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林
一名已經(jīng)落馬的80后公安分局局長,冬天喜歡穿大衣。但他脫大衣的架勢頗有風范,從來都是雙肩一聳,大衣落下,后面的下屬必須準確無誤地接過去。要是沒有接到,肯定是被一頓臭罵……如果說官威是一種傳染病,傳染源還在官員自身,官員的身邊人員抖官威,根子也還在官員。
那些官威洶洶的官員,其實已陷入到一種病態(tài)。以打罵下屬聞名的合肥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程瀚落馬后,將自己的“粗暴、霸道”歸結(jié)為性格缺陷和狂躁癥。至于病因,程瀚認為是童年家庭嬌慣,“想要什么必須給什么,不然我就不起床”。
自古以來,官員被民間稱為“父母官”,把家庭倫理關(guān)系套用到了官民社會中,可見,當官的從稱呼上就樹立了威風。在古代,官威實際上是“官本位”體制的必然產(chǎn)物,是壟斷權(quán)力在自上而下傳導中不可避免的衍生品。
如今,權(quán)力被關(guān)進了制度的籠子里,“有權(quán)也不可任性”,得奉勸那些愛耍官威的官員,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耍官威終會翻車,還是趁早治治自己的官威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