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民
“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新課程改革的這一核心理念將深入人心且內化為所有教師的自覺行動。因此,我們要切實轉變觀念:教育每一位學生,尤其要關注學習困難學生。
進入初中后,隨著課程的增多及學習內容的加深拓寬,尤其是數(shù)學從具體到抽象,由文字發(fā)展到符號、圖形等,學習內容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生的認知結構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如果學生還是用小學時的學習方法,將會因學不得法而使成績逐漸下降。久而久之,這一部分學生就會失去信心和興趣而成為學困生。因此,重視對學困學生進行數(shù)學的學法指導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對數(shù)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內容與做法談幾點淺見。
從學生學習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可把學法指導的內容分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讀法”指導
學困學生往往不善于讀數(shù)學書,在讀的過程中,沿用小學的死記硬背的方法。這樣既不能讀懂,更無法讀透,且使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去讀數(shù)學書呢?平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到:1.細讀。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等反復閱讀、體會、思考,領會其實質及其因果關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以便求教),書由薄變厚;2.研讀。要研究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研討書本知識安排意圖,并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把書本讀“薄”,以形成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二、“聽法”指導
“聽”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識,而學困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果下降。因此應指導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注意做到:1.聽每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2.聽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3.聽懂教學中的重、難點(尤其是預習中不理解的或有疑問的知識點),在課堂上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造就學生總是想在教師的前面,向教師和課本挑戰(zhàn),做課堂的主人;4.聽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及應用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5.聽好課后小結,提倡和指導學生開展問題研究。
三、“思法”指導
“思”指學生的思維。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離不開思維,數(shù)學更離不開思維活動,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梢?,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掌握好知識的前提。學困學生的思維往往還停留在小學的思維中,思維狹窄。因此,在對他們進行指導時,應使他們在學習中做到:1.敢思、勤思、隨讀隨思、隨聽隨思。在看書、聽講、練習時要多思;2.善思。會抓住問題的關鍵、知識的重點進行思考;3.反思。要善于從回顧解題策略、方法的優(yōu)劣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
學困七年級上冊教材中涉及到幾個有理數(shù)運算法則:加法法則、減法法則、乘法法則、除法法則等。對這幾個法則,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加法法則、乘法法則都是同一種分類。加法法則中,有同號兩數(shù)相加,乘法法則中則有同號兩數(shù)相乘;加法法則中有一個數(shù)加0,乘法法則中則有一個數(shù)乘以0。通過類比同樣得出除法法則(2)兩數(shù)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都是0。由于加法與乘法是一對兄弟,乘法與除法也是一對兄弟。減法法則是減去一個等于加上這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除法法則有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shù)等于乘以這個數(shù)的倒數(shù)。通過以上思考、比較、總結,就很容易掌握以上的有理數(shù)的運算法則。
四、“問法”指導
孔子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睈垡蛩固拐f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眴柲芙饣?,問能知新,任何學科的學習無不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但學困學生往往不善于問,不懂得如何問。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教給學生一些問問題的基本方法,主要有:1.追問法。即在幾個問題得到回答后,順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舍,刨根到底繼續(xù)發(fā)問;2.反問法。根據(jù)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來;3.類比提問法。根據(jù)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質的相互關系,通過比較和類推提出問題;4.聯(lián)系實際提問法。結合某些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此外,還應要求學生在提問時不僅要問其然,還要問其所以然。
當然,平時教師在教學中,還應因人而異地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樂問、敢問、勤問、善問。
例如,已知a、b(a≠0)互為相反數(shù),c、d互為倒數(shù),m的絕對值為3,求:的值。
分析引導:a、b互為相反數(shù)有什么用?經思考得:a+b=0。類比得出c、d互為倒數(shù)得c€譫=1;m的絕對值等于3,得m=€?。a≠0有何用呢?在結論中因為a在分母上,所以要a≠0再次追問要求的結論中m到底是幾?通過這樣長期分析,就很容易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五、“記法”指導
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數(shù)學沒有筆記可記,有記筆記的學生也是記得不夠合理。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都記下來,用“記”代替“聽”和“思”。因此,指導學生作筆記時應做到以下幾點:1.在“聽”、“思”中有選擇地記錄;2.記學習內容的要點,記自己有疑問的疑點,記書中沒有的知識及教師補充的知識點;3.記解題思路、思想方法;4.記課堂小結;5.記自己習慣性錯誤。同時還要使學生明確筆記是為補充“聽”“思”的不足,是為最后復習準備的,好的筆記能使復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shù)學學困生轉化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們用心來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