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玲
俗話說得好:“孩子就是全世界,孩子就是祖國的未來”,每個孩子都如陽光下的小露珠,每一顆小露珠都是那樣的美麗,是那樣的晶瑩剔透。但每一個孩子都各有各的特點,幼兒教師不但要關(guān)心孩子的健康,更需要關(guān)注“特殊”孩子的心理健康。下面,我與大家分享一個我在幼兒園工作中的真實案例:
小班下學(xué)期,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他叫陸豪。第一次看見陸豪,我不禁對這個胖嘟嘟的小男孩產(chǎn)生了好感,聽到她媽媽說:“不知道這孩子來幼兒園以后能不能適應(yīng)這里的生活”時,我當(dāng)即信心十足地答到:“放心吧,肯定不會有問題的”。他媽媽聽了我的話,臉上閃過一絲絲愉悅,想再說些什么,但最后還是忍住了,什么都沒說,就帶著陸豪匆匆離去了。
再次見到陸豪是他正式來幼兒園的時候了。那天,陸豪母親剛將孩子領(lǐng)到教室門口還沒來得及和我打招呼,陸豪就已經(jīng)掙脫母親的手,飛快地沖進了教室,當(dāng)時班里所有孩子都在開心做游戲,陸豪邊大聲叫喊邊舞動雙手在教室里狂奔,他所到之處就像剛刮過“龍卷風(fēng)”一樣,玩具倒了,椅子倒了,連正在游戲的小朋友們也被推到了,整個教室亂成一團,孩子們看著這個從未見過面的新朋友,不知如何是好。而我也看著這突如其來的場面,不知該如何出言制止。路豪的母親則在門口用彝族語言大聲訓(xùn)斥,叫他不要亂跑,但陸豪好像根本沒有聽見母親的斥責(zé),照樣跑著、笑著、跳著……此時我有點回味出當(dāng)初陸豪的母親所謂的“能不能適應(yīng)”的真正含義了。
在和陸豪進一步的接觸過程中,我越來越感到陸豪的“特殊性”了。陸豪是個控制不住自己行為的孩子,每天,許多孩子的玩具不是被他搶到手中任意糟蹋,就是被他扔到教室外面;孩子們常常會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挨他打、被他推,好多次被他推的孩子頭撞到了墻上、桌子上,疼得哇哇大哭,我們老師看了既心疼又害怕,萬一孩子的頭撞破了,可怎么向家長交代呀;老師在組織活動時,陸豪不是拉拉前面小朋友的衣服就是偷偷把別人的椅子拿開,嚴重影響了其他孩子的學(xué)習(xí)和班級的常規(guī);吃飯時他總是把自己不喜歡吃的菜放到別人的碗里;而最讓人擔(dān)心的是他特別喜歡離開集體,只要老師稍不留意,他就會以最快速度跑出教室,到他想去的地方去,我常常會因為突然看不見他而感到心驚膽戰(zhàn)……
對這樣“特殊”的幼兒,該怎么辦?是放棄嗎?不!答案是明確的!但如何著手去指點他、去教導(dǎo)他呢?采取怎樣的方法才會對他有效呢?為此我們班的三位老師費盡了心思和精力。
每次游戲和區(qū)域活動都能使他激動得忘乎所以,因此,這時的陸豪最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為了使他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地參加活動,我每次總是要牽著他的手,帶著他一起游戲,但是易怒的他常常會把老師的手甩開,或者抓撓老師的手,好多次老師的手被他抓破了??墒窃趦晌焕蠋熌托牡膭駥?dǎo)下,他想擅自離開集體的念頭一次次地被打消了。
因為陸豪的“特殊”性,中班上學(xué)期,我們決定去他家家訪,讓我出乎意料的是:當(dāng)老師走進陸豪家剛坐下,陸媽媽還在跟老師說話,只見陸豪胖嘟嘟的小手里拽著兩只杯子準備給老師倒水。這個動作讓我從新認識了調(diào)皮的陸豪,我終于抓住了他的閃光點。從那以后,在幼兒園里,老師總是找些小事讓陸豪來幫忙,他很樂意幫老師干活,有一次,卓瑪老師在擦桌子,他自覺地把小椅子架在了桌子上,那分鐘我情不自禁地抱著他夸獎他做得好,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 ,打那以后他再也沒有擅自離開過集體了。但是上課打鬧的習(xí)慣還是改不了,無論開展什么活動,坐在他周圍的小朋友都無法安心聽老師講。剛開始沒辦法,楊老師在組織活動時我抱著陸豪聽,我組織活動時楊老師陪著陸豪聽,后來我把他的座位調(diào)到老師身邊,在美術(shù)課和科學(xué)課上,老師總是給他多提供操作材料,繪畫時我盡量幫著他畫,讓他找到成就感……漸漸地,陸豪上課不亂跑了,也能和同伴一樣坐著聽課了,偶爾還會舉手回答我的問題了,學(xué)到的本領(lǐng)比以前多多了。
在和陸豪交往的同時,我與他的家長也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溝通,好幾次家長開放日,我們都邀請陸豪爸爸媽媽來園參加活動,讓他們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xué)習(xí)、生活情況。剛開始那兩次陸豪媽媽只顧到處找陸豪,后來幾次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孩子變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日漸進步、成熟以后,我們不懈的努力,終于得到了陸豪家長的首肯。
又一次家訪時,陸豪媽媽拉著兩位老師的手,激動地說“謝謝您們,老師!你們這么愛陸豪,為陸豪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真不知道怎么感謝你們,我們會教育孩子永遠記住你們的”。陸豪爸媽為了表達自己的謝意,還送來了精美的禮物,但被我們婉言謝絕了,陸豪家長試探性地問:“是不是我們陸豪太特殊了,所以你們不愿意收下我們的禮物?我真心答到:“不是的,任何家長的禮物我們都會回絕,因為愛幼兒是我們的職責(zé),在付出愛的同時我們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那就是家長的信任和孩子的愛,有什么禮物能比這更珍貴、更令人難忘呢?”
從這個案例中,讓我想起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教師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去愛學(xué)生。”的確,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源自于愛,有了愛,相信這些“特殊”的孩子一定會感受到,一定會有感人的時刻出現(xiàn)。這就需要我們都來毫不吝嗇地給予這些“特殊”的孩子更多的關(guān)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