t;世界紅茶主產(chǎn)國1920-2015年紅茶出口量如表5所示。

      表5 世界紅茶主產(chǎn)國紅茶出口量(1920-2015年)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1920年、1960年、1970年、1980年資料據(jù)《世界茶葉產(chǎn)銷統(tǒng)計圖表》(丁俊之,1984年12月);2005年資料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政府間茶葉小組資料(朱仲海譯);中國1920年資料據(jù)《近代中國茶葉之發(fā)展》(陳慈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中國1960年、1970年、1980年資料據(jù)《中國紅茶產(chǎn)銷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江用文等);2011年、2014年、2015年資料據(jù)《中國茶業(yè)年鑒》。

      4.2 消費國進口流通

      世界上最早從中國輸入紅茶的地方是歐洲,而歐洲最早將茶葉輸入的國家是荷蘭,其后是英國、俄羅斯、美國、法國等。

      1607年,荷蘭商船首次自印度尼西亞爪哇到中國澳門運茶銷往歐洲,這是中荷國際茶葉貿(mào)易的開始。荷蘭海岸線曲折、多良港(世界名港阿姆斯特丹就在荷蘭),海運十分發(fā)達。荷蘭從中國和日本運去的茶葉除供本國消費,還轉銷英國、法國、美國,曾獨占茶葉市場30多年。1734年,輸入荷蘭的茶葉總量達到885567磅(401.69t)。1785-1791年的七年間荷蘭進口的茶葉年均達350萬磅(1 587.59t),約為1734年前的3.95倍。1920-1938年的茶葉進口量保持在1.17萬-.38萬t,足見當時荷蘭仍是世界上重要的茶葉進口國。當時荷蘭進口的多是紅茶。

      中國自17-18世紀輸入英國的紅茶最多的是福建武夷茶(Bohea),其次為工夫(congfu)、小種(souchong)。尤其是英國進口武夷茶(紅茶)數(shù)量急速增加。據(jù)英屬東印度公司統(tǒng)計,1721-1730年為336.0497萬磅(1524t),到 1751-1760年增加到 2363.4760萬磅(10721t),增長 6.03倍。

      英國在19世紀中葉之前,其進口茶主要來源于中國。到19世紀中葉后,才少量進口印度紅茶,隨后逐增。1873年始,英國又進口斯里蘭卡紅茶。

      中國輸英的茶葉從歷史最高年份(1888年)的11 950萬磅(54 204t),逐年減少到十年后的1897年僅剩3 500萬磅(15 875t),減少70.71%。而由英國一手扶植的殖民地印度、斯里蘭卡輸英的茶葉卻逐年增加,其中印度十年增長47.55%;斯里蘭卡十年中增長5倍多。

      19世紀后,俄國自中國輸入的茶葉數(shù)量與金額都急速增加。1802-1807年,茶輸入金額占總貨值的42.3%,至1841-1850年則增加到94.9%。清政府對中國與俄國的茶葉貿(mào)易采取優(yōu)惠政策,1727年簽訂《恰克圖條約》后,恰克圖開市。至1851年又締結《伊犁通商條約》,是《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之延續(xù),中俄貿(mào)易擴大到伊犁、塔爾巴哈臺的自由無稅貿(mào)易權。1862年又簽訂《北京陸路通商條約》,把中俄國境兩側100華里域內列為免稅區(qū)。自1862年后,俄國從海路進口的茶逐增。其貿(mào)易路線有四條:(1)海路,即漢口→上?!鷤惗亍_的?!箍?。(2)水陸路兩條:一條是從漢口經(jīng)上海,轉運天津,從天津經(jīng)陸路到張家口運恰克圖;另一條從天津運黑龍江,至俄邊境。(3)陸路,即福建南平武夷山→江西河口→漢口→襄城→祁縣→太原→張家口→歸化→庫倫→恰克圖。

      美國是茶葉進口國。其茶葉最早于1650年為荷蘭人傳入新阿姆斯特丹(今紐約)和波士頓。美國獨立前,由英屬東印度公司控制輸美的茶葉貿(mào)易。1767年美進口茶已達400多t。1859~1860年,美國從中國和印度進口的紅茶為6121.43t,其后約徘徊于6000t左右,直至1871-1872年才上升到9802.88t,其后又減少到6000-9000t;1800~1881年紅茶進口量達歷史最高,突破1.48萬t。

      世界茶葉進口國仍以紅茶進口為主,尤其是紅碎茶。自20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世界茶葉進口前6國是英國、美國、埃及、伊拉克、蘇聯(lián)、摩洛哥;1969年世界茶葉進口前6國是英國、美國、埃及、伊拉克、前蘇聯(lián)、摩洛哥;2014年世界茶葉進口前12國是俄羅斯、巴基斯坦、美國、英國、埃及、迪拜、伊朗、阿富汗、摩洛哥、日本、波蘭、敘利亞。

