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校外午托機構實際數(shù)量近7000家,但合規(guī)機構不足200家?!昂谕泄堋北榈亻_花如何保障孩子安全?近日,記者從深圳市司法局獲悉,《深圳市校外托管機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已完成修訂并經(jīng)深圳市政府六屆一百七十九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之后將正式發(fā)布。
據(jù)報道,《管理辦法》擬簡化辦證流程,讓機構回歸便民服務行業(yè)本質,實行“兩條腿”走路,允許舉辦者自由選擇設立機構為營利性商事主體和非營利性公益組織,并鼓勵社會各界“多措并舉”提供校外午托服務。
深圳規(guī)范校外托管機構可以理解,因為校外托管的需求是存在的,如果托管機構沒有合法資質、違規(guī)經(jīng)營,不但影響托管服務質量,還會有嚴重安全隱患。在筆者看來,一方面要規(guī)范校外托管機構的管理、服務;另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門和學校轉變觀念,給孩子提供有質量保障的課后服務,包括午托服務。
去年,廣東省教育廳發(fā)布《關于做好我省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課后服務時間為早上上課前、中午及下午放學后至18:00止,課后服務包括在校早午餐服務、午休和課后托管三項內容。該意見自2018年4月20日實施,有效期5年。并規(guī)定,在校午休服務一般安排在教室,或經(jīng)過改造具備一定條件的圖書館、閱覽室、多功能室、體育館等場所,并均應具備消防安全使用條件。條件較優(yōu)越場所應優(yōu)先提供給低年級學生使用。
但是,從現(xiàn)實看,還是有很多學生選擇校外午托機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學校的午休服務是選擇性的,學生可選擇到校外午休;二是有的學校提供的午休服務比較差,學生沒有舒適的午休地方;三是總體看來,由于午休被界定為非義務教育服務,政府部門為課后服務投入的經(jīng)費有限,有的學校不想承擔這一責任,教師也不愿意無償加班照看午休的學生,于是學生們最好都到校外午休。
而由學校為主體,為學生提供課后托管服務,是減輕家庭負擔、規(guī)范課后服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的最有效方式,這也是國家近年來要求各地以學校為主體,為學生提供課后服務的原因所在。
讓學生自己到校外午休,這個責任不能一推了之。深圳目前只有3%的托管機構是合法的,固然有準入門檻高、對托管機構的性質界定不清等原因,但這也說明目前市場的混亂。另外,由于合法的機構收費高,家庭難以承擔,那么,收費低,能給孩子提供一席休息之地的機構,就會獲得生存空間。還有的家長則可能選擇在校外租房,讓孩子午休。
那么,學校為何就不能提供這一休息之地?也許是因為場地有限,但從根本上說,這是辦學、育人理念的問題。由學校為主體提供午托服務,應該是各地需要建立的新理念,這也是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需要確立的基本目標。
當然,具體到學校提供午托服務,首先需要系統(tǒng)規(guī)劃學校的建設,這可能是各地當前面臨的比較大的問題。一個城市的發(fā)展,不能只追求經(jīng)濟效益,教育是城市發(fā)展的基石,哪怕寸土寸金,也需要給學校留下充足的發(fā)展空間。其次,可探索成本分攤機制,由政府部門承擔兜底責任,并根據(jù)實際成本,由家長承擔部分費用;還可以和晚托服務一樣,購買第三方服務。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2019年8月16日;作者: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