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歷史解釋”解釋什么?

      2019-09-10 07:22:44李年華
      中學歷史教學 2019年7期
      關鍵詞:清教徒宗教改革歷史解釋

      李年華

      什么是歷史解釋?《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0頁:“歷史解釋是以時空觀念為前提,以史料實證為支撐,以歷史理解為基礎,有意識地對過去提出理性而系統的具有因果關系的敘述。”這揭示了歷史解釋的內容是“理性而系統的具有因果關系的敘述”。

      歷史解釋涉及到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史學理論、家國情懷等多項核心素養(yǎng),具有主觀和客觀相結合的特征,是核心素養(yǎng)中的核心能力。歷史是死的,因解釋而有活力,歷史之所以常講常新,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歸功于與時俱進的歷史解釋,這些歷史解釋或因有新的史料,或因有新的理論,或因有新的視角,或因時代的變遷需要從傳統中尋找繼承的資源。

      本文以宗教改革為例,從歷史解釋的內容維度進行闡述。之所以以宗教改革為例,是因為宗教改革十分重要。在西方思想解放的歷程中,宗教改革上接文藝復興,下促啟蒙運動;宗教改革也是影響西方國家發(fā)達程度的重要因素,學術界已經有了很多研究,認為新教倫理促進了資本主義精神的產生和發(fā)展,典型代表是德國哲學家馬克斯·韋伯所寫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歷史解釋的內容十分豐富,所有的歷史敘述在本質上都是對歷史的解釋,但是中學階段的歷史解釋需要重點講清歷史線索、歷史原因、歷史影響、歷史價值四個關鍵要素,這些體現了我們歷史學科的特點,也是我們歷史學科的責任擔當。

      一、解釋歷史線索

      廣東省歷史教研員魏恤民老師曾經指出,歷史有三大要素:時序、變遷、因果。歷史線索體現了時序和變遷。只有講清歷史線索,才能找準歷史定位,總結歷史規(guī)律;只有講清歷史線索,才能在縱橫對比中歸納階段特征。

      公元1世紀,基督教在古羅馬帝國的巴勒斯坦省誕生,從被壓迫者的宗教逐漸變?yōu)榻y治者的宗教。公元392年羅馬皇帝正式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后,基督教也分裂為以羅馬為中心的天主教(公教)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正教(正教)。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天主教會經歷了教權與王權之爭并取得了優(yōu)勢地位,形成以羅馬為中心、跨越國界的西歐天主教世界,國王聽命于教皇,1077年德國皇帝亨利四世向教皇格里高利“負荊請罪”的“卡諾莎之辱”就是明證。教會壟斷了文化和教育,迫害“異端”,實行精神獨裁,這一時期被稱為“黑暗的中世紀”(這一時期中國經歷了繁榮的唐宋時期)。到16世紀初,馬丁·路德、加爾文進行宗教改革,受宗教改革影響,英國先后出現了國教、清教徒運動。路德教、加爾文教、英國國教、清教徒運動,構成了宗教改革的基本格局。受到宗教改革的壓力與影響,天主教本身也進行了一些改革。這就是基督教的基本線索。

      “原罪”和“救贖”是基督教的重要思想。如何才能“救贖”?天主教會主張“因行稱義”,即依靠以教皇為首的教階制度和復雜的圣禮才能得救。與之針鋒相對,馬丁·路德主張“因信稱義”,主張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揭露和批評“贖罪券”的騙局;加爾文提出“先定論”,鼓勵個人奮斗以證明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加爾文的思想也影響了英國的清教徒運動。

      把宗教改革放在這個宏觀線索中,才可以看清新教與舊教的區(qū)別(“因行稱義”與“因信稱義”)、宗教改革的必要性(教會的腐敗與精神獨裁)、新教的本質(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斗爭)、新教的價值(新教推動了近代化進程)。

      二、解釋歷史原因

      因果聯系是歷史事件之間最本質的聯系,也是歷史解釋的核心內容。只有講清歷史原因,我們對歷史才可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如何分析歷史原因?在特定的背景下分析原因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要求,特定的歷史背景包括時間、空間、人物、環(huán)境,其中時空是最基本的要素, “歷史解釋是以時空觀念為前提”的。[1]

