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聰聰
兩年前,我到一所山村小學工作,接手五年級的一個班。讓我感到吃驚的是,這個班里竟然有不少孩子從沒讀過童話。
于是,我找了邊存金老師寫的童話給他們看,在閱讀童話的過程中,我漸漸發(fā)覺學生變得開朗起來。不久,小男生高華遠就在他的作文里寫道,他有一天變成了一只小螞蟻,爬上了爸爸進城賣桃的三輪車,來到老師的辦公室里……就這樣,童話讓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激發(fā)出濃厚的創(chuàng)作熱情。
自那以后,我們開始閱讀童話,我用童心引領(lǐng)這個班的孩子們。每一天,班里的孩子都會讀童話,有些累計已讀了兩三萬字了。現(xiàn)在,教室后面整整四個書櫥都放滿了童話書。不僅閱讀,我們還創(chuàng)作童話,每周都會寫一篇童話,感受寫童話的快樂。
我們還設計了旅行課程,到童話作家的家里做客。有一次,同學們進行童話之旅時,童話作家魯冰送給班級一盆魯冰花。同學們雖然極其認真地呵護著,可是,放在教室里的那盆花卻是一天比一天沒精神。于是,同學們抱著魯冰花,移植到院子里,種在土里,每天澆水,扔不見效果,眼見魯冰花奄奄一息。“一定要保住魯冰花”成了同學們的最大愿望。高瞻的媽媽是家長中最會養(yǎng)花的,作為班長,高瞻堅持放學時把花盆抱回家,讓自己的媽媽好好照料??墒牵驮谝粋€周六,我接到了高瞻打來的電話,電話的那一端,她泣不成聲——魯冰花死了。周一,高瞻把空花盆抱到教室的時候,同學們都心疼地哭了。
童話閱讀讓學生知道,身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會呼吸,會快樂,與它們對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他們已經(jīng)懂得如何關(guān)愛生命,哪怕只是一棵小草。
升入六年級,班里來了幾位新同學,我們搬進更大的教室。邊老師來看我們,還帶了七條小魚。他對同學們說,這是孔雀魚,是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起來讀童話的。他囑咐同學們要和這些小魚好好相處。第二天,我們就舉行了一個“小魚入住新家”的儀式。大家出錢給小魚買了一個大大的魚缸,里面還放入了五顏六色的小石子。小魚很快樂,同學們也很快樂。
天氣轉(zhuǎn)涼,同學們會把魚缸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曬;換水時也是只倒一半,留一半,水溫一直保持剛剛好。冬天越來越冷,一次放假回來,小魚都凍死了,同學們都非常傷心。為了紀念小魚,學生創(chuàng)作了有關(guān)孔雀魚的童話和童詩,學生從中學會了用心對待生命。
有一次我患了重感冒,同學們商量好一起“封殺”我,不準我講課,不準我大聲說話,不準我不拿著杯子喝水。在他們的“強制”下,我的重感冒變成小感冒,小感冒很快就痊愈了。這一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學生對我濃濃的愛。
我想,童年就該是充滿愛的。閱讀童話是呵護童心的過程,能為學生的童年生活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