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溶溶
我過去請一位羅宋老人到家教我俄文,我請他吃叉燒包。他吃下來覺得很奇怪,叉燒包是咸的,怎么包子的皮是甜甜的呢?后來他恍然大悟:這就是辯證法。
我想想,我們廣東點心師傅最懂辯證法。你看蛋黃蓮蓉月餅,蓮蓉月餅是甜的,卻配上咸蛋黃,甜中有咸,咸中有甜,非常好吃。廣東點心師傅的這類搭配太多了,都是辯證法。我那位羅宋老師一語道破,沒錯。
馮唐
我周圍一些熱衷收藏的人,我極少聽到他們說收藏給他們的美和觸動,幾乎無一例外,聽到他們說的都是收藏給他們怎樣的財務(wù)回報。我老媽一輩子沒學(xué)會扔任何東西,她80多歲了還留著我8歲時學(xué)素描用的綠色帆布畫夾。她還有好些鞋堆在屋子里,我問她為什么不扔掉其中看似非常破的一雙草鞋。她說,她穿著這雙鞋跑過很多地方,跳過多場廣場舞,認(rèn)真親過幾次我老爸,所以,先留一陣再說。
因為這雙破草鞋,我覺得我老媽不完全是個俗人。
孫香我
在報上看到陳平原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說,當(dāng)年他考上北大中文系的第一屆博士生,來呈送論文,他的導(dǎo)師王瑤先生看罷論文給了兩句評語,第一句是“才華橫溢”,第二句是“有才華是好的,橫溢就可惜了”。陳平原說,他“驚出一身汗”。
“才華橫溢”固然可惜,而世上“橫溢”的又未必都是“才華”,馬桶堵了也會“橫溢”。比如我們?nèi)缃窨吹降姆N種美文,一味“以情感人”,一味“富有哲理”,看罷就總不免要有點懷疑,那“橫溢”的也不知道是些什么東西。
劉墉
我們在賣小動物的商店,??梢钥吹剿墒?,那些松鼠都被裝在一個圓形的籠子里,松鼠一跑,籠子就打轉(zhuǎn)。英國著名的文學(xué)批評家羅斯金(JohnRuskin)在形容“幻想”的時候用的就是這個比喻。他說:“幻想是一只松鼠,在圓形的籠子里自得其樂,想象自己是地上的漂泊者?!?/p>
問題是,松鼠就算跑上一輩子,也不可能逃出籠子,所以我們不能只是“幻想”,而要把幻想變?yōu)槔硐?,將理想付諸實現(xiàn)。
黃小平
一支鉛筆,筆芯削得太尖,用鉛筆時常會出現(xiàn)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筆芯弄破紙張,另一種是筆芯自身折斷。
筆芯弄破紙張,那是鉛筆對紙張的傷害;而筆芯自身折斷,那是鉛筆對自己的傷害。
一個尖刻的人,猶如一支筆芯削得太尖的鉛筆,在為人處世時,也常會出現(xiàn)兩種結(jié)果:一種是傷害了別人,另一種是傷害了自己。
長樂
人生究竟是一次旅行,還是一場比賽,每個人的看法不同。人生的一個時間段可以認(rèn)為是比賽,但就整體而言,將其視作旅行似乎更合適。旅行與比賽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目的不同:比賽為的是分出勝負,看誰最先到達終點;而人生追求的顯然不是這個。愛因斯坦曾說:“我喜歡旅行,但并不喜歡到達目的地?!边@其實才是領(lǐng)悟了人生的真諦后,道出的心里話。
李丹崖
我曾拜訪過一位燒了一輩子瓷器的老師傅,問他,最好的瓷器應(yīng)該有著怎樣的標(biāo)準(zhǔn)。他說:“古御窰、高溫瓷、釉下彩,一瓷在手,奢華但不露痕跡,獨居美好,卻不影響他人,好瓷如好人,高溫成就自己,低溫對待名利,如此甚好?!?/p>
五月
朋友喜歡上了健身,一到周末就開車去離家五六千米的健身館跑步。他跟我說:每次跑一萬米,汗出如漿,很舒服。兩個月后,他跟我抱怨:那家健身館搬了,家附近找不到好的健身館了,沒法跑步了。我說:你從家到原來健身館那兒,跑個往返,不一樣嗎?朋友說:我習(xí)慣在跑步機上跑了。
也許,這就是現(xiàn)代文明對人的異化吧。篡改一句流行語:人類走得太遠,已經(jīng)忘了當(dāng)初是如何在樹上逛蕩的。
天潼
饅頭鋪前來了一個老乞丐,他沒有乞討,給了一元紙幣買饅頭。鋪子老板厭惡地將錢還給乞丐,然后用一雙很長的筷子夾起一個大饅頭,放進了討飯碗。
這一幕既包含勢利,也帶有溫情,這就是生活實景。善與惡、美與丑,有時會在同一件事中出現(xiàn)。而生活,難免不盡如人意,同時卻又充滿希望……
王景
吳宓晚年記憶力衰退,有人來探望,他會閉上眼睛苦想半天,并用手指輕擊腦袋,輔助回憶,最后卻只能自言自語:“這位先生是誰呢?”甚至連同事的名字,他都想不起來??墒恰都t樓夢》那么多回目,他卻能背得一字不差。
什么是讀書人?吳宓給出了答案。當(dāng)身體衰老,記憶深處那些讀過的書卻仍完好無損。
五月
守株待兔,婦孺皆知的寓言故事。扔下鋤頭坐等兔子撞樹的宋人,成為后人嘲笑的對象。為何嘲笑,因為兔子撞樹是偶然事件,沒有必然性,不像我們每天上班打卡一樣,是一種不得不如此的行為。
此成語出自《韓非子·五蠹》。如果我們看到原文中的最后一句話,可能這種嘲笑聲就會戛然而止———“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dāng)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痹瓉碜髡咧S刺的不是宋人,而是當(dāng)時的當(dāng)政者。
照這個思路走,我們就不禁要問了:當(dāng)時的執(zhí)政者為何“守株”,為何非要依循“先王之政”?很明顯,在其經(jīng)驗世界里,那株大樹下確實撞死了不少兔子。而且,這些“兔子”維持了他們體面的生活。說白了,就是想維護既得利益,不想分別人一杯羹,不想別人動其奶酪。所以,法家思想集大成者的韓非子看得明白:在其政治制度的背后,實是經(jīng)濟利益。
羅振宇
從中國飛美國的飛機,你會發(fā)現(xiàn)它在地圖上繞了一個半圓形。比如,從北京飛洛杉磯,是先從北京飛到東北,然后飛到西伯利亞上空,然后穿過白令海峽,再從阿拉斯加往南飛。
我一直就很奇怪,為啥要這么繞遠路呢?我問過很多人,有人說那是因為氣流比較順,有人說這樣貼著海岸線飛行,比較安全,萬一有情況可以隨時找到機場。反正沒有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
昨天聽了一堂課,那堂課上,教授說,那只是因為你看地圖的方式不對。你在地球儀上看一眼就明白了,這么飛才是最短的一條直線,人家根本就沒有繞彎路。你看,答案居然如此簡單。只要稍稍換一個視角,我們經(jīng)常以為的缺陷,往往是客觀世界里的完美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