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柯,男,湖北省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湖北省青聯(lián)委員,已出版《沈嘉柯精選集(三卷本)》《最美古詩詞:人生是一場雅集》等50多本作品。
以前看美劇《丑女貝蒂》,里面有個類似穿Prada(意大利品牌)的惡魔女主編。其實這個女主編精明能干,不缺吃穿,家族里也有不少的財產(chǎn),但她就是喜歡時尚雜志行業(yè),尤其喜歡時尚刊物集團(tuán)??蛇@個行業(yè)偏偏屬于別的家族,繼承人還是個做雜志無能的“廢材”花花公子,她只好一直屈居人下,始終沒有最終的定稿權(quán)。
這個女主編幾乎花了全部精力在雜志上,甚至累到生病、住院,仍然惦記著工作,指揮秘書助理干活。她身邊沒有伴侶,也沒有子女,只有對手和敵人。病床隔壁的一個老太太見狀,反問她:“何為人生真諦?……應(yīng)該是親人的陪伴。”
冰冷的事業(yè),代替不了溫暖感情。這個女主編聽了以后,若有所思,臉上露出悲傷沉痛的表情。良久,她猛然坐起身,一把拔掉輸液管,從病床離開,站起來直接回了家。
她終于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沒錯,她要的就是頂級時尚雜志的事業(yè),就是想成為真正的時尚刊物集團(tuán)老板。她決定拿出所有資產(chǎn),回到自己的拼搏戰(zhàn)場,把這個時尚雜志集團(tuán)完整奪過來,掌控在自己手里。
我當(dāng)時看到這個細(xì)節(jié),驚訝了好久,但我又特別理解她,因為這真的代表了現(xiàn)代女性最獨立自主的那一部分——掌控自己的命運(yùn)。
我還記得一部美國式勵志電影——《風(fēng)雨哈佛路》,這是一部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女主角利茲15歲失去雙親,無家可歸,16歲才開始真正上學(xué),用兩年的時間讀完高中并獲得了全額獎學(xué)金進(jìn)入哈佛讀書。她住過收容所,睡過地鐵站,從來沒有一個像樣的家,她身邊的人,多半是遭遇毒品、暴力、精神疾病等不幸的人,可以說她活在一個沒有希望和夢想的世界里。但她要開始全新的生活,并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xué)習(xí)。一個貧窮苦難的女孩用她執(zhí)著的信念和頑強(qiáng)的毅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主人公利茲有很多的內(nèi)心獨白和臺詞發(fā)人深省,其中有一句話是:“我為什么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往前走?!?/p>
這些影片中的女性人物,常常給我一個感覺:她們都擁有一個傳奇的人生。對于她們來說,似乎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受做一個平凡人的痛苦,她們成全自己,想方設(shè)法,折騰不息,走向傳奇。
但是細(xì)看我們周圍,我又覺得當(dāng)下的很多普通女性也是如此,她們不把婚姻、家庭當(dāng)作目標(biāo),也不追求歲月靜好,心中一直有自己始終堅持的東西。對于這些女性來說,可能她們并不是要去爭奪什么,也不是要去刻意表現(xiàn),她們只是想在生命里做一次自己。
(編輯 邢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