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情境串”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2019-09-10 07:22:44沈曉飛
      中學歷史教學 2019年2期
      關鍵詞:小人物大陸歷史

      沈曉飛

      歷史“情境串”教學是指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情境把全部教學內容串聯(lián)起來,讓學生“神入”歷史并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的教學模式,“情”是洋溢在“境”中的情感交流,“境”是有情感的歷史環(huán)境,“情境”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而“串”的核心則在于構建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

      在執(zhí)教《海峽兩岸的交往》一課中,筆者選取了電影《面引子》的主人公即一名臺灣老兵孫厚成進行穿針引線,通過“望我大陸”、“綿綿鄉(xiāng)愁”、“常來常往”和“歷史拐點”這四個篇章,不僅追溯了歷史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而且以小人物的生活情節(jié)折射海峽兩岸的大歷史。通過與孫厚成的“接觸”,學生可以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方法、觸發(fā)情感體驗。

      一、以情境激情感

      (一)情境創(chuàng)設,神入歷史

      利用電影《面引子》片段導入新課,該片段主要講述主人公孫厚成于1949年在自己的家鄉(xiāng)被國民黨軍隊抓丁,離開自己剛剛生產(chǎn)的妻子和家人的故事,以此引導學生思考國民黨為什么要抓壯???他被抓之后可能去了哪里呢?學生根據(jù)教材和已有知識儲備回答。通過學生的討論回答和教師指導,得出結論:國民黨在內戰(zhàn)中失利敗退臺灣,同時從大陸抓走大量壯丁補充兵員,而視頻中的主人公孫厚成就是其中一位。此處,教師要求學生比較香港、澳門問題與臺灣問題由來的不同點,通過引導使學生得出答案,即香港、澳門問題是外交問題,而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問題,這是臺灣問題的特殊性所在。

      (二)串聯(lián)情境,鋪開歷史

      1.第一篇章:“望我大陸”

      孫厚成來到臺灣后,日夜思念自己的家人,但是面對海峽兩岸的隔絕狀態(tài),他心中充滿著迷惘和絕望,所以他“望我大陸”(板書)。他通過日記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我是1949年從青島被帶走的,當時我已是30歲的人了……后來被帶到了臺灣,我在臺灣度日如年啊,剛開始的時候數(shù)著日子,總覺得很快能回家??墒菚r間一天天過去,兩岸的關系也一天天緊張,回家的希望越來越渺?!?[1]

      教師指導學生講述臺灣與大陸關系的歷史并串聯(lián)成時間軸,在幫助孫厚成了解他新居住的這片土地的同時也是學生復習舊知的過程,然后根據(jù)時間軸歸納出結論: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個結論是學生理解大陸對臺方針必要性的出發(fā)點和關鍵。為了捍衛(wèi)中國的固有領土,黨和政府對臺提出很多大政方針,學生要結合課本內容完成表格。

      2.第二篇章:“綿綿鄉(xiāng)愁”

      兩岸隔絕對國家來說是分裂的缺憾,但對個人而言,則是骨肉分離的悲劇。孫厚成歷經(jīng)四十年的守望,從一個意氣風發(fā)的小伙子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但他內心不變的是對祖國大陸的渴望和對親人的眷戀,接下里,我們再看一看他寫的日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來臺灣快38年,我已經(jīng)是70多歲的人了,想到自己來日無多,再拖下去我可能真的要在臺灣終了此生,我心里就一陣陣的害怕,畢竟我曾經(jīng)是有家有兒有女的人啊,我不甘心自己就像個孤魂野鬼一直漂泊在外,就是死我也要回到家中。[2]

      教師提問:孫厚成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調整“三不”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兩岸長達三十八年的隔絕狀態(tài)被打破?,F(xiàn)在讓我們看看孫厚成回到家鄉(xiāng)后的喜悅心情。

      今天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與母親分離38年今天再相見。一時之間,母親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我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期盼了近半個世紀的夢想終于得以實現(xiàn)。心中真的是百感交集……[3]

      3.第三篇章:“常來常往”

      兩岸交往的大門終于打開了,海峽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骨肉同胞,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要常來常往。

      教師指導學生結合課本內容歸納兩岸交往的標志性事件:

      1987年 臺灣當局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

      1990年 臺灣“?;鶗背闪ⅲ麻L辜振甫

      1991年 大陸“海協(xié)會”成立,會長汪道涵

      1992年 “九二共識”: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1993年 汪辜會談

      2008年 兩岸“三通”實現(xiàn)

      2005年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訪問大陸

      2015年 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與習近平會面

      為了拓展視野,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交流列舉兩岸交往的其它史實。

      4.第四篇章:“歷史拐點”

      但是兩岸交往的良好勢頭因為2016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上臺而陷入停滯甚至倒退。面對這一情況,主人公孫厚成也是憂心如焚,大家想想,他在日記中會寫些什么呢?

      續(xù)寫老兵日記……

      孫厚成帶著愿望和遺憾離開了人世,臨終前,他默念著中國著名詩人于右任先生所作的《望大陸》,現(xiàn)在就讓我們在歌聲中歡迎孫厚成魂歸大陸。(播放歌曲)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三)深化情境,探究歷史

      “教學過程也是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以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活動為主”[4]以情境為載體,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活動,是促使學生在知識、能力、經(jīng)驗、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在本課中,我設計了如下的問題探究:

      (1)臺灣歷史淵源及其啟示?

