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明
【摘要】日記寫作行文自由,是獲取寫作素材、錘煉文筆的重要途徑。筆者引導(dǎo)小學生寫日記從講故事開始,讓其養(yǎng)成日記寫作習慣,拓展日記寫作思維,進而捕捉生活中的瞬間感受,進行個性化日記寫作。
【關(guān)鍵詞】小學生日記;講故事;瞬間感受
近年來,筆者每接一個新班級都要求學生寫日記。日記寫作行文自由,是獲取寫作素材、錘煉文筆的重要途徑。但是小學生對寫日記缺乏興趣,日記寫作能力差,因而,小學生日記寫作需要教師進行耐心而具體的引導(dǎo)。下面就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關(guān)于如何引導(dǎo)小學生寫日記從講故事開始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講小故事,養(yǎng)成學生日記寫作構(gòu)思習慣
語文課前五分鐘,筆者安排1至2名學生講“小故事”。所謂小故事,即是學生每天親身經(jīng)歷的事,或者是身邊發(fā)生的事,可以是看到的、聽到的,或是想到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個眼神,一個舉動,一個想法……統(tǒng)統(tǒng)可以作為小故事的演講素材。
每天筆者都提醒學生留心收集小故事的素材,并將收集到的小故事素材記于本子上。學生精心準備素材,小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如,小蔡講的小故事:“我今天在上學的路上,看到天空中有很多小燕子,它們自由自在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哼著小調(diào),多快樂呀,我也想做一只小燕子。”又如小張講的小故事:“我昨夜做了一個夢,夢見了賣火柴的小姑娘,金發(fā)碧眼,看上去很美麗,我請她來我家吃好吃的東西,沒多久她的奶奶就來接她回去了?!焙寐牭男」适乱粋€比一個精彩,讓學生越聽越想聽,越講越想講,無形中就形成了樂說樂寫的氛圍。
課前講小故事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以“我口說我心”的方式進行培養(yǎng)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二是每節(jié)語文課前要講小故事,學生就得進行準備講小故事的素材,并且還得構(gòu)思如何講。天天堅持留心收集講說素材,每節(jié)課前堅持講小故事,這樣一來,既訓練了學生的說寫構(gòu)思能力,也養(yǎng)成了學生日記寫作的構(gòu)思習慣。
二、由一句話說起,拓展學生日記寫作思維
在講小故事教學中,難免有一小部分學生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的。那么這樣的情況,作為教師又如何處理呢?筆者的做法是這樣的:無論如何都得這個學生說出一句話,畢竟說一句話不難,說多了對他們來說是艱難的。如果這個學生隨意說出一句話,那么老師就從這句話進行引導(dǎo)說下一句,一句接著一句來引導(dǎo),然后讓學生再重述一次這些話,就成了這節(jié)課要講的小故事。有一次,輪到小李講小故事了,他站著半天也沒說出一句話來,小李平時沉默少言,極少主動發(fā)言。看到這樣的情景,筆者問他:“小李,你怎么不講小故事?”他很干脆地回答:“老師,我真的不會。”這時,他很明顯地表現(xiàn)出擔心受批評的樣子。筆者便說:“沒事,別擔心。你先想想你為什么不會講呢?”“我沒想好?!薄澳悄阍傧胍幌?,我等你。”于是,筆者給他一分鐘的時間思考,一分鐘過后,筆者又問他:“想好了嗎?”“老師,我還沒想好?!薄澳氵€沒想好,我也不批評你。不過,你得把剛才我們說過的話再說一次?!彼妓髁似蹋R上就說了:“老師問我怎么不講小故事,我回答老師說我真的不會,老師還問我為什么不會講,我回答說我沒想好。老師又說,沒想好老師也不批評我?!?/p>
筆者立馬給小李鼓起了掌,并說:“小李剛才所說得很好,把事情的過程說清楚了,其實這就是小故事。不過,我覺得,如果小李再說下老師不批評他的心情如何,我想這個故事就更完整了。”后來,小李在他的日記習作本中還這樣寫道:“今天語文課,老師要我講小故事,我不會講。老師就問我為什么不會講,我回答說我沒想好。老師又說,沒想好老師也不批評我。這時,我心里就不擔心了,后來我就講了這個小故事,老師還給我了掌聲?!?/p>
筆者主張學生進行日記寫作,不追求“長篇大論”,也不講究文采多么飛揚,詞語運用得多么的華麗,謀篇布局多么的嚴謹。而是要求學生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能將事件表述清楚,語句通順,稍有自己的想法或觀點則為一篇優(yōu)秀的日記。從小李這篇日記來看,筆者覺得一個連一句話都難以表述的學生能寫就一篇這樣通順還有自己的看法的日記,確實是難能可貴了。
三、捕捉生活中的瞬間感受,進行個性化日記寫作
學生養(yǎng)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日記寫作思維,教師就要引導(dǎo)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體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瞬間感受,寫出個性化的高質(zhì)量的日記。
曾有人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fā)現(xiàn)?!睂W生的生活看似平平淡淡,其實缺少的是一個引導(dǎo)者,以及學生本人對生活的敏感度。在日記寫作教學中,筆者常常指導(dǎo)學生捕捉生活中的瞬間感受。一瞬間的感受,就猶如劃過天空的流星,稍有不留意即消逝得無影無蹤。生活中,喜怒悲樂是人之常情,學生也是如此。如果將這些“喜怒悲樂”訴諸于筆下,寫成一篇篇個性化的日記寫作。如小亮偶遇一對“情侶”狗相互幫助的情景而受到感動,他捕捉到這個“被感動”的瞬間,寫出一篇日記寫作《狗狗救助記》,其全文如下:
小歡是我的鄰居,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家養(yǎng)著兩條狗,一條是公狗,另一條是母狗,平時那兩條狗出雙入對,像情人一般。
今天,我到小歡家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家的一條狗“汪汪汪……”地狂叫。我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只母狗的頭卡在拉閘門里,正痛得汪汪狂吠。那時,我很想去幫它,可是,爸媽常教導(dǎo)我們不要靠近別人的狗…… 這時,那只公狗突然挺身而出,像電視的角色一樣“英雄救美”。公狗先是用頭把母狗的頭頂回去,最后,它們的努力沒白費,母狗的頭終于縮回去了,脫離了危險。后來,母狗發(fā)現(xiàn)公狗的腳上流出一些鮮紅的血,跑過去用舌頭舔了舔公狗的傷口。在旁邊看著這一幕的我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在生活中,學生有著各式各樣的情感體驗。如被人誤解的委屈;獲獎的喜悅;助人的快樂……這些瞬間的生活感受,就像我們乘車一樣,窗口的風景一掠而過。所以,瞬間捕捉到的“風景”要迅速的記錄下來,否則,事過境遷,往日的“風景”難以再現(xiàn),具體的細節(jié)也容易忘記。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既要認識到寫日記的重要性,又要堅持循序漸進的指導(dǎo)準則,還要善于耐心而具體的引導(dǎo),這樣的話,學生一定能寫出“理真情切而意達”的日記。
參考文獻:
[1]顏思笠.小學生日記起步[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集團,2016,3.
[2]鄭雪芽(韓),許吉蓉(譯).我今天寫什么日記[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