      歷史學科的時空包括歷史時序和歷史地理。

      宗教改革為什么發(fā)生?宗教改革有三個重要的時間和空間:1517德國、1536瑞士、1534英國;1517年馬丁·路德在德國發(fā)表《關于贖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條論綱》),揭開宗教改革的序幕;1536年加爾文發(fā)表《基督教原理》,在瑞士進行宗教改革;1534年的英王愛德華八世頒布《至尊法案》,正式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首腦。從三個時間來看,都是16世紀初,空間都是西歐。把宗教改革放在16世紀初的西歐來考查,改革的原因就清楚了。其一,舊的秩序籠罩著西歐,雖經過14世紀的“阿維農之囚”天主教會的威信受到影響,但天主教會仍然擁有超越國家的權力。德國四分五裂成為羅馬教廷的“奶?!?,是“贖罪券”的重災區(qū)。其二,這一歷史時期恰是新航路開辟后西歐資本主義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新的經濟催生了新的階級,新的階級成為動搖舊秩序的革命力量。世俗政權不滿足于匍匐在教會的腳下,需要建立強大的王權,因此宗教改革得到了諸侯國的支持。英國的國教本質上是英國國王與羅馬教皇的權力之爭。其三,宗教改革也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得益于文藝復興的思想解放之功。

      三、解釋歷史影響[2]

      歷史影響也是歷史事件之間內在聯系的重要表現。分析歷史影響,需要有歷史眼光。所謂歷史眼光,就是能夠把某個歷史現象放在一個較長的時段,發(fā)現它對其他歷史事件或顯性或隱性的影響。

      對宗教改革的影響,岳麓版教材認為宗教改革“為西歐的思想解放、為人類不斷認識自己的歷史寫下了發(fā)人深省的一頁”。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長遠些,綜合分析中學階段的相關歷史知識,可以看到宗教改革的影響廣泛而深刻,對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美國的立國乃至對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都起到推動作用。

      首先,宗教改革推動了民族國家的形成。民族國家應該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爸泄盼鳉W國家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王權和基督教會長期并立。國王依靠教會支持獲得政權的合法性;教會依靠王權擴展基督教,維護教會權威。”[3]? 在中世紀教皇統治下,民族國家是不存在的。羅馬教廷擁有超國家的權力,教皇英諾森三世曾經說過,“教皇權力好比太陽,國王權力好比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陽借來的”。宗教改革有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英國和荷蘭、瑞典、挪威、丹麥等北歐諸國比較典型,德國的歷史進程更曲折些。這種有利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宗教改革使權力由教會向政府轉移?!暗聡诮谈母镞\動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糾正了教會凌駕于國家之上的錯誤,使政府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全面地擔負起了行政職責,從而捍衛(wèi)了國家主權和國家核心利益。”[4]? ?二是宗教改革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在宗教改革運動過程中,馬丁·路德將《圣經》譯成德文,其他西歐國家也都先后出現了本民族語言的《圣經》譯本?!皬娬{閱讀《圣經》的確提高了大眾的識字率,為除宗教以外的書籍和思想的傳播敞開了大門?!盵5]

      第二,清教徒運動推動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的國教本質上是英國國王與羅馬教皇權力之爭的產物,并沒有完成宗教改革的任務,因此在英國出現了要求清除英國國教中天主教殘余的“清教徒運動”。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首先是從清教徒反對英國國教開始的。在內戰(zhàn)中,資產階級、新貴族、自耕農和城市平民,他們大多是清教徒,清教徒構成了議會軍的主力,議會軍在著名的清教徒將領克倫威的指揮下打敗了王黨軍隊。“1689 年、1701 年又先后頒布《權利法案》和《王位繼承法》,明文規(guī)定政教分離,國王必須由新教徒擔任,從而杜絕了天主教在英國恢復的可能性?!盵6]清教徒運動推動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革命促進了歐洲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的確立,因此清教徒運動對英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起到了發(fā)軔作用。

      第三,清教徒精神是“美國精神”的源頭。所謂美國精神,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清教徒精神,二是啟蒙思想。由于在英國受到迫害,一部分清教徒逃到北美,1620年9月6日,載著102人的“五月花號”在清教徒牧師布萊斯特率領下歷經艱辛到達北美。在登陸前,經過協商制定了由清教徒主導的《五月花號公約》?!段逶禄ㄌ柟s》樹立了一個自治的典范,孕育了美國立國的若干原則,美國幾百年的根基就建立在這短短的幾百字之上,信仰、自愿、自治、法律、法規(guī),這些關鍵詞跨越時空仍然熠熠生輝。首批清教徒在北美洲站穩(wěn)腳跟,一批批后來者披荊斬棘,終于開辟出北美的廣闊天地。信仰與信心、“不自由毋寧死”、重契約守規(guī)則,這些所謂“美國精神”,其源頭正是清教徒精神。