      (2)梳理大陸對臺方針和兩岸交流的標志性事件。

      (3)“一國兩制”的含義及其在港澳臺的不同。

      (4)針對兩岸的新形勢,續(xù)寫老兵日記。

      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個體學習向合作學習的改變,使學生能夠在感悟情境的基礎上結合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在討論中,學生之間的觀點對立可以更好地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多方法結合體現(xiàn)人文關懷

      本課設計的最大特點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情境結合”、“點線結合”、“大小結合”和“虛實結合”。

      (一)情境結合

      “情”是洋溢在“境”中的情感交流,“境”是有情感的歷史環(huán)境,“情境”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認識,只有在行動方面給孩子帶來正義感,能使他激動,能使他心靈上產(chǎn)生歡樂感和興奮,并能振作的情況,才能轉化為信念……因此,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只有播種在這片土壤上,種子才能萌發(fā)出幼芽”[5]如何才能在課堂中提供“肥沃的土壤”,關鍵在于對歷史進行情境再造,使學生近距離感受歷史。本課以孫厚成被抓丁這一情境導入,通過孫厚成不同時期的日記,展現(xiàn)了他有家不能回的鄉(xiāng)思苦悶、回家后的欣喜若狂和對兩岸關系未來發(fā)展的擔憂。學生通過讀日記、感悟日記,從而產(chǎn)生情感共鳴。

      (二)點線結合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點是具體生動的歷史事實,線是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通過點與點之間的聯(lián)系來理解線,使學生在掌握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理解歷史發(fā)展的過程”[6]本課采用“情境串”的教學模式,每一個情境就是一個“點”,一個個情境的串聯(lián),構成了一條基本線索,通過把脈基本線索,可以對整課內容進行順蔓摸瓜。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構筑起對歷史知識的整體把握,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歷史時空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三)大小結合

      所謂“大小結合”是指大歷史與小人物的結合。本課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但如果僅僅依托教材內容進行情境再造,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歷史是由一個個小人物、小事件所構成的真實鮮活的細節(jié)。教材更多地是通過歷史偉人的活動來展現(xiàn)歷史,而歷史偉人在某種程度上與普通人相距遙遠,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只有那些小人物“更能展現(xiàn)歷史的本質,關注小人物的人生體驗和歷史作用,這種人文關懷最令人動容”[7]。所以,如果用歷史背景下的小人物進行“穿針引線”,將更能體現(xiàn)出時代的變遷并激發(fā)學生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鳴。

      (四)虛實結合

      歷史最大的特點是講求“真”、“實”,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認識歷史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客觀史料,否則很容易陷入蘭克學派的深淵。國學大師陳寅恪“以詩證史”的做法和法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家巴爾扎克的“小說是民族的秘史”的說法,給筆者提供了很大的啟示。教學中的小人物孫厚成來自于電影《面引子》,毫無疑問這是文藝作品中的“虛擬”人物,然而正是這樣的“虛擬”人物,卻是抽象的人民,他代表著這一類人,正是千千萬萬臺灣老兵的化身。這樣的“虛擬”人物,折射了真實的歷史,反映了民族的心靈。

      三、一點思考

      本課教學設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價值追求,依據(jù)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并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采用“情境串”的教學法,以電影《面引子》為切入口和有效載體,以影片中主人公即一名臺灣老兵四十年回家路為線索,從“望我大陸”、“綿綿鄉(xiāng)愁”、“常來常往”和“歷史拐點”這四個篇章講述了大陸對臺政策的演變、臺灣老兵的鄉(xiāng)愁、新時期兩岸的交往和2016年臺灣大選后兩岸形勢等內容。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階梯式的情境,促使學生集中思維,步步為營,層層深入,從而揭示教學規(guī)律,掌握歷史知識;通過史料研習和史實描述,提高學生語言概括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體驗歷史、感悟歷史;通過近些年海峽兩岸交往的史實,引導學生探尋大陸和臺灣同文、同根、同種的血脈聯(lián)系,強化對“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的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一歷史事實的認識。

      【注釋】

      [1][2][3]于秀:《滔滔不歸,我在臺灣40年》,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2年,第2、3、9頁。

      [4]于友西:《中學歷史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150頁。

      [5]蘇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誕生》,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320頁。

      [6]教育部:《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頁。

      [7]鮑傳文:《讀懂小人物,還原歷史浪花》,《中國文化報》2007年7月3日。

      猜你喜歡
      小人物大陸歷史
      從《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創(chuàng)作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34
      IQ大陸
      北方大陸向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冰之大陸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山東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5
      小人物的施予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1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新蔡县| 临城县| 南陵县| 三门峡市| 东乌| 高邑县| 伊春市| 舒兰市| 乌审旗| 博客| 德安县| 呼伦贝尔市| 承德县| 新田县| 额尔古纳市| 东海县| 鹿邑县| 鄂托克旗| 万山特区| 绥化市| 江孜县| 石河子市| 嘉善县| 旺苍县| 调兵山市| 衡阳县| 雅安市| 昭平县| 莒南县| 福清市| 城步| 阜平县| 尉犁县| 丹凤县| 宜昌市| 陈巴尔虎旗| 乐清市| 旺苍县| 家居| 海门市|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