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秀珍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小學階段識字教學任務較重,小學生需要掌握的漢字數(shù)量較多。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明顯增多,如何讓學生識記生字已成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牢記生字,而注重課后抄寫,一個生字抄寫不少于10遍,這樣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而且識字效果也不理想。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呢?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在識字教學中,運用生動有趣、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從而提高識字效率。
一、比較聯(lián)系識字
在生字中有許多相近的字,學生容易混淆,造成錯字、別字。因此,在教學時,不讓學生單獨去認某個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現(xiàn),讓學生去比較、去分辨,在比較中識字,在聯(lián)系中區(qū)別。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日”是指太陽,而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字里只有一橫,“目”是指眼睛,人、動物的眼睛有兩只,所以“目”字里有兩橫。再如:學習“他”字時,可與“她”“地”兩個字相聯(lián)系比較,在學生觀察比較后,讓他們總結(jié)出:這三個字的結(jié)構(gòu)相同,右邊都是“也”,但又有不同之處,那就是偏旁不同,男人的“他”是“亻”旁,女人的“她”是“女”旁,土地的“地”則是“土”旁。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混淆了。
二、聯(lián)系物體形狀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根據(jù)漢字的特點舉一些生活中的實物,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如:教學“尖”字時,把準備好的實物:鉛筆、鋼針出示給學生觀察,通過仔細觀察鉛筆、鋼針的形狀,老師指著鉛筆較細小的一頭問:“這是鉛筆的什么部分?”學生回答:“是筆尖?!比缓罂偨Y(jié)出:物體細小的部分叫“尖”,最后叫學生舉出一些上“小”下“大”帶“尖”狀的實物。通過舉例分析,使學生好記易懂,既掌握了漢字的寫法,又理解了字義。
三、謎語、順口溜識字
根據(jù)漢字的特點,可以把一些漢字編成謎語、順口溜等形式幫助學生識記。如:“魏”字,可編成“有女不會嫁,嫁到禾頭下,夜夜與鬼睡,問你怕不怕?!钡闹i語,讓學生去猜字。再如:“巳”、“已”、“己”三個字,它們的形狀十分相似,學生識記起來很容易錯,教學時,可以編成順口溜“閉口(sì)巳,開口(yǐ)已,張開嘴巴是自(jǐ)己?!蓖ㄟ^謎語猜字、順口溜識記生字,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的效率。
四、表演動作識字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肢體動作演示字的形義聯(lián)系。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孫悟空一樣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又如:教學“拿”字時,老師可提問:“我們拿東西要用什么?”學生回答:“用手?!蔽译S即解下手表放到講臺上,再把手掌伸直壓在手表上,然后把手抬起來。問:“老師把手表拿起來了嗎?”“沒有”?!霸鯓硬拍馨咽直砟闷饋砟兀俊敝笠髮W生注意看著老師的手是怎樣把手表拿起來的,最后解釋:“要把手表拿起來,只有把手合起來,因此合起手來就是‘拿’”。這樣通過表演,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營造了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五、游戲鞏固識字
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遺忘快的特點,剛學過的字不加以鞏固很快會忘記。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喜歡學,有主動學習的意愿,能夠主動識字,快樂識字。
學習了合體字后,設計了一個游戲“摘蘋果,找朋友”。把所學字的偏旁與部首分別寫在半個蘋果上,打亂貼于一棵蘋果樹上,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思考、判斷把偏旁和部首組成字,并讀出來,如果讀準了,讀對了,就把“蘋果”送給他。這樣通過做游戲,學生不僅學習情緒高漲,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快速思考、判斷的能力,從而達到識字的目的。
六、結(jié)合生活識字
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養(yǎng)成留意周圍事物,學習生字的習慣。創(chuàng)設識字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要求學生將自己的作業(yè)本上的名字都標上拼音,并讓學生輪流發(fā)作業(yè)本,擴大識字量;還可通過“每日一句話”、“每周一首詩”誦讀活動,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生字,認識新字,同時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我們在平時認真?zhèn)浜谜n,結(jié)合前人的教學經(jīng)驗,運用自己生動有趣、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識字教學,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談有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達到良好的識字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