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名爵
摘要:現(xiàn)代數(shù)碼攝影的前后二個步驟:拍攝、后期圖像處理,二者同樣重要。拍攝的基本要求:①曝光適宜。②要正確選用白平衡功能——AutoWB并非十全十美。③拍攝時,相機應選用AdobeRGB空間,飽和度不宜過大。新穎數(shù)碼相機有不少有用的功能設置,要靠學習摸索試用才能在需要時發(fā)揮其作用。Photoshop圖像處理功能十分強大,非常有用;詳盡介紹其最常用的命令和工具:影調(diào)等級命令、曲線命令、圖層的混合、裁切工具。簡要的介紹色彩空間:ICC與色彩管理系統(tǒng)。此外還對Photoshop軟件中的一些名詞提出商榷看法。
關鍵詞:光;顏色;影像;混合
中圖分類號:TB8 文獻標識碼:A 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19.06.19
Technical Foundation of Digital Photography(9)
LI Ming-jue
(Retired Teacher of Shanghai Hongkou Spare-Time College, Shanghai 200080, China)
Abstract: The two steps of modern digital photography: shooting and post-image processing are equally important?郾 Basic requirements of shooting: ①The exposure is appropriate?郾 ②Use white balance correctly-AutoWB is not perfect?郾 ③When shooting, the camera should use AdobeRGB space, and the saturation should not be too large?郾 The novel digital camera has many useful functions, so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to explore and experiment to play its role when needed?郾 Photoshop image processing is very powerful and very useful?郾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ommands and tool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tone level command, the Curve command, the Layer blending, and the Crop Tool?郾 Brief introduction to color space: The ICC and Color Management System?郾 There is also a discussion of some nouns in Photoshop?郾
Key Words: Light; Color; Image; Blending
(續(xù)接上期)
14 比較RAW格式與JPEG格式
RAW格式是未經(jīng)‘優(yōu)化處理’的‘原始圖像文件’(通常使用14位bit)。RAW格式的有效感光范圍(即動態(tài)范圍)大致與JPEG格式相同。(市上書中或有‘RAW格式具有更寬廣的動態(tài)范圍’的說法,筆者不敢茍同)拍攝時數(shù)碼相機上設定的光圈系數(shù)F、感光時間t和感光度ISO會影響RAW格式的曝光量;然而關于‘優(yōu)化’的一些設定——反差(即有效感光幅度或動態(tài)范圍)、各種白平衡措施、銳化以及色彩飽和度等,都不會影響RAW文件,這些優(yōu)化設定只是被記錄下來成為RAW格式文件的一部份,以備后用而矣。
