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治國
一、故事導入激興趣
師:同學們:“懸梁刺股”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誰?
生:蘇秦。
師:懸梁,孫敬;刺股,蘇秦。(板書:孫敬、蘇秦)
蘇秦刺股,形容他讀書刻苦。蘇秦以“連橫”說秦未成,又以“合縱”游說趙王,終于身佩六國相印。這類人被稱之為縱橫家。今天,我們再認識兩個縱橫家——公孫衍、張儀。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孟子>三章》中的《富貴不能淫》。
(板書課題:富貴不能淫)
二、檢查預習讀通文
師:請同學們齊讀整篇文章。
(學生齊讀)
師:讀得很整齊,停頓比較準確?!巴摇敝械摹芭睉x為“汝”。
三、緊扣文本析重點
師:默讀課文,思考:文章標題《富貴不能淫》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可以換成什么標題?
生1:何為大丈夫?
生2:孟子之道。
生3:大丈夫之論。
師:同學們講的關鍵詞就是“大丈夫”,那我們以“大丈夫”為詞,每人寫一個句子,等會大家分享。
生1:何為大丈夫?大丈夫就是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jié)的男子。
生2:大丈夫,顧名思義就是有勇氣有擔當?shù)娜恕?/p>
生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生4:大丈夫能屈能伸。
師:都不錯,還有嗎?
生5:大丈夫應該頂天立地,當自強。
生6: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
師:概括一下,剛才同學們表達出來理想中的大丈夫形象應該是能屈能伸、頂天立地、上得天堂下得廚房的男子漢。那么,在景春心中大丈夫是怎樣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生:“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p>
師:這是景春心中的大丈夫。(板書:一怒諸侯懼,安居天下熄)
孟子心中的大丈夫又是怎樣的呢?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師:把這個句子再齊讀一遍。
師:在孟子心中,“居天下之廣居”三句分別對應“仁、禮、義”。孟子被稱為“亞圣”,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以“仁、義”為主要思想。(板書:仁、禮、義)
“得志”與“不得志”時,就要像孟子的名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板書:得志、失志)
師:孟子的“大丈夫三不能”已成為名言。請同學們找出來并齊讀。
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師:(板書:“大丈夫三不能”)其中“淫”本義跟水有關,有“多”的意思?!耙痹谶@里指的是惑亂、迷惑。
師:“貧賤不能移”中的“移”指的是什么?
生:品質、節(jié)操。
師:對的。莫言在作品中回憶小時候,家貧,為了得到一塊豆餅,圍著糧食保管員學狗叫。回家后,被爺爺、爸爸嚴厲批評。
師:“威武不能屈”指的是什么意思?
生:在強大的武力面前不屈服。
師:齊讀“孟子的大丈夫觀”的句子,并背誦。
四、理清脈絡悟寫法
師:孟子提出觀點過程是怎樣的?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小組討論,再回答)
生:首先擺出自己的觀點,用“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反問。
師:這是反駁的第一步,擺出自己的觀點(板書:提出觀點——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師:第二步呢?
生:第二步指出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是妾婦之道。
師:妾婦之道是什么?
生: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師:(板書:以順為正,妾婦之道)第三步呢?
生:指出什么是“大丈夫”。
師:整個論述的過程我們稱之為駁論。
“駁論”,即先擺出對方的觀點,然后,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從而說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五、學以致用微寫作
師:《三國演義》中有個故事為“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與劉備是英雄。現(xiàn)在,老師的觀點是“曹操不是大丈夫”。
請同學們提出反駁理由。(三分鐘提出提綱,指名學生分享)
生:曹操是大丈夫。
1.他有統(tǒng)一中國的宏偉志向;
2.他有“望梅止渴”的帶兵謀略;
3.他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寬闊胸懷;
……
師:這名同學的駁論,首先提出自己的觀點,即“曹操是個大丈夫”;然后,從三個方面分析。論據(jù)比較有說服力。
六、課堂小結曬收獲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富貴不能淫》。你們有哪些收獲?
生1:明白了什么是“大丈夫”。
生2:懂得了駁論文的寫作。
生3:加深了對孟子的了解。
……
七、教師寄語顯人文
師:當今,我們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儒家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我們學習儒家思想,需要取其精華,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