      俄羅斯(前蘇聯(lián))茶葉進口量,從1950年的0.14萬t,上升到2014年的15.84萬t,增長112倍,占全球茶葉進口總量的9.3%;它以紅茶進口為主,近十余年來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國。巴基斯坦近年茶葉進口量不斷增加,成為第二進口國,進口茶大多數(shù)為紅茶,茶葉進口量自1972年的3.94萬t發(fā)展到2014年的13.78萬t,增加2.49倍;其中紅茶從2000年的10.9萬噸增加到13.67萬t,增長25.41%;綠茶為0.12萬t。美國茶葉進口量從 1950年的 5.15萬 t增至 2014年的 12.92萬 t,增幅為150.87%,其中紅茶進口量2000年為8.07萬t,至2014年上升到11.29萬t,上升39.9%;綠茶進口量也從2000年的0.75萬t增加到2014年的1.63萬t。英國進口茶葉量1950年為16.13萬t,一直到2002年,保持了200多年的全球首位,從2003年起進口量逐漸減少,至2014年進口茶葉總量為12.81萬t,居全球第四位。埃及進口茶葉從1950年以來多位于全球的第四或第五位,它以進口紅茶(紅碎茶)為主,其進口量從1950年的1.58萬t,提高到2014年的10.32萬t,增幅達553.16%。

      世界茶葉生產(chǎn)的商品以紅茶為多,1979年和1980年世界紅茶生產(chǎn)量分別占茶葉總產(chǎn)量的79.9%和80.1%,紅茶出口量占世界茶葉出口總量的比例從1932年的88.3%分別增加到1979年和1980年的93%和91.2%。

      世界紅茶出口(年均)量1988-1990年為186.20萬t、1998-2000年增長到214.50萬噸,增長15.20%;2010年世界紅茶出口總量257.70萬噸,比1990年增升38.40%。

      4.3 主銷國消費總量

      世界紅茶1950年總消費量51.80萬噸,主要消費國是英國、印度、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荷蘭、德國、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土耳其、法國12國。20年后的1970年,世界紅茶總消費量為124.30萬t,比1950年增長40%。40年后的1990年,世界紅茶消費總量又上升到255.0萬噸,比1950年增加3.92倍。至2009年又有大幅度增長,紅茶年消費量增升到381.25萬t,占當年全球茶葉總消費量389.6萬t的97.86%,說明紅茶已成為世界茶葉飲料消費的主力軍。2009年世界紅茶消費國的消費量是:印度81.90萬t、俄羅斯17.44萬t、英國11.92萬t、美國 10.94萬t、土耳其 11.23萬 t、埃及9.3萬t、伊朗 8.76萬 t、巴基斯坦 8.65萬 t、南非6.13萬t、印度尼西亞5.60萬t、伊拉克5.28萬t、阿富汗3.90萬t,其余消費國還有波蘭、沙特、斯里蘭卡、德國、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愛爾蘭、荷蘭。

      2014年,世界主要紅茶消費國人均消費量1千克以上的有13個國:土耳其3.18kg、阿富汗2.73kg、利比亞2.70kg、英國1.81kg、摩洛哥1.74kg、卡塔爾 1.61kg、冰島 1.56kg、斯里蘭卡 1.36kg、埃及 1.22kg、智利1.22kg、伊拉克1.18kg、新西蘭1.06kg、伊朗0.96kg。年人均消費紅茶500-1000g的國家有13個國:敘利亞0.96kg、獨聯(lián)體0.94kg、巴林0.86kg、波蘭 0.85kg、馬來西亞 0.77kg、印度 0.74kg、巴基斯坦 0.73kg、蘇丹 0.66kg、肯尼亞0.65kg、突尼斯0.62kg、沙特阿拉伯0.56kg、澳大利亞0.53kg、加拿大0.50kg。年人均消費紅茶100-500g的有14個國家:孟加拉國0.48kg、荷蘭 0.48kg、美國 0.41kg、阿爾及利亞 0.38kg、德國 0.37kg、南非 0.35kg、印度尼西亞 0.34kg、瑞典 0.31kg、捷克 0.29kg、瑞士 0.22kg、法國 0.22kg、比利時0.22kg、坦桑尼亞0.12kg、意大利0.10kg。如今世界各國消費量逐年呈上升勢頭,紅茶已成世界主要健康飲料。

      猜你喜歡
      小種斯里蘭卡紅茶
      《幸福的紅茶時光》
      食品界(2022年11期)2022-12-12 08:04:44
      安徽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種鑒定分析
      蜜香紅茶
      貴茶(2019年3期)2019-12-02 01:47:22
      斯里蘭卡的高蹺海釣
      斯里蘭卡·鄉(xiāng)愁·舊時光
      年際間干旱對晚疫病菌生理小種復雜性的影響
      植物保護(2017年4期)2017-08-09 01:18:38
      基于HYCOM的斯里蘭卡南部海域溫、鹽、流場統(tǒng)計分析
      中國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研究進展
      中國馬鈴薯(2017年1期)2017-03-02 09:15:51
      黃淮大豆主產(chǎn)區(qū)大豆胞囊線蟲生理小種分布調查
      作物學報(2016年10期)2016-10-19 04:14:09
      紅茶與綠茶有什么區(qū)別?
      钦州市| 阳江市| 庐江县| 金阳县| 江源县| 无极县| 清新县| 平顶山市| 华池县| 柳江县| 观塘区| 五台县| 兴隆县| 洪湖市| 双江| 屏边| 怀仁县| 曲麻莱县| 顺平县| 十堰市| 遵义市| 万山特区| 高安市| 团风县| 黎平县| 延津县| 平阳县| 同德县| 伽师县| 池州市| 偏关县| 仲巴县| 台山市| 祁门县| 扶绥县| 格尔木市| 南岸区| 抚远县| 建水县| 无棣县|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