RAW格式是各相機廠商各自開發(fā)的,銷售時往往附有一份軟件專用于該廠的RAW格式文件的圖像處理。RAW格式圖像必須用RAW格式圖像處理軟件來作初步處理,然后將其轉換為JPEG或TIFF等格式。Camera RAW則是Adobe公司開發(fā)的RAW格式文件的圖像處理軟件,能適用于多數(shù)牌號的相機,功能較強大。待RAW格式轉換為JPEG格式后,還可以接著用功能更強大的Photoshop來作進一步處理。
RAW所記錄的是未經(jīng)‘優(yōu)化處理’的原始的影像素材,其主要優(yōu)點是允許在后期對影像進行處理時擁有更廣闊的自由度。應用RAW格式圖像處理軟件時,如果在計算機屏幕上發(fā)現(xiàn)拍攝時相機上的關于‘優(yōu)化’的設定不恰當?shù)脑?,可以重新修正。RAW文件仍然不變,總是未經(jīng)‘優(yōu)化處理’的‘原始圖像文件’。用Camera RAW處理圖像完成后,可將RAW文件轉換成一份JPEG文件(版本1)以應付打印、擴印或網(wǎng)絡傳遞,還可再將RAW文件存貯起來作為‘底片’(僅只多了一份XMP文件用來表明Camera RAW處理情況)。如果日后觀點或看法改變了,例如:原先喜好色調(diào)略偏紅的,還可以找出‘底片’重新修正,改成略偏綠的,然后轉換成另一份JPEG文件(版本2和另一份XMP文件用來表明Camera RAW處理情況)。
RAW文件的主要優(yōu)點:優(yōu)化過程是在屏幕監(jiān)視下進行的,好過JPEG格式在相機內(nèi)‘黑箱操作’,可以多次修改仍然保存著‘原始圖像文件’,無損像質;在計算機屏幕監(jiān)視下調(diào)整圖像色調(diào)(白平衡),其效果十分優(yōu)良,然而對于糾正曝光的失誤,其功效也是相當有限的。 RAW格式的主要缺點:字節(jié)14bit,文件長度大,需要占用較大的內(nèi)存空間,還會降低相機的存儲速度,傳遞貯存不方便;必須經(jīng)過RAW格式專用的圖像多處理一個環(huán)節(jié)多花時間,存檔文件難免繁雜。所以,RAW格式往往是要求‘盡善盡美’的專業(yè)攝影家所選用的。
JPEG格式是經(jīng)過優(yōu)化和有損壓縮的。壓縮比較大時,字節(jié)數(shù)明顯少于RAW文件,然而圖像的精致度變差了?!畠?yōu)化’總是對應某一具體的景物而言的;圖像的某方面優(yōu)化時,例如增大色彩飽和度時,色彩就會變得鮮艷,其它方面就會變差了,例如導致‘溢色’。拍攝時相機設定適當時圖像就能得以優(yōu)化。如果對相機的優(yōu)化功能不夠了解或者拍攝時設定不恰當時圖像的質素就不夠理想了。例如:你想拍攝亮度反差很大的風景,而沒有更改相機的反差,沒將相機的反差減為最小,就會造成高光部位的曝光過度或最暗部位的曝光不足。用JPEG格式時,拍攝所得的圖像文件雖然可以通過計算機圖像處理Photoshop進一步‘優(yōu)化’,但是對于拍攝時相機設定不恰當而造成的‘受損’,雖然Photoshop功能強大能予一定的補救,然而覆水再收難滿杯。
業(yè)余玩攝影的只為生活增添樂趣。RAW格式雖好,后期處理要多一道工序。筆者拿自己的相機作試驗,比較JPEG與RAW,在電腦屏幕上檢視圖像質素,發(fā)現(xiàn)低壓縮比(例如 1/2.8)的JPEG格式也能產(chǎn)生質素十分優(yōu)良的圖像,但要在拍攝時正確操控‘曝光’與‘白平衡’。曝光控制最重要,既要控制‘曝光量t/F2’,需要時還要調(diào)整‘有效感光幅度DR’。自動曝光裝置不能過分相信。拍攝后應立即回放,查看圖像的直方圖;如果有問題就得調(diào)整曝光量重拍。為了獲得優(yōu)良的圖像質素,拍攝時寧可慢一些,考慮得周到一點。
15 色彩空間與色彩管理系統(tǒng)
15.1 色彩(即包括亮度含義的顏色HSB)空間Color Space
