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鄧新
春節(jié),多數(shù)人的日子熱鬧喜慶,成功者更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然而對失意者來說個中滋味難以言表。鋅刻度記者深入采訪,還原失意者的“春劫”眾生相。
張樂:炒股者:動了離婚念頭
炒股虧損,預備2萬元過年,引發(fā)一系列家庭矛盾。
小年夜,張樂因炒股虧損一事與老婆爆發(fā)了嚴重口角。2018年股市慘淡世人皆知,張樂老婆也表示理解,打消了去三亞過年的念頭,就留在成都開開心心過個年,可看到張樂微信理財通預留的2萬元過年預備金,頓時崩潰了。
“2萬元真的不夠過年嗎?”張樂向記者訴苦。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至少在張樂老婆眼中是不夠的,畢竟去年春節(jié)期間花銷了近10萬元。
2017年張樂一家三口于三亞過年,早早就訂了海棠灣天房洲際酒店豪華海景房,提前一周訂了酒店海底餐廳自助餐,享受藍天、白沙、碧波、綠櫚……
美好回憶如夢如幻,現(xiàn)實卻是冰冷殘酷。
雙方的矛盾于除夕夜爆發(fā)了,導火索為張樂孝敬雙方父母的紅包縮水了,往年都是5000元,今年改為2000元,張樂老婆面子掛不住,就寢時不斷埋汰他炒股,提醒要為孩子未來考慮。
“呵呵,女人?!?/p>
張樂是2012年開始炒股的,緣何入市已經(jīng)記不清了,只知起初投入不大才2000元左右,也沒花精力打理股票賬戶,直到2014年年初聽說牛市來了,才加大資金投入,真的是亂買亂發(fā)財,瞎貓都能碰到死耗子,稀里糊涂就賺了近20萬元。
2015年6月股災爆發(fā),張樂也蒙了,好在是新手沒有心理包袱,順利出局了保住了部分勝利成果。之后,與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研究公司基本面、K線圖技術(shù)面,在2017年打了一個翻身仗:“從中國巨石、保利地產(chǎn)賺的錢,相當于3年的工資收入,人飄了。”
飄了不打緊,迷上毒雞湯才可怕。
一個男人35歲之后,不能全指望工資收入,更多的是依靠資產(chǎn)收入,不管是不動產(chǎn)的租金,還是金融資產(chǎn)的收益,都能撐起未來的一片天。
財富自由成為張樂追求的目標,為此孤注一擲幾乎將家里閑錢全部投入股市,僅靠工資維持生活,哪想到2018年股市熊途漫漫,券商、保險、基金、私募、大戶、游資、散戶幾乎都在虧損。
張樂也未能幸免,再加上操作激進押錯了寶,2018年年初股票賬戶總資產(chǎn)371.89萬元,到了年末虧得就剩下62萬元多點。
直到要過年,張樂才向老婆坦白了虧損,引發(fā)了后續(xù)一系列矛盾。
第一次,張樂產(chǎn)生了離婚的念頭。
大年初一,全家人的話題中心就是新的投資方向,有說開少兒書店的,有說開動漫配飾店的,有說開汽車美容店的,各具一詞,唯一的共識就是買房,可惜張樂夫婦沒有購房資格。
對上述建言張樂不屑一顧,他們夫婦從來沒有開過店,也自認不是做生意的料,只怕比炒股還不靠譜,誰都無法改變他的大道:“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過年前后這幾日,張樂白發(fā)多了不少,眼袋也下墜了,滄桑了不少,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斷安慰他“家和萬事興”。
其實張樂不知道,過年預備金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家人看到希望,或許他明白這點,只是無法重燃家人的寄望,畢竟孤注一擲不是投資。
P2P投資者:自我消費降級
張浮月:春節(jié)回家沒有買電子產(chǎn)品,能不花的錢就盡量不花,感覺錢難掙。
電視機傳出春晚的喜慶,張浮月父子喝得七七八八,父親無意中詢問了6萬元理財?shù)臓顩r,張浮月內(nèi)心咯噔一下,面不改色地答復一切正常。
這兩三年父親將5萬元體己錢交予張浮月打理,張浮月嫌棄銀行理財收益太低,私自將錢投入P2P平臺理財,如今這筆錢懸了。
