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強
新中國成立之初,恰是張長祿風華正茂之時 。這位1926年出生,從小跟著叔叔學會打籃球的天津小伙子,已經(jīng)成為天津和華北籃球隊的主力后衛(wèi)。他有兩個過硬特點:一是擅搶后場籃板,二是跳起雙手投籃,加上他身高1米81,當時算是高個頭兒,1951年5月,在新中國第一次全國籃球比賽大會之后,他被選拔為中國籃球國手。后來的男籃國家隊就出自這15個人的班底。
當時,籃球是群眾喜歡的運動之一。張長祿代表天津隊到北京參加比賽時,竟有球迷從天津騎自行車到北京看球。張長祿在體育場外吃早點時,有球迷熱情地問他:“長祿,錢夠花嗎?不夠我這里有??!”球迷的真誠讓他很是感動。
1952年,張長祿所在的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訓練班,接到上級指示,要他們到祖國的中南、西南地區(qū)“走一圈”。中華全國體總負責人黃中同志囑咐大家:此行你們不僅是籃球隊,更是體育工作宣傳隊。
張長祿清楚地記得,在廣西露天球場上打球時,周圍的樹杈上都爬滿了觀眾。在重慶,每到舉辦公開賽時,西南軍區(qū)一級機關就放假半天,大家看球去!
時任西南軍區(qū)司令員的賀龍對體育,尤其對籃球更是重視。當年他在根據(jù)地時就組織過籃球隊,叫戰(zhàn)斗隊?;@球隊在重慶時,他每周六必到隊里來,擺上很多水果,與大家一起聊天,一起跳舞。他還告訴大家:“小平同志打電話來,說主席要調我去北京。主席調我,叫我做警衛(wèi)員,我都干!”
沒想到,賀老總后來到了北京,成了新中國體育部門的領導。他對隊員們的關心更加無微不至了。到隊員宿舍時,他總要查查被褥是厚是薄,甚至要看看枕頭下面放的是什么書。
不過,賀老總嚴肅起來也挺厲害。有一年,蘇聯(lián)國家隊來訪比賽,中國隊輸了球,八一隊與之打成平局。賀老總召集大家開會,挨個問原因。最后賀老總批評道:“你們就是不敢于勝利!”要認真找出自己的問題,形成中國隊的特點。
此后,中國籃球相關各方不斷地開會討論。那些年,來華訪問的泰國籃球隊的打法也引起關注。他們身材不高,但技術很好,跳起右手投籃時,一遇防守,就倒到左手,滯空時間長。賀老總啟發(fā)大家:我們的發(fā)展方向是,要有歐洲人的體能、泰國人的技術。為了落實賀老總的指示,1957年,全國籃球聯(lián)賽之后,專門研究我國籃球發(fā)展方向的訓練工作會議召開,最后提出中國籃球應當“快速靈活準確”的6字方向,后來,又在前面加上了“積極主動”4個字,成為十字方針。
1959年,中國籃球進入一個高峰期。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等東歐男籃強隊來華訪問,全被中國隊打敗。女籃訪問保加利亞,與獲得過世錦賽亞軍的主隊兩次打平。
中國隊員個頭兒不高,卻十分積極主動。賀老總提出“聯(lián)防時,五個人要當七個人用”。中國隊的防守經(jīng)常是從前場就開始了,全場緊逼。那時,觀眾經(jīng)常擊節(jié)叫好的不是中國隊進攻得分,而是他們出色的滑動防守。
1952年,新中國組建籃球隊,張長祿成為新中國第一批籃球隊員。而那年,他與新中國也經(jīng)歷了第一次世界體育盛事——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
第15屆奧運會舉辦時正值冷戰(zhàn)階段,主辦國芬蘭想把這屆奧運會辦成史上最好的一屆。他們認為,如果缺少擁有幾億人口的新中國參與,奧運會就缺乏代表性,于是決定拋開冷戰(zhàn)思維,邀請新中國派團參加??捎捎谀撤N原因,國際奧委會對于是否如此遲遲做不了決定,直到7月18日奧運會開幕前一天,才以33對20票,表決通過決議,請新中國參加。電報發(fā)來后,中國方面迅速展開討論,去還是不去?周總理請示了毛澤東主席,最終決定應該去,并說能把五星紅旗插在奧林匹克運動場上就是勝利!
接下來,中國方面緊急動員,臨時組建一支籃球隊,一支足球隊,外加一名游泳選手,共40人。張長祿被任命為男籃隊長。大家匆忙做了一套西裝,7月25日出發(fā)了。張長祿等13個人乘坐一架小飛機,經(jīng)過4次中轉,終于在29日中午到達赫爾辛基。此時奧運會已近尾聲,大家顧不上吃飯,在12點30分舉行了莊嚴的升國旗儀式,使用的是自己帶去的國旗,因為在這之前當?shù)厝瞬涣私庑轮袊玫氖清e誤圖案的旗子。
“我們沒有比賽,但也不去別處看熱鬧,每天只是看籃球比賽,餓了就吃點面包,認真學習嘛!第一次看到世界最高級別的籃球比賽,感覺我們的差距很大。就說身高吧,當時中國隊10名隊員中最高的才1米83,我是第二高度。而美國隊兩個中鋒不僅個子高,那勾手投籃也玩得真漂亮……”
奧運會閉幕式上,各國只有兩人可以入場。中國代表團決定,讓張長祿擔任旗手,同為籃球國手的周寶恩為護旗手?!斑@是完成周總理交給的任務,讓新中國的國旗在奧運會上飄起來,并向世人展示的重要時刻”,張長祿深感既光榮也責任重大,甚至有些緊張。他不住地擔心上場后旗子、旗桿、繩子會被人做了手腳,出大問題。
當新中國國旗第一次出現(xiàn)在閉幕式上時,很少見過中國運動員的現(xiàn)場觀眾熱情地鼓起掌來,張長祿也是第一次經(jīng)歷如此盛大的場面,但從入場到主席臺前的17分鐘里,他全神貫注,盯住國旗,始終如一地保持著正規(guī)的舉旗姿勢,圓滿完成了任務。
從那以后至今,67年里,張長祿長久保持著一個習慣:寫字臺上永遠有一面中國國旗。只要旗子稍有退色,他立即換上一面新的。
如今,93歲的張長祿無疑是新中國體育和籃球發(fā)展的見證者。雖然早已退休,可一遇重大籃球比賽,不管時差幾何,他還是第一時間觀看現(xiàn)場直播。
往事并不如煙。每當回憶起當年,張長祿總愛說一句話:能讓五星紅旗在奧運會場上飄揚,我這一生值了,真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