色彩空間往往是通過‘色度圖’來顯示的,常見的色度圖(國際照明委員會CIE 1939)是以x、y為坐標的。人眼能有效感覺的色彩空間只是色度圖的一部分,形狀似一個左傾的三角形,向左傾斜靠著y軸,左邊山腳站在x軸上,右邊山腳已離x軸。三角形的右角為紅,下角為藍,最高處為綠;三角形的周邊代表著各種‘色相Hue’和人眼所能覺察的最大‘色彩飽和度Saturation’。三角形內(nèi)有一個‘十’字型標記,代表消色點(無色點),三角形內(nèi)各點坐標x、y值不同,色相和飽和度也不相同,離‘十’字型標記近時飽和度小,離色彩空間邊框近處飽和度大。(參見圖9)
謹請注意:圖9是2維色彩空間圖;色影空間應是一個三維空間(與Lab、RGB、HSB模式相應)。x、y是替代色相H和飽和度S的,另外垂直x、y面的一維z則代表感光量B“有效感光范圍DR”。常見的色度圖(上圖)筆者推測應屬中等亮度的,色彩空間(不論人眼空間或數(shù)碼空間)最大;亮度增大或減小時,色彩空間都會減小。
常用感光器材(膠片和數(shù)碼感光元件)的色彩空間往往小于人眼,所以相機難以捕捉到人眼所能覺察的最鮮艷的景物色彩。印刷、噴墨打印、化學相紙和顯示屏幕能有效呈現(xiàn)的顯示空間總小于人眼,所以印刷、噴墨打印、化學相紙和顯示屏幕所能呈現(xiàn)的影像中不可能顯現(xiàn)人眼所能覺察的最鮮艷的景物色彩。(筆者揣測文中的方形空間的‘相機記錄的影像的顏色范圍’應是圖9所顯示的顏色范圍的拓撲變換。)
15.2 數(shù)碼相機的感光空間與鏡頭前實際景物的色彩空間
現(xiàn)今的中高檔數(shù)碼相機通常有二種‘感光空間’:AdobeRGB及sRGB按色度圖評估 sRGB色彩空間僅人眼的一半不到,AdobeRGB色彩空間大于sRGB。所以為了使數(shù)碼影像獲得最佳的色彩,拍攝時相機的拍攝空間大一些更好,選用AdobeRGB比sRGB好。據(jù)說,一些頂級專業(yè)相機JPEG格式還有比AdobeRGB更大的感光空間。RAW格式具有最大的感光空間,約為人眼能有效感覺的色彩空間的4/5。
聯(lián)系拍攝實際:實際‘景物(的色彩)空間’隨景物的顏色與光照而變動,時大時小。如果‘景物空間’超出了‘感光空間’,超出部分的影像就會變成一片完全飽和的色彩,很惹眼然而缺少情趣,這就是‘溢色Out of Gamut’。‘溢色’是一種圖像缺損,事后Photoshop也對其無可奈何,拍攝時必須注意避免。AdobeRGB色彩空間大于sRGB,相機的感光空間選用AdobeRGB可減少‘溢色’的機率。計算機圖像處理過程中如果一味追求色彩飽和也可能發(fā)生‘溢色’,數(shù)碼圖像的‘色彩空間’超出了圖像制作設備的‘制作空間’,制作出來的圖像色彩鮮艷惹眼,然而缺少情趣。
膠片和數(shù)碼照相的曝光技術方面,第一重要的是‘曝光適宜’。對于數(shù)碼照相而言,第二是正確選擇和使用相機的‘白平衡功能’。第三是防止‘溢色’的可能。如果鏡頭前的景物色彩十分鮮艷,必須將相機的‘飽和度’調(diào)低;反過來,如果景物的色彩十分素淡,則可適當調(diào)高相機的‘飽和度’,或者在以后圖像處理時再將飽和度調(diào)高。
15.3 國際色彩組織ICC的色彩管理系統(tǒng)
數(shù)碼攝影的全過程可分為三步:拍攝、圖像處理、制作圖像。涉及的工具是相機或掃描儀、計算機、圖像制作設備(數(shù)碼圖像至化學紙彩擴裝置、噴墨打印機、制版印刷裝置、網(wǎng)絡傳遞及屏幕顯示等)。圖像的色彩空間有四:相機或掃描儀的感光空間;計算機圖像處理的工作空間;計算機屏幕的顯示空間;圖像制作設備的目標空間(即制作空間——處理完成后,輸出至有關的圖像制作設備的色彩空間)。
色彩管理系統(tǒng)是以‘配置文件連接空間PCS’(Profile Connection Space)為中心,分別連接上述的感光空間、工作空間、顯示空間和目標空間。管理系統(tǒng)的‘核心’(色彩管理模塊CMM),對于PC機的Photoshop用戶而言,通常是‘Adobe顏色引擎’ACE。(參見圖10)