      第四,新教倫理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在早期的基督徒看來,工作是貶低身份的行為。宗教改革的思想家們用“重回原典”為口號,糾正中世紀天主教會對天主教教義的歪曲,加爾文發(fā)掘了基督教“禁欲”的古典教義并賦予其新意義,認為工作本身是一種值得贊美的行為。加爾文稱“世界就是我們的修道院”,將信仰生活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用勤奮的工作和節(jié)儉的生活實現個人的“救贖”,以此證明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并在現世“增加神的榮耀”。新教徒拼命地掙錢、拼命地省錢、拼命地捐錢。凡是經歷過宗教改革洗禮的國家,往往也是資本主義比較發(fā)達的國家。這些新教倫理成為資產階級奔走世界各地、創(chuàng)造財富、實現人生價值、彰顯上帝榮耀的精神動力。

      綜合以上影響,可以看出宗教改革推動了西歐乃至北美的近代化進程。當然,宗教改革也造成了新的宗教權威,加強了國王的權威,這些外在的權威成為后來啟蒙運動的矛頭所向;宗教改革也是后來慘烈宗教戰(zhàn)爭的一個誘因。歷史影響總是復雜的,但宗教改革的積極影響仍然是主要的。

      四、解釋歷史價值

      歷史價值包括過去的時代價值、現在的時代價值(當代價值)。解釋歷史價值要重視價值的重新發(fā)現,正如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人們總是從當代的立場出發(fā),以當前為參照來觀察和認識歷史的價值。歷史價值體現了“家國情懷”,也往往成為一節(jié)課的教學立意。只有解釋清楚歷史價值,我們才明白在無限豐富和復雜的歷史中,為什么要學習和研究這一特定的歷史。

      宗教改革過去的時代價值是“使人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靈魂得救的自主權”。那么它的當代價值是什么呢?

      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今天,勤奮工作、忠于職守、簡樸生活、慷慨慈善、擔當責任,這些清教徒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我們國家GDP躍居世界第二,經濟成就舉世矚目,但是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經濟倫理尚待確立,社會上的拜金主義盛行,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官商勾結、行賄受賄、做假互害、傳銷騙局、為富不仁,不一而足。我們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與新教倫理也有相通之處。這就是宗教改革的當代價值。

      歷史解釋的內容非常豐富,除了以上四個關鍵要素,當然還有其他要素,如歷史事件的人物、與人物活動相關的思想、歷史事件的過程、歷史的階段特征、不同時代對這一歷史事件的解釋,以及歷史解釋的邏輯等等。但抓住關鍵要素無疑能夠在時間有限的課堂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

      【注釋】

      [1]徐藍、朱漢國主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0頁。

      [2]姜紅珍、沈為慧、何成剛主編:《史學閱讀與微課設計 世界近代史》,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72—77頁 ,《宗教改革的影響》:1.促進近代科學的產生; 2.推動西方近代教育的發(fā)展 ;3.促進宗教寬容;4.推動西歐社會轉型 ;5.對其他方面的影響。

      [3]《普通高中教科書·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試教用書)》,第10頁。

      [4]朱孝遠:《國家主權與現代政治秩序之基——德國的宗教改革與國家教會關系演變》,《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4年第10期。

      [5](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84頁。

      [6]苗巖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宗教》,《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1 年第3期。

      猜你喜歡
      清教徒宗教改革歷史解釋
      霍桑是清教徒嗎?——從《紅字》中的“罪”談起
      美國醉酒史
      北美殖民地時期清教的教育活動及其影響
      青年時代(2018年6期)2018-03-30 09:05:46
      《清教徒》中理查·福思詠嘆調《我永遠的失去了她》的音樂分析及演唱處理
      戲劇之家(2017年16期)2018-01-17 00:10:34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論析
      從官商關系角度解讀民族資本主義興衰
      我們解釋一個奇跡的時候,不必害怕奇跡失蹤
      德國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英國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
      DIY小卡片“玩”轉思想史教學難點——以人教版“宗教改革”一課為例
      徐水县| 宜兰县| 南充市| 高陵县| 平罗县| 静安区| 合阳县| 库车县| 五原县| 子洲县| 娱乐| 奉节县| 苍溪县| 云阳县| 射洪县| 土默特左旗| 潍坊市| 黄石市| 富锦市| 石家庄市| 平凉市| 吕梁市| 宁南县| 余江县| 福安市| 康保县| 察哈| 天长市| 灯塔市| 新巴尔虎左旗| 延庆县| 垣曲县| 余干县| 同江市| 龙江县| 乳山市| 天气| 施甸县| 庄河市| 鄄城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