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婭嬌
摘 要:城建檔案編研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相應地重新調整和定位,變被動為主動,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開動腦筋,抓住機遇,在我們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的同時,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膽魄與果敢,努力開發(fā)更多適應市場需要的城建檔案編研課題。
關鍵詞:網絡信息;城建檔案編研
作為城建檔案信息開發(fā)利用重要手段之一的城建檔案編研工作者如何實現(xiàn)自身意識或觀念的轉變和更新,能否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這對于城建檔案工作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所謂的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簡單地說就是城建檔案編研工作者對城建檔案館(室)內的城建檔案信息經過研究加工,并廣泛地向社會各方面利用者提供科學的、系統(tǒng)的城建檔案信息的研究性工作,它的最終成果主要是以書籍的形式或其它載體形式與社會各方面發(fā)生聯(lián)系,并參與社會發(fā)展進程。
在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各個階段都會形成大量的原始信息,特別是在編研題目確定之后,編研人員要進行廣泛的編研素材查找、篩選和研究工作,這個階段會形成大量的原始信息,信息量豐富而且復雜,如果對其加以有效的分類、整合、積累、保存,建立編研選材專題數(shù)據(jù)庫,就能為今后的編研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資源共享擴大了編研選材的內涵,利用信息價值的可塑性拓寬了選題的外延。以往城建檔案編研的信息材料基本來自于城建檔案館自身的館藏,選擇的范圍窄、數(shù)量少,限制了選題的范圍。而網絡資源的共享卻改變了這種信息貧乏的狀況,大量的各種類型的信息不僅開拓了城建檔案編研者的視野,而且在思維和選題的方式上也沖破了本館館藏的局限,思想上得到了解放,編研選題及題材也充分得到拓展。因此,為了迅速適應新的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城建檔案館的編研工作者必須將自己從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解放出來,轉變觀念,確立起嶄新的城建檔案編研意識。
一、網絡信息環(huán)境下城建檔案編研選題的特點
1、資源共享擴大了編研選材的內涵,利用群體及信息價值的可塑性拓寬了選題的外延。以往城建檔案編研的信息材料基本來自于本館的館藏,選擇的范圍窄、數(shù)量少,限制了城建檔案編研選題的范圍。信息網絡資源的共享改變了這種信息貧乏的狀況,大量的各種類型的信息不僅開拓了城建檔案編研者的視野,而且在思維和編研選題的方式上也沖破了館藏的局限,思想上得到了解放,城建檔案編研的選題及題材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2、改變了以往以城建檔案編研者思路為主的選題取向。城建檔案編研工作者要思維創(chuàng)新,就要跳出傳統(tǒng)的編纂歷史匯編選題的老路子,在城建檔案深度開發(fā)與利用上下工夫;跳出城建檔案館狹小范圍,不斷開拓合作城建檔案編研的新領域,網絡信息下城建檔案編研者與利用者之間通過微信、網上聊天或E—mail等方式進行交流與溝通,城建檔案編研者可根據(jù)利用者的信息需求,開展定題編研服務。即城建檔案編研者將自己的編研工作計劃發(fā)布于網上,利用者提出自己意見與具體要求,城建檔案編研者根據(jù)對方的要求去設計、決定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尺度與安排。傳統(tǒng)的城建檔案編研選題是編研者按自己的主觀意識操作的,采取的視點與角度對他人來說不一定合適。如果利用者介入城建檔案編研選題的前期準備工作,則改變了城建檔案編研者自主選題的傳統(tǒng)方式,使半封閉的編研工作向開放型的模式轉變。既可保證選題的精確性,又可以避免受館藏資源的局限性,或因查找疏忽而造成重要材料遺漏的失誤,減少了城建檔案編研選題的盲目性。因此,城建檔案編研工作者要有一種超前意識,也就是要有對事物發(fā)展趨勢的預見性,這種預見性對城建檔案編研選題尤為重要。
3、改變了以往人工傳遞的媒介傳播方式,為城建檔案編研成果轉化建立了平臺。利用網絡信息的傳遞功能發(fā)布編研成果,速度快、效率高,影響面大,利用者可隨時在網上有目的地選擇和下載或打印自己所需的資料。信息內容涉及面寬而廣,而利用群體來自于跨區(qū)域、國界的不同層次、年齡、職業(yè)、結構、膚色的人群,只要計算機接通網站,不管角落還是小巷,都能接收到來自各方的信息,比制作成紙質信息的傳播、傳遞速度快得多,覆蓋面也廣。
4、城建檔案編研者與利用者的關系由單向傳播向雙向傳播轉變。網絡信息為城建檔案編研者與利用者營造了一個互動的全新模式,拉近了城建檔案編研者與利用者的距離。利用信息網絡的交互功能,解除地域、時間、空間的束縛,打造了二者近距離對話的平臺,為雙方交流思想、學習、心得即檔案編研選題前的準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推開了二者你需要我的信息、我需要你的利用之間的大門,雙方也頗為互利,使城建檔案編研者與利用者的地位相對化,實現(xiàn)了城建檔案編研者與利用者的互動。
二、網絡信息下城建編研選題應遵循的四個原則
1、創(chuàng)新性原則。要使城建檔案編研成果從眾多的網絡信息中脫穎而出,選題是關鍵。要注意與館藏特色、地方特色、行業(yè)特色相結合。有特色才能體現(xiàn)個性,才能引起利用者的興趣。
第一要有城建檔案特色。城建檔案特色是城建檔案編研材料的最顯著特點,離開了城建檔案搞編研,就失去了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意義。由于城建檔案具有原始性,憑證作用和參考作用是其他資料無法比擬的。因此,城建檔案材料的充分運用,必將大大提高編研材料的價值。