配置文件連接空間PCS是一個無歧義的轉換器、一個過渡空間、相當于色彩管理中的多語言字典,能將由相機或掃描儀的感光空間完美地轉換為圖像處理的工作空間、圖像處理之后輸出時轉換為與圖像制作設備相適配的目標空間。
15.4 Photoshop中的顏色設置Color Settings(對幾個色彩空間的選定)
由Photoshop/編輯/‘顏色設置’命令可以打開‘顏色設置’對話框。對話框中有:工作空間;色彩管理方案;按撳‘更多選項’鈕,還有轉換選項和高級控制,總共有4個選項可予設定。
①考慮到圖像打印/印刷使用的CMYK模式的色彩空間的形狀與sRGB空間不同,而(計算機圖像處理的)工作空間AdobeRGB空間能涵蓋它倆,所以在轉換處理數(shù)碼圖像的過程中為了不讓絢麗的色彩受損,圖像處理的‘工作空間’大一些會好一些。另外,圖像有多種模式可以相互轉換,對于同一圖像 CMYK模式的數(shù)碼圖像文件總大于(字數(shù)多于)JPEG模式的;所以圖像處理總使用JPEG模式的,處理速度快。
中高檔數(shù)碼相機JPEG格式拍攝的,不管感光空間是sRGB或AdobeRGB,選用AdobeRGB 比sRGB好。用RAW格式拍攝的及一些頂級專業(yè)相機的JPEG格式,可選用Photoshop所能提供的ProPhotoRGB工作空間——色彩空間比AdobeRGB更大。
②‘色彩管理方案’是引導輸入的(相機/掃描儀的)‘數(shù)碼圖像文件’轉換到工作空間的。各種正規(guī)品牌的攝影機、掃描儀的數(shù)碼圖像的產(chǎn)生軟件都屬業(yè)務秘密,各有千秋,其感光空間也各有特色;為了顧及其特色,常在其數(shù)碼圖像文件中附置了‘國際色彩組織ICC的配置文件Profile’(愚以為:Profile或可意譯為‘特性標簽’)。Photoshop能識讀其標簽,將其感光空間妥善地轉換為選定的工作空間。所以,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應選‘保留嵌入的配置文件’。
③‘轉換選項’的選擇——引擎:對于使用Windows的PC機而言,總選用Adobe(ACE),Apple機則另選。意圖:對于攝影圖像,應選用‘可感知’或‘相對比色’,讓域外色彩獲得最佳的補救再現(xiàn),輸出CMYK模式用來制版印刷的可另行考慮。
④高級控制——如果對于印刷業(yè)務了解不多,愚以為不要隨便選用。
⑤‘顏色設置’可能讓您頭昏腦脹了,或者選錯了。有一個簡捷的方法可以讓您一鍵更正——由Photoshop/編輯/‘顏色設置’命令可以打開‘顏色設置’對話框。對話框中第一行 ‘設置’項右端拉下選項,選用‘日本印前2’;再撳‘確定’鈕。
15.5 轉換輸入的‘帶有/或沒有Profile的sRGB空間等’為‘工作空間AdobeRGB’
由Photoshop/編輯/‘指定配置文件命令’可以打開‘指定配置文件’命令對話框。有三種選擇:放棄色彩管理,不理睬原先嵌入的Profile;轉換為‘工作空間AdobeRGB’;指定配置文件,由右端下拉的列表中選用。如果對圖像文件的來歷或者對列表中的選項不了解,請勿選用。
15.6 (計算機屏幕的)顯示空間
大部分顯示器只能顯示sRGB空間,質量差的甚至小于sRGB;只有價格昂貴的顯示器才能顯示AdobeRGB空間。Photoshop中的色彩管理系統(tǒng)PCS能識讀顯示器的‘特性標簽’,所以Photoshop中的色彩管理系統(tǒng)PCS能恰當?shù)貙⒃醋韵鄼C或掃描儀的圖像文件,引入圖像處理‘工作空間’,處理后轉換為嵌入了‘特性標簽’的CMYK模式(用于噴墨打印、制版印刷)或sRGB空間(用于化學紙彩擴)。我們還可以依靠儀器及軟件或者憑視覺及經(jīng)驗校正顯示器的色彩,使‘屏幕顯示的顏色’能確切地代表‘數(shù)碼圖像文件中所含的看不見的顏色’。整個過程都在計算機顯示屏的監(jiān)視下調(diào)控的,顯示屏的色彩校正了,就能為獲得優(yōu)美的圖像提供了保證。
