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青翠 楊玉枝 何東萍
摘要:目的?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工作中應用前瞻性護理的具體方法以及對患者便秘以及生活質量所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資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選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過隨機法加以分組,其中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措施作為對照組,剩余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前瞻性護理措施作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現(xiàn)便秘幾率以及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結果? 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不同護理措施之后出現(xiàn)便秘的幾率對比差異明顯;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明顯。結論? 臨床中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其提供前瞻性護理措施效果理想,能夠降低便秘的出現(xiàn)風險,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應該給予大力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前瞻性護理;便秘;生活質量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老年人群中十分多見的一類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長期臥床提高排便困難風險,便秘十分容易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心力衰竭,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嚴重者會引發(fā)患者死亡,所以臨床中需要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避免便秘的出現(xiàn)[1]。本文選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資料100例施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資料100例施行分析(2018.1-2019.1),所選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過隨機法加以分組,其中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措施作為對照組,剩余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前瞻性護理措施作為研究組;對照組中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例,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例,最小年齡46歲,最大年齡70歲,平均58.61±2.73歲;研究組中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例,最小年齡45歲,最大年齡71歲,平均57.61±2.49歲。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規(guī)護理措施。
給予研究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前瞻性護理措施:護理人員評估患者的胸痛以及神志情況,倘若出現(xiàn)異常馬上匯報醫(yī)生采取處理對策;護理人員需要認真評估患者用藥情況,評估患者排便難易程度以及排便時間,記錄患者大便狀態(tài),依照評估所得結果,制定前瞻性護理方案,減少便秘的出現(xiàn)風險;護理人員按時評估患者的病情,針對產(chǎn)生便秘的患者,需要為其介紹便秘的出現(xiàn)原因、便秘引發(fā)的危害和應對措施等,從而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于疾病的了解程度,保持積極良好的配合;不良心理表現(xiàn)通常能夠引發(fā)便秘的出現(xiàn),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針對存在不安以及恐懼患者,護理人員需要為其提供支持與鼓勵,和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指導其參與到患者疾病的護理工作中,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為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治療信心;依照患者的飲食習慣,護理人員為其制定飲食方案,指導患者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蔬菜與水果,保持多飲水,飲食原則遵循少食多餐;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床上大小便的正確方法,針對能夠下床活動患者,需要指導其按時排便,對于排便不暢患者,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進行腹部按摩,每天2次,每次10分鐘。
1.3評價標準
記錄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不同護理措施之后產(chǎn)生便秘的幾率。
通過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進行評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理想[2]。
1.4統(tǒng)計學計算
利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同時處理本文所得相關數(shù)據(jù),其中t值代表檢驗計量所得資料,卡方值表示檢驗計數(shù)所得資料,兩組之間的差異采取P值進行計算,將P值看作判斷指標,倘若所得P值小于0.05,表示各項臨床數(shù)據(jù)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倘若所得P值超出0.05,代表各組之間比較不具備顯著差異。
2結果
研究組中產(chǎn)生便秘2例,出現(xiàn)幾率為4.0%,對照組中產(chǎn)生便秘12例,出現(xiàn)幾率為24.0%,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不同護理措施之后出現(xiàn)便秘的幾率對比差異明顯(P<0.05);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急性同時持續(xù)缺血引發(fā)的心肌壞死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臨床治療期間,需要長時間臥床,對患者的排便功能造成影響,嚴重者會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所以在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治療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非常重要[3]。前瞻性護理指的是再出現(xiàn)護理問題之前,利用對患者病情的評估,查閱有關資料之后制定有效的預防對策,防止問題的產(chǎn)生,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前瞻性護理措施,可以利用對患者病情的評估,為其開展有針對性的排便指導、飲食指導以及健康教育等,減少患者產(chǎn)生便秘風險,使患者的生活質量獲得改善[4]。根據(jù)本文的研究結果可見,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不同護理措施之后出現(xiàn)便秘的幾率對比差異明顯,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明顯。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前瞻性護理措施效果理想,能夠降低便秘的出現(xiàn),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馮琰.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前瞻性護理對預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臨床價值[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4):153+156.
[2] 張霞.急性心肌梗死前瞻性護理對患者便秘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1):168-170.
[3] 葛榮玲.進行前瞻性護理對預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fā)生便秘的效 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23):258-259.
[4] 孫小慧.前瞻性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23):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