第二要獨具特色,即開展特色城建檔案編研。近年來,這一觀點在城建檔案界已形成共識。根據(jù)本館館藏特色、根據(jù)本地區(qū)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資源來開展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編輯出有地方特色的城建檔案編研材料,為振興地方經濟、宣傳特色文化、繁榮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服務,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我館保存了隆慶6年(1572年)《隆慶海州志》,民國11年港口地區(qū)原圖809幅,我們充分利用這些特色資源,先后編輯了我們編輯出版了《港城畫卷》一書,《輝煌的歷程》等畫冊,面向全市發(fā)行,不但為廣大的利用者提供了鑒賞和參考的平臺,而且更為廣泛地為宣傳連云港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因此,本人認為,一部高質量的城建檔案編研材料,首先應該具有城建檔案特色,不能是完全脫離城建檔案而搞的編研材料,同時也要有獨到之處,有特色的內容。如果千篇一律都是大事記、基礎資料匯編等城建檔案編研材料,就難以滿足社會各方面的利用需求。
2、時效性原則。客觀需要是城建檔案選題的重要依據(jù),善于圍繞著形勢發(fā)展的需要而進行選題,其編研成果就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和前景,更能體現(xiàn)成果的具體性、現(xiàn)實性。這體現(xiàn)在編研成果能否為社會提供利用需求、能否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發(fā)揮重要的服務作用上。特別是在知識經濟環(huán)境下,更應積極順應時代的需要,充分發(fā)揮城建檔案編研材料的知識傳播、社會教育、學術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等諸多作用,使之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為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并在服務中體現(xiàn)價值。以我館為例,近年來我們提出了編研服務的理念,要使編研材料全面的服務于全市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大局。我們編輯出版了《港城畫卷》一書,該書匯集了全市建設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流程、辦事程序、手續(xù)規(guī)定等現(xiàn)行文件,方便了查閱和利用,為公民辦事提供了便利,特別為來連云港投資辦廠、開發(fā)經營、聯(lián)系工作的國內外客商簡化了咨詢程序,提高了辦事效率。此書一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市有關領導審閱后,認為此書配合了我市正在開展的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中心工作,體現(xiàn)了政務公開,樹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市經委、招商局、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等單位也把此書作為禮物贈送給客商。城建檔案編研材料得到了廣泛的社會應用,其自身價值得以充分體現(xiàn)。城建檔案編研的目的就是為社會提供利用,城建檔案編研材料的質量最終也應該由社會來檢驗和評定。如果我們編研的成果在社會上不受歡迎、不被認可,甚至無人問津,其自身價值就無法體現(xiàn),也就談不上高質量。
3、前瞻性原則。城建檔案編研者的目光要看得遠,掌握了全局的發(fā)展動態(tài),就能了解利用者時下需要哪方面的信息,用一分為二的、辯證的方法進行科學的分析、預測、研究,找出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和必然性,從而預測近期內利用者要求的動態(tài)、趨勢。前瞻的前提是編研者必須熟悉館藏的情況,必須透徹了解熟悉館藏檔案和掌握事物的發(fā)展特征和本質,就能挖得深。雖然城建檔案編研不是搞文藝創(chuàng)作,但可以借鑒其某些理論觀點來指導我們搞城建檔案編研選題工作。有了瞻前的主動性。就會減少盲目性。
4、真實性原則。選題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是城建檔案編研選題的一項基本要求。要實用就必須真實。城建檔案編研材料要以尊重歷史、尊重事實為本,編研人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歪曲、篡改城建檔案事實的實際內容。在搜集素材、編輯加工、材料審核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也不能讓“主觀臆斷”、“簡單拼湊”、“斷章取義”等影響城建檔案編研成果的真實,城建檔案編研只有全面、系統(tǒng)、準確、真實反映城建檔案信息的實際,才有實用價值。編研的成果將再次被引用或利用,如果提供的材料不具翔實與準確性就會誤導利用者。其次,選擇的材料要完整成套有始有終。要注意把能反映每個時期的規(guī)律性、連續(xù)性的資料收錄進來。以便全面地反映城建檔案的真實面貌,有利于利用者全面準確地、辯證地、一分為二地掌握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動態(tài)。
總之,我們正處于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是我們這一時代的主題,這就要求我們的城建檔案工作要面向市場,勇于探索、勇于競爭。面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沖擊,城建檔案編研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相應地重新調整和定位,變被動為主動,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開動腦筋,抓住機遇,在我們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的同時,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膽魄與果敢,努力開發(fā)更多適應市場需要的城建檔案編研課題。讓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創(chuàng)造出更豐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