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山
【摘要】:閱讀習慣既是人文素養(yǎng)的彰顯,也是社會文化的魅力所在。它對提升閱讀水平既是舉措,也是檢閱。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表達,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小學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對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態(tài)度習慣 活動意識 興趣示范 合作共寫
培養(yǎng)引導
任何一種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朝夕之日,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要一直堅持下去卻更是不易,閱讀也是如此。從教中,小學閱讀水平普遍低下的現(xiàn)狀一直困擾著我,不同學生的閱讀水平呈現(xiàn)出了極大的差異,同一個班級,同年齡的學生,公平的接受同等的教育,家庭環(huán)境、居住環(huán)境也都大同小異,為什么閱讀水平會參差不齊呢?為什么閱讀的效果就不夠理想呢?為了找到根源,我采用問卷調(diào)查、個別交流、家校合作、活動開展等方式進行了有效的實踐。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讀書不求甚解,只關注精彩片段 有的學生好像屁股扎麥芒一樣坐不住 有的呢則僅僅局限于讀,不能真正的融入書中的理解。諸多的原因歸納一點那就是閱讀的良好習慣沒有養(yǎng)成。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是提升閱讀水平的一個有效手段。
那么如何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予以實踐:
一、轉(zhuǎn)變閱讀態(tài)度、提升閱讀意識。
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我國偉大領袖毛澤東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習主席也說過:“讀書可以開啟智慧,滋養(yǎng)浩然之氣”。國際上的倡導,偉人的見解足以說明閱讀的重要。提升閱讀興趣,豐富閱讀經(jīng)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是個人魅力的展現(xiàn),也是文化素養(yǎng)的彰顯。對于學生而言,不光要讀課內(nèi)的書籍,還要廣泛獵取課外的好書,一個人只有多讀書,讀好書,與書為伴,從觀念上進行改變,從態(tài)度上予以明確,從意識上予以提高,要充分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才能為閱讀打好基礎,做好鋪墊,近而提高閱讀的水平。
二、豐富閱讀活動、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讀書和其他活動一樣,也需要培養(yǎng)興趣。學生一旦對某件事情有了興趣愛好,他就會樂于去做這件事,也會把這件事情做好。這在我們身邊從不缺乏這樣的事例:比如有些學生對工具學科不感興趣,但籃球打得倍兒棒,源于他對體育的愛好,在這方面他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再比如:某個同學對電腦打字很不熱心,但卻酷愛網(wǎng)絡聊天,為此,不知不覺中打字水平越來越高,也源于他樂于去做這件事情。轉(zhuǎn)到閱讀的話題,也是一樣,我們就要想方設法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興趣成為習慣。我們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讀書會演講活動,讓學生有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 比如閱讀知識大比拼活動,讓學生有你追我趕爭第一的意識,比如好詞佳句大分享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積累、分享的習慣。學生便能從活動中獲取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愛上閱讀。
三、營造氛圍,引領示范。
就閱讀來說,緊靠開展活動來培養(yǎng)興趣也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還要營造一種閱讀的氛圍,通過示范引領、渲染氣氛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我校在本學期就專門開展了讀書開放日活動,每天早上圖書室對班級開放。不同的班級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圖書室?guī)熒沧x,朗朗的讀書聲,溫馨幽雅的閱讀環(huán)境,對學生的心靈是一種熏陶,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每位學生都能自覺的投入到了閱讀之中,長期的堅持,閱讀的習慣便自然形成。除此之外,學校還開展了專門的午讀活動,由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監(jiān)督。通過晨誦午讀等各種形式,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加上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學生的閱讀興趣便油然而生。
四、家校合作,共讀共寫。
好習慣的培養(yǎng)不僅要靠學校,更要靠家長,家校的有力合作會更好的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我們要想辦法和家長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讀書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要陪著孩子共讀,共寫。讓學生不光在學校讀書,在家也要讀書,并培養(yǎng)孩子從共讀共寫中找樂趣、找信心。要讓孩子看到家長對讀書的重視、看到家長為孩子樹立讀書的榜樣、看到家長為了讀書而對孩子的期待。更要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苦心,真正的使孩子懂得讀書的重要意義,從而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
五、定向培養(yǎng),注重引導。
很多時候,不管是老師或是家長,總是忽略了一個細節(jié),學生讀書往往是不會選擇的盲讀,特別是小學生,自身的讀書觀還沒有形成,哪類書籍適合自己都很茫然,這樣既不利于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也不利于閱讀水平的提高。我在執(zhí)教的四年級學生中就發(fā)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學生在圖書室選取了科技方面的書,本來這類型的書籍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興趣,可事實這書籍注重的是一些國際武器的功能介紹,學生完全是外行看熱鬧,看的是圖片,尋求的刺激,當看完后我和學生交流收獲的時候,竟然啥也說不出來??梢?,有效的引導也是提升閱讀效果的一項法寶,做為老師,我們應該選取一些適合學生特點的書籍,這樣既能引導學生少走彎路,又能最大程度的發(fā)揮效應,確保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
六、聯(lián)系生活,表情達意。
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閱讀的效果,最終達到學以致用,提升個人素養(yǎng)。因此,僅有好的閱讀習慣還不夠,還需要在讀中悟,悟中寫,寫中說,形成讀寫說的有機結合。小學生本來知識容量就不大,閱讀的書籍也不多,只有不斷的鍛煉學生的讀寫說能力,才能快速提升個人素養(yǎng)。我們可以選擇身邊的生活現(xiàn)象,逐漸使學生養(yǎng)成概括的能力,表達的能力。當一個學生樂于去概括,去表達,去展現(xiàn)的時候,內(nèi)動力就會迫使他愛上閱讀,主動閱讀。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方法也是非常之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采取什么方法,只要對閱讀起作用了,那就是好方法。興趣的培養(yǎng)并非易事,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用耐心,用持之以恒的精神,來完成我們的理想目標,就一定能夠培養(yǎng)出孩子好的閱讀習慣,請相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