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欄目以《中小學班主任》微信公眾號為平臺,聚焦教師成長、教學方式、班級管理、家校溝通等熱點問題,展開對話、研討。每期一個話題,每月兩期。本欄目節(jié)選部分言論刊登。
第一期話題
您是如何理解“師”這個角色的?可以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關于“師”角色的歷史演變,也可聯(lián)系近代以來中國教育理念或體系受世界影響的方面,談談您對新時代“師”的認識和理解。
教師應是立德者、樂業(yè)者、礪能者。
立德是發(fā)展之基?!坝墒裁慈藖砼囵B(yǎng)”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也就是說,要立學生之德,首先要立師之德。師德不立,何以立生德?
樂業(yè)是發(fā)展之情。樂業(yè)需敬業(yè),心有教育情懷,樂在其中;樂業(yè)需反思,進行自我突破,自我革新;樂業(yè)需閱讀,點亮精神世界,啟迪智慧。
礪能是發(fā)展之核。能力是真正的鐵飯碗。教師在寫作中成長——記錄點滴進步;在團隊中成長——互相學習借鑒;在活動中成長——見證師生共成長;在培訓中成長——享受最大的福利。
(揚州市文津中學 吳志強)
過去的教師被賦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知識傳授者,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師應該是一個終身學習者。以前我們說,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現(xiàn)在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成為自來水。
(北京市昌平區(qū)回龍觀第二小學 盧新元)
新時代青年教師要做“守業(yè)者”。所謂守業(yè),就是堅守教師德馨,不越底線不跨紅線。所謂守業(yè),還要堅守職業(yè)良知,全心服務教育事業(yè)。所謂守業(yè),更是堅守教師初心,潛心敬業(yè),守土育人。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陵二中 張 強)
生活是我們和學生一生都要追求的學問。我們在肩負教學任務和責任的情況下,一定要生活得“熱氣騰騰”。我們要用這樣的生命狀態(tài)為學生樹立典范,要用生命的質(zhì)量,讓“老師”二字擁有不一樣的分量,因為教育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影響。尊重生命、熱愛生活是我想帶給我的孩子們的。
(大連市普蘭店區(qū)第十三中學 鄒美鑫)
第二期話題
難道教學不能帶有一點懲罰制度,只能有鼓勵制度嗎?如果只有鼓勵教育,是不是會造成學生的處世態(tài)度過于片面化呢?懲戒和鼓勵,您怎么看呢?
對于學生應有個容錯率,學校是可以讓孩子犯錯的地方,是讓孩子改錯并逐漸變好的地方??商崆霸O定好這個容錯度,比如某個行為不超過三次。超過以后第一層由教師口頭教育,再犯由教師書面懲戒,再之后就是發(fā)動家長進行身體或其他懲戒。將教育權保留給老師,但懲罰的最高層還是發(fā)動家長比較好。
(湖北省宜昌龍盤湖國際學校 李艷蛟)
社會規(guī)則對孩子的約束。這個需要我們學校和家長為孩子創(chuàng)造時機,讓他們在體驗和實踐中感受一些必須遵守、執(zhí)行的東西。
懲戒,與其說是一種教育,不如說是人生成長中的一劑良藥。只要把握好度,就十分必要。
(安徽合肥肥東圣泉中學 王 軍)
懲罰與獎勵只是一種形式,真正起作用的是孩子心理的成長。采取何種形式目的都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如果停留在懲罰與獎勵的形式,只能流于形式,而產(chǎn)生傷害。懲罰與獎勵,應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吉水中學 李建科)
《正面管教》中說:“這種情況下,不要懲罰,也不要說教,要繼續(xù)以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要避免由你來告訴孩子,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以及應該怎么辦?!?/p>
第一次使用正面管教方法,我讓孩子把發(fā)生的事情告訴我,引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尊重了孩子,維護了孩子的尊嚴。他們明白了,不良行為不會得到自己猜測的那種結果,這會激勵他們在保持自尊的情況下改變自己的行為。當你決定不再用懲罰手段時,就花時間來幫助孩子學會互相尊重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吧!
(浙江省湖州市愛山小學教育集團 江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