這事要從2013年6月余額寶橫空出世說起,那時張浮月才從事計算機系統(tǒng)集成工作2年多,第一次接受了理財知識普及,誕生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觀念。
2014年好友分享了一個P2P理財平臺的紅包鏈接,中了50元,可得投資5000元才能激活這個紅包,張浮月試探性地轉(zhuǎn)了5000元,一個月后成功獲得年化利率為12%的利息,至此戒備心理慢慢放下,持續(xù)投資P2P理財平臺。
投得最多的為愛錢幫平臺,起初還時不時地提現(xiàn),后來干脆有錢就投,一直持續(xù)了4年。
“到底投了多少?”面對記者的疑問,張浮月猶豫再三表示具體金額記不清了。
到了2018年年中,P2P平臺集中爆雷,張浮月在微信訂閱號中看到新聞,立即登錄賬戶發(fā)現(xiàn)投資沒到期、無法提現(xiàn),沒過多久愛錢幫就爆雷了。
張浮月第一次感到惶恐,那可是自己掙的血汗錢,真的是欲哭無淚,于是湊了800元份子錢,合計250萬元請了律師打官司。
從爆雷開始,張浮月就消費降級了,真真正正的消費降級。
過年回家,后備廂就只裝了一箱蘋果、一箱梨和三箱橘子,還有為父母買的兩套衣服和四雙鞋子,電子產(chǎn)品一個也沒買,往年怎么也得買一兩件,讓父母嘗嘗鮮體驗一下潮流生活,雖然多數(shù)產(chǎn)品最終難逃吃灰的命運。
農(nóng)歷臘月二十九到了浙江海寧老家后,給了父母3000元,岳父岳母3000元,其他人的紅包都是200元。
“現(xiàn)在害怕隨便花錢,錢直接都存進支付寶定期里了,定期一年?!睆埜≡孪蛴浾咄嘎叮绻赣H要用那5萬元錢,就用自己的錢貼上,在北京沒有買房沒有房貸,收入尚可的他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大年初一、初二,張浮月還是無法擺脫對官司的牽掛,總是忍不住入群看看有無最新的消息,內(nèi)心還是有一絲能追回損失的期盼,當然他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不行就努力賺錢補回來。
炒幣者:夢碎不歸家
林曉龍:炒幣虧損36萬元,其中包含父母贊助的部分買房款,林曉龍申請春節(jié)值班不回家。
2015年,“90后”林曉龍大學畢業(yè)入職北京一家IT公司,午間閑聊時得知有兩三位同事在炒比特幣,其中一位同事的投資經(jīng)歷令人津津樂道。
三年前一個偶然因素,該同事買了20枚比特幣,之后陸續(xù)賣了13枚,恍然醒悟比特幣后續(xù)升值空間巨大,于是剩下的7枚堅決不賣,一天天看著升值生活也有勁兒。
那時虛擬貨幣炒作高峰未至,大眾對虛擬貨幣的爭議也未結(jié)束,一派認為“怎么抓住機遇,20年前得懂英語,10年前得懂互聯(lián)網(wǎng),今天得懂區(qū)塊鏈”,另外一派認為“別玩那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在北京買個房腳踏實地,未來才可能娶上媳婦”。
林曉龍出于謹慎當時未加入炒幣大軍,沒有想到兩年后一次偶然機會還是入局了,最終沒有擺脫命運的牽引。
2017年11月底,正值虛擬貨幣行情最瘋狂的時刻,比特幣即將創(chuàng)下接近2萬美元/枚的歷史高點,以太幣、瑞波幣也是新高不斷,幣圈人聲鼎沸,人人都做著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美夢。
林曉龍被前同事邀請在中關村創(chuàng)業(yè)大街墨菲咖啡聽了一次區(qū)塊鏈講座,起初把玩著盛著卡布奇諾的咖啡杯,眼光多盯著心形咖啡拉花,安心做一個濫竽充數(shù)的“南郭先生”,沒想到慢慢入迷了。
林曉龍多了一個心眼,沒理會講師推薦的區(qū)塊鏈項目,而是去了東城區(qū)美術(shù)館東街的三聯(lián)韜奮書店買了兩本區(qū)塊鏈的入門書籍,之后在6000~7000元價位陸續(xù)投入80萬元買入以太幣。
如果做短線的話,林曉龍是可小賺一筆的,然而沒有如果,2018年比特幣、以太幣跌了整整一年。
