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宇航 王四平 張懷虎
摘 要:現(xiàn)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在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里,智能手機、電腦、網絡可以說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大多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完成,但是它們在給我們帶了極大的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極大的隱患。其危害性、危險性也是隨之不斷擴大的?,F(xiàn)在的計算機犯罪和過去的計算機犯罪雖然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但它在外在表現(xiàn)、形式上卻是有著極大的差距。它變得更加復雜、隱蔽、多樣性、危害后果更加嚴重。在現(xiàn)如今這個網絡社會,無論是立法、司法還是執(zhí)法上都應對計算機犯罪給予必要的重視。
關鍵詞:計算機犯罪;現(xiàn)況;發(fā)展
一.計算機犯罪的概述
在計算機學定義中,所謂計算機犯罪,是指行為人以計算機作為工具或以計算機資產作為攻擊對象實施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在公安部計算機管理監(jiān)察司給出的定義是:所謂計算機犯罪,就是在信息活動領域中,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或計算機信息知識作為手段,或者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對國家、團體或個人造成危害,依據法律規(guī)定,應當予以刑罰處罰的行為。
從整體來看,計算機犯罪可以算是法律和計算機的交叉學科,尤其是在計算機犯罪的執(zhí)法中計算機網絡技術是偵破案件不可或缺的。在立法和司法上也根據計算機技術來制定法律和審判案件。
計算機犯罪的主體屬于一般主體,但計算機犯罪中的一般主體有著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犯罪并不像普通的刑事犯罪例如搶劫、殺人等不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的知識,實施計算機犯罪的主體一般是必須擁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犯罪的主觀反面可以說是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過失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和計算機犯罪的現(xiàn)狀有關,計算機犯罪的低齡化和危害性大。我國刑法將計算機犯罪歸在了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很多低齡的計算機犯罪者其實并沒有危害其的主觀意思,但其行為造成的后果卻是嚴重的,這種嚴重的后果很大一部分是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不可控性所導致的。
計算機犯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在借助計算機技術在虛擬的計算機網絡空間中實施的犯罪。但有一點,計算機輔助犯罪,其實很多時候,在很多刑事案件中,都有計算機犯罪的身影,實施者通過計算機技術并不直接進行犯罪行為,而是借助計算機技術的一些便利幫助自己完成犯罪。在計算機輔助犯罪中,實施者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現(xiàn)實中在現(xiàn)實中實施犯罪行為。行為的主客體存在于現(xiàn)實中。
二.計算機犯罪的現(xiàn)況
計算機犯罪不同于其他犯罪,計算機犯罪是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每當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革新,計算機犯罪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更加的復雜,更加的多樣化。
現(xiàn)如今的計算機犯罪相較于之前可以說是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個時間不過十幾年。就十幾年前來說,計算機犯罪還是一個據我們很遙遠的存在,因為那時電腦并未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所存在的一部分。而現(xiàn)在,智能手機可以說說是大部分人的必需品。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計算機犯罪的現(xiàn)況主要有以下幾點突出表現(xiàn):
1.計算機犯罪智能化,這主要是由于計算機本身的發(fā)展,更強大的性能,更智能的功能使得計算機犯罪在實施時可以更容易實現(xiàn)一些復雜的攻擊手段。計算機犯罪的智能化還可以表現(xiàn)在犯罪對象,正因為,計算機的智能化發(fā)展,金融、政治等等都逐漸依賴于計算機網絡。這種智能化給計算機犯罪增添了更多的犯罪客體。
2.計算機犯罪手段的隱蔽性,現(xiàn)代的計算機犯罪大多依賴與網絡,而網絡有著開放性、不確定性、虛擬性、和超時空性等特點。這為計算機犯罪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計算機犯罪的實施者可以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進行作案,且不會留下明顯的痕跡。像一般刑事案件時間、地點的不在場證明,在計算機犯罪方面都失去了作用。這也就使得計算機犯罪的行為難以被發(fā)現(xiàn)、識別和偵破。
3.計算機犯罪的跨國性,主要也是依靠于網絡技術。網絡將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讓地球成為了地球村。在網絡上,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就像是鄰居間的走訪一樣簡單。計算機犯罪同樣如此。同時,計算機犯罪的跨國性也是計算機犯罪隱蔽性的一個表現(xiàn)。
4.計算機犯罪目的的多樣化,隨著計算機發(fā)發(fā)展,計算機的功能不再僅限于科學計算、數據處理等。計算機開始應用到各個領域。不論是個人、企業(yè)還是政府都在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便利自己。正因為犯罪客體的多樣性,計算機犯罪的目的也多樣化。
5.計算機犯罪實施者的低齡化,根據統(tǒng)計,在計算機及網絡犯罪中,青少年占據了很大的比例,他們犯罪的動機和目的大多并不是商業(yè)和政治上的,他們只是單純的想要表現(xiàn)自己,以及對計算機這一充滿魅力的未知領域的喜愛及成就感。在我看來,計算機犯罪實施者低齡化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教育上。在我國,雖然我們從小學開始到到高中結束,學校都開設了計算機課程,但因為應試教育的原因,學校還是老師對這方面并不重視。很多對計算機感興趣的青少年都是通過自學學習的計算機,這種自學所缺失的是對計算機道德的基礎認識。這也就說明了為什么計算機犯罪實施者低齡化的原因之一。
三.計算機犯罪的未來
在這個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未來的計算機犯罪無疑將變的更為復雜形式越來越多樣。隨著IPv6協(xié)議的應用和5G甚至更高的網絡的普及,他們在帶給我們更好生活體驗的同時也成為了計算機犯罪分子手中更尖銳的利器和更隱蔽的夜行衣。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未來,人工智能、智能家具、無人駕駛的普及或將成為計算機輔助犯罪的便利工具。屆時各類犯罪幾乎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來完成,而犯罪者卻可以隱藏在網絡里逍遙法外。
對于未來計算機犯罪的各種嚴峻形式應該讓我們警醒,我們需要在技術上克服,需要在教育上給予人們正確的引導,需要在法律上給必要的重視。
或許這個未來看起來很遙遠,但或許又僅僅是一個十年,畢竟十年前的我們誰又能想到現(xiàn)如今的生活呢?
參考文獻
[1]論計算機犯罪的定義[J].趙秉志,于志剛. 現(xiàn)代法學. 1998
[2]網絡環(huán)境下的信息安全[J].蔡希. 通訊世界. 2019
[3]網絡犯罪研究[M].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楊正鳴主編,2004
[4]淺談計算機犯罪現(xiàn)狀及防范措施[J].吳剛. 法制與社會.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