15.7 轉換為配置文件——由工作空間AdobeRGB轉換為目標空間(CMYK空間或sRGB空間)同時嵌入Profile
①由Photoshop/編輯/‘轉換為配置文件’命令可以打開‘轉換為配置文件’對話框?!D換為配置文件’是指導‘在工作空間AdobeRGB’的‘RGB模式圖像文件’轉換為輸出至化學紙彩擴裝置、噴墨打印機、制版印刷裝置、網(wǎng)絡傳遞及屏幕顯示等的在‘目標空間’的‘sRGB、AdobeRGB及各種CMYK 模式’。
②各種彩擴設備配著各種化學紙、各種噴墨打印機、各種制版印刷同樣都各有千秋,都各有其‘Profile’,只有網(wǎng)絡傳遞及絕大部分屏幕顯示則都守著統(tǒng)一的sRGB標準沒有‘Profile’。Photoshop中貯存著它們的‘Profile’,在圖像處理完成后輸出時還可將工作空間按所選的圖像制作方法轉換為輸出空間,并將相應的‘Profile’嵌入輸出的數(shù)碼圖像文件中。
③‘轉換為配置文件’對話框,第一項‘源空間’(‘工作空間’):應選AdobeRGB。第二項‘目標空間’:可由右端拉下一長列選項,從中選擇與圖像制作設備相應的項目。如果目標是‘網(wǎng)絡傳遞’應選sRGB。如果目標是‘化學紙彩擴’應選AdobeRGB。
處理完成后輸出時,如果用于網(wǎng)絡傳遞、屏幕顯示或者化學紙彩擴時應將數(shù)碼圖像轉換為sRGB空間,如果用于制版印刷、噴墨打印則必須在輸出前將其轉換為CMYK模式,并在其圖像文件中嵌入Profile。sRGB空間和CMYK模式空間都小于AdobeRGB。由一個較大的工作空間轉換為較小的‘輸出空間’,影像的鮮艷程度必然會有影響。然而,Photoshop還能在處理完成后輸出至化學紙彩擴、噴墨打印、制版印刷等設備時“讓(工作空間AdobeRGB之內(nèi)目標空間sRGB或CMYK之外的)‘域外色彩’補救再現(xiàn)”,最后‘制作’出高質素的圖像。
古人云:玩人喪德,玩物喪志?,F(xiàn)已年逾古稀卻醉心于數(shù)碼攝影,退休在家多空閑,正好靜心看書學習,興致起來就去拍攝美景或上機玩Photoshop處理我的照片,忙忙碌碌,自得其樂,成了個‘不知老之將至’的老頑童。老頑童玩攝影,是個唯美主義者,拍攝的對象限于風光山水、人物和花卉靜物等優(yōu)美的景物,但求照片盡可能完美無缺。為了彌補攝影藝術的遺憾,老頑童艱苦學習Photoshop技藝沉醉于數(shù)碼神筆的魅力中。
昔日蔡元培先生在國立藝術院(今杭州的中國美術院)成立時曾稱:“創(chuàng)造美,使以后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為愛美的心,借以完成人們真正的生活?!?老頑童愿遵循其教導:閑得無聊時就玩照片取樂:這種‘玩樂’耗費有限卻可以消愁破悶,愉悅心情,沒有口舌是非之害,名利得失之苦,更能以‘愛美的心’填滿不足的心態(tài),平息浮躁的情緒,讓老頑童充分享受寧靜平和的退休生活。
我愿通過本文將我學習探索所得到的一些淺見簡要地介紹給大家以供參考,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攝影與Photoshop給我的退休生活帶來無限的樂趣,我愿將這種樂趣與廣大攝影愛好者分享。圣賢有言:學而后知不足。斷斷續(xù)續(xù)寫來,我有了較深的體會。我只是一個攝影迷,水平有限,文章中缺點錯誤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賜教,敝人在此道謝。
參考文獻:
[ 1 ]應勤.Photoshop7.0入門與提高[M].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2,第一版.
[ 2 ]Jacobson.大不列顛攝影教程[M].吉林攝影出版社,2002.
[ 3 ]Michael Langford.高等攝影教程[M].中國攝影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