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高東生
第一眼看見千眼菩提子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一堆剛出土的小土豆。它們就那么隨意地被堆在地上,賣主按大小分成了三堆,旁邊各放著一個小牌子,大號的寫著“15元”,中號的寫著“10元”,小號的寫著“10元3個”。佛祖就是在長著這種果實的樹下開悟的嗎?不禁令我心生疑惑。賣主不說話,只在旁邊用砂紙打磨蘸了水的菩提子。我看了一會兒,才發(fā)現(xiàn)了菩提子的神奇:磨掉那層粗糙的外皮,就露出了大理石一樣的花紋,而且質(zhì)地堅硬又溫潤如玉,如果再繼續(xù)打磨,花紋更加細密,最里層呈現(xiàn)出一個個小小的斑點,就是所謂的“千眼”。賣主低眉頷首,認真專注。從外到內(nèi),由粗而細,這個打磨的過程本身就像修行。
菩提子,果然是佛家圣物。一棵樹,也能修煉得道。
我常以為,就修養(yǎng)而言,人類遠不及植物。它們認準(zhǔn)一個地方,便會扎下根須,不再移動,任憑風(fēng)霜雨雪,一直沉默無語。它們對人類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從不計較人類施于它們的刀斧鋸鑿,反而生機勃勃,被激發(fā)出無盡的創(chuàng)造力。你看看那些顏色各異、形狀不同的花朵吧,你看看那些連邊緣都精心修整的葉子吧,你看看那些充滿傳奇色彩的種子吧……
去年暑假,在一個破破爛爛的小區(qū),竟然偶遇我夢寐以求的羅漢松。早就聽聞它的大名,今日這么輕易地見到,是一個意外的收獲,且驚且喜。
樹被修成了圓球形,才半人高,很方便拍攝,如果是過丈高的大樹,我還真不一定能確認它的身份。羅漢松的果實太有意思了,分兩層,上面是一個小圓球,淡綠色,有一層白霜;下層是個橢圓球形,紫紅色。合在一起看,就像一個身穿紫衣打坐的羅漢?!傲_漢松”“羅漢果”也因此得名。
慢慢尋找,這一棵小樹上還有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果子。有的連在一起,大頭小身子,像兩個并肩而行的羅漢;有的衣服中間有縫隙,像羅漢穿著開衫;有的端坐,有的低頭,有的昂首,還有的上下顏色一樣,就像在赤身打坐。
羅漢果比千眼菩提子更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
這是7月下旬,差不多是一年當(dāng)中最熱的時候。太陽已經(jīng)升起,潮濕悶熱,蚊蟲圍著我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我急著回家。忽見前面拐角處有一位買菜回來的老太太,拎著袋子,一步三晃,慢慢地走著。大概見我在一棵尋常的小樹面前端著相機拍攝,有些好奇,便尋根究底。我指給她看滿樹的果子,并順便說明了一下它們的奇異之處。她一臉驚訝,仔細地看了起來。臨走,還雙手合十,拜了兩拜。
在早晨的光線照射下,羅漢果肉質(zhì)鮮嫩,半透明,如玉,像葡萄,像李子,估計味道也是酸中帶甜,但我終究沒有采摘品嘗。
它們修煉成這個樣子,或許已經(jīng)有了佛性,就像一塊尋常的木頭被雕成菩薩,一抔普通的瓷土被燒成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