今年春節(jié),意志消沉的林曉龍不打算回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炒幣不但虧光了三四年的積蓄,還令家里贊助的買房款也蒙受了部分損失,再說回家開銷也小不了。林曉龍給記者算了算回家的成本:
·北京西到新化南的火車票單面就要700多元,票俏的很不好買,不過到婁底南的票相對好買;
·孝敬父母3000元;
·準備年貨至少1000元;
·準備4個壓歲錢紅包,每個300元,再準備3個孝敬長輩紅包,每個500元,合計2700元;
·請客吃飯至少4次,再保守估算也要2000元;
·打麻將娛樂也得準備1000元;
·帶家人周邊游一次,2000元跑不了;
·商場購物、超市購物估摸也要1000元起步。
不回家至少可以省8700元,雖然手中并不差這點錢,但林曉龍還是向公司申請春節(jié)值班,獲得領導贊賞。
除夕那夜,孤獨感撲面而來,沒有女朋友,也沒有親人在身邊,獨自吃完餃子林曉龍?zhí)魍巴饫淝宓慕值腊没诓灰眩骸叭绻敵醪幌淤I房款少、選擇余地小,就不會冒險去博以太幣,還是太貪心了?!?/p>
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節(jié)后,林曉龍打算先存錢補回虧空,至于買房緩一緩再說,說不定未來房價還得降。
失業(yè)者:心情像上墳一樣
戴譽民:三姑六婆輪番問候,總是有人不斷補刀。
2月1日戴譽民沮喪地坐高鐵回西安過年,失業(yè)了不說,還兩度被警察叔叔請去喝茶,這個年不好過。
2011年,戴譽民第一份工作為湖南名企三一集團風控崗位,一次與北漂回來的大神偶遇改變了他的命運軌跡,踏上了北漂之路,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行業(yè)的一員。
戴譽民的公司處于朝陽區(qū)國貿(mào),這是北京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三大聚集地之一,高峰時大大小小平臺上百家,其入職的是信審崗,簡而言之就是寫風控報告。
業(yè)務部負責找借款客戶,盡調(diào)組負責前期調(diào)查,信審組負責撰寫信審報告、算出初審額度,復審組算出復審額度,之后轉(zhuǎn)風控總監(jiān)確認最終額度與利率,最后財務部放款。
那幾年是戴譽民繼高考以后過得最充實的一段時光。
2018年,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的至暗時刻,小貸、現(xiàn)金貸、P2P等都遭遇寒冬,貸款業(yè)務越來越難做,回款越來越難,為此戴譽民經(jīng)常失眠。
春節(jié)前夕,戴譽民正準備年貨,經(jīng)偵找上了門,要求去交代問題,整個人都蒙掉了,原本也不是重要人物,況且還離職了,按說輪也輪不到自己背鍋。
“生平第一次坐警車,心情像上墳一樣?!?戴譽民向記者這么描述做筆錄的體驗,“從小就是三好學生,長大后遵紀守法,做夢都想不到有一天會變成電視劇中的‘壞人’?!?/p>
戴譽民被BOSS坑了,2017年曾提供身份證協(xié)助公司在天津注冊了三家金融公司,戴譽民莫名其妙就成為公司法人:“原來法人就是法辦之人的意思啊……”
好在戴譽民說清了問題,成功證明自己也是受害者,沒有錯過2月1日的返鄉(xiāng)高鐵,到家后穿上了8年前三一集團發(fā)的襯衫:“今后再也不去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公司,就在傳統(tǒng)行業(yè)找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攢錢買房。”為此,他刪除了所有的網(wǎng)購APP,也不打算過年花大錢。
然而拜年的三姑六婆總有人提起戴譽民的傷心事,圖個安靜的愿望落空了。
一上來就問結(jié)婚沒有,有對象沒有,年齡大了為啥還不找一個;一上來就問找到新工作沒有,還回北京嗎,北京買房了嗎;更有親戚的熊孩子聽說他進局子的事,一知半解地詢問警車坐起寬不寬、抖不抖、威不威風……
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