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劉華
馬克西米利安·林格爾曼是一位法國工程師。1913年,他做了一項調(diào)查。他讓許多人一起拉一根繩子,測量每人釋放出的力量。他發(fā)現(xiàn)兩個人一起拉一根繩子,平均每人只投入其力量的93%,8個人一起拉時就只剩下49%了??茖W界稱這一效應為社會性懈怠。它之所以會出現(xiàn),是因為在團隊中個人的效率無法直接看到,而是與團隊融合在一起的。社會性懈怠是一種理性行為:假如使出一半力就行,又不會引起注意,為什么要使出全力呢?
一同拉一根繩子的人越多,個人的貢獻就越低,但它沒有降到零。因為零效率會引起注意,繼而會帶來后果,如被逐出群體或損壞名譽。
社會性懈怠不僅出現(xiàn)在體能效率方面,我們在精神上也會懈怠,比如開會的時候。團隊越大,我們個人參與的程度就越小——一定大小的團隊,當效率達到一個水平時,就不會繼續(xù)下降了。
在團隊里我們不僅會克制我們的效率,還會克制我們的責任。誰也不想對成績差負責。紐倫堡的納粹審判就是一個鮮明例子,每個董事會或管理團隊里都較少有提出異議的人員。大家都躲在團隊決議背后,專業(yè)術語稱之為責任擴散效應。
同樣原因,團隊有甘冒比個人更大風險的傾向。事實證明,團隊討論會導致做出比人們獨自作決定時更冒險的決定。因為大家都會想:“一旦出事,不是我一個人承擔責任?!?/p>
人們在團隊里的行為不同于單獨一人的時候??梢酝ㄟ^盡可能彰顯個人效率,來緩和團隊的弊病。(摘自《清醒思考的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