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厚
一、活動背景
晚餐后,一位同學急匆匆地跑進辦公室告訴我,他放在教室抽屜里的100元錢在吃晚飯時不見了。
二、活動時間
晚餐后晚自習前17:50—18:05。
三、活動地點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實驗學校九(25)班教室。
四、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微型德育課,讓學生在本真的情景中,經過學生集體的相互教育和學生的自我教育,使學生了解偷竊的危害,從內心深處痛恨偷竊的行為,使班級從此不再發(fā)生失竊事件。
五、活動過程
班主任教育思考
“失竊事件”是班主任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何處理呢?從時間上逐個排查,找出有“作案”時間的人——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太多;讓學生相互搜查——侵犯學生權利,還可能一無所獲;向家長了解給孩子錢的數額,要孩子寫出錢的來源和用處,或者要同學寫出哪些同學平時用錢比較多,等等。這一切不僅復雜,還可能勞而無功。而且用這些方法,即使查出來,也會傷害學生的自尊,甚至會造成嚴重后果。
經過思索,我決定學習魏書生老師的經驗,嘗試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處理此事。
準備工作
(1)16K白紙37張。
(2)用毛筆在一張8K白紙上寫下“小偷”兩個大字,然后帶著它走進教室,用膠帶紙把它貼在方凳面上,然后把方凳放在講臺上。
班主任引言
同學們,我很沉重地告訴大家一個不幸的消息,咱們班王某同學放在教室抽屜里的100元錢在吃晚飯期間不見了……
大家都很熟悉“小偷”這個詞,對“小偷”這個現象或人物肯定也有自己的看法?,F在,假設講臺上的這張方凳子就是一個“小偷”,請每一位同學到前面來對“小偷”說一句話。(按學號,說話聲音要響亮,要能通過語音、語調和表情表達出對“小偷”的態(tài)度)
實錄(學生發(fā)言)
學生1: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學生2: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學生3:我看見你了……
學生4:小偷,我鄙視你!
學生5:不屬于自己的不要想!
學生6:犯了錯誤不要怕,要勇于承認錯誤!
學生7:誰沒有犯過錯誤呢?只要承認,改了,我們會原諒你!
……
在整個過程中,我一方面為學生拍照,另一方面注意觀察學生的神情,特別留神我印象中“特別”的學生!
班主任語
剛才,同學們的話很有道理,也很有哲理。從同學們的話語中可見:同學們對“小偷”是深惡痛絕的,他破壞了班級正常的秩序,影響了同學們的心情,使同學們不能安心地學習和生活。但學校里的“小偷”不同于社會上的“慣偷”,在學校里,個別同學只是一時糊涂,發(fā)現抽屜里有錢就順手拿走了;而社會上的“慣偷”是以偷竊為生的。因此,學校里的“小偷”不能叫“小偷”,只是想貪別人的便宜而已。但如果不能改正,膽子就會越來越大,最終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古語道:“做賊就從偷菜起。”同學們要“勿以惡小而為之”,正如剛才有的同學所說,要“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只要改正,同學們肯定會原諒他的!下面我發(fā)給每個同學一張白紙,請同學們把剛才說的話寫下來,也可以不寫,還可以重寫,然后大家自由活動2分鐘,可以上廁所,可以到教室外面休息,還可以在教室里。2分鐘后,把紙折疊起來放到教室后面的紙盒里。這可是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哦!
班主任教育思考
處理這類事件,既要考慮結果,還要達到教育全體學生的目的,更要保護學生的自尊,要給學生改正的機會。我用統一的白紙,讓學生自由活動2分鐘,就是給犯錯誤的學生機會,讓他有時間和地點把錢包在白紙里,從而很好地保護他的自尊。
實錄
2分鐘后,同學們陸續(xù)將折疊起來的白紙放到紙盒里,全部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定。我假裝若有所思……
班主任語
同學們,我想把你們剛才寫的紙條保存起來,將來等我退休的時候拿出來看看,肯定會有一番感慨。那么,誰幫我去整理整理呢?
實錄
同學們紛紛舉手。我左看右看,前看后看,最后我假裝隨意選擇了林某,要其他同學拿出課本準備上晚自習。
班主任教育思考
其實選擇誰去整理,我早在同學們到講臺前發(fā)言的過程中就心里有數了。要林某去整理,實際上是再次給他改錯的機會,如果是他拿了錢,他還可以悄悄地把錢放進去;如果不是他拿的錢,既不會傷害他,也不會引起任何同學的懷疑。
實錄
學生林某:“老師,100元錢找到了!”
同學們幾乎同時轉頭,目光集中到林某手中的100元錢上。
我從林某手中接過100元錢,走到講臺上,仔細看了看,將錢舉起來,說:“這100元錢是王某同學準備用來充飯卡的,是他一個星期的伙食費;這100元錢失而復得,看似非常簡單,但它卻讓所有的同學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它挽救了一位迷途的同學,這位同學用他的勇氣和行動向我們明示:犯錯誤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改正錯誤!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為這位同學的醒悟和進步喝彩!最后,我還要提醒同學們:今后一定要把自己的錢和貴重物品保管好,不要‘引誘’他人犯錯誤哦?!?/p>
在一片幽默的笑聲中結束了這次教育活動。
教育期待
班級無賊。
六、教育反思
教育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永遠帶著遺憾的藝術。這種微型德育,就事論事,一事一教育,遇事就教育?!靶∏锌?,大教育”“小陣地,大作為”“微型見大義”。在處理上述事件中,如果班主任沒有平時對學生的了解,如果沒有一點察言觀色的本領,如果教育沒有對學生的心靈產生震撼,如果學生有所顧忌,如果沒有周密的思考,一個細節(jié)出了問題,都不會取得預想的效果。試想:如果學生最后沒有醒悟,沒有找到那100元錢,又如何收場呢?班主任一定要考慮到下一步該怎么做!
在班級管理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和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班主任,就要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藝術地去處理。但有一點不能改變,那就是要關心和愛護學生,一切要為了學生健康全面地成長。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教育無須長篇大論式的說教,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中,短短的十分鐘,只要班主任有著充分的教育準備,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