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核桃李”李建軍,是一個專為核桃而生為核桃而活的人。李建軍第一次接觸核桃,是父親私下里把玩的一對不知名的老核桃。那對老核桃色澤深褐,筋骨古樸,紋路奇特,外形古怪,它讓李建軍愛不釋手。就是這對充滿誘惑力的老核桃,使得李建軍愛上了核桃,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追尋野生核桃的道路。他專心致志地研究起核桃文化已經(jīng)有30多年。
野生的山核桃大致分為三種,即:東北地區(qū)的楸子、南方云貴川地區(qū)的鐵核桃和京津冀晉地區(qū)的麻核桃。俗話說得好,深山出俊鳥,核桃也是這樣。好的核桃基本上都有一副“傲骨”,大多數(shù)生長在深山老林和窮山惡水之中。1986年,20歲的李建軍聽說河北省淶水山脈盛產(chǎn)好核桃。年輕氣盛的他,得到這一消息,立刻來了精神,盡管當時淶水縣交通尚不發(fā)達,但是李建軍還是背上包,乘長途汽車一路顛簸來到淶水縣。淶水縣城距天津新港140公里,他來到淶水,根本就看不到核桃樹。
不過,“核桃李”并沒有灰心,他在一家小旅店住下后,吃著棒子面嘎嘎湯,與當?shù)乩相l(xiāng)海聊起來。這一聊,才知道離他下榻的旅館一百多公里以外,有個地方叫野山坡,那里生長核桃樹。當時,李建軍激動得一夜沒有合眼,躺在床上,眼前都是密密麻麻的核桃樹。第二天天蒙蒙亮,他就按照老鄉(xiāng)指引的道路,一步步向野山坡步行而去。李建軍從早晨走到晚上,又從晚上走到黎明,他披星戴月終于來到了野山坡。當他看到腳下那幾棵百年老核桃樹的時候,當他聞到清香四溢、沁人心脾的核桃樹香的時候,也許是激動,也許是興奮,也許是疲勞,他一下子軟軟地癱坐在山坡上,淚流滿面。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爬深山鉆老林成了李建軍的家常便飯,他吃在山里,睡在山里,有時在山里一住就是半年,“核桃李”的綽號由此而生。他是中國核桃收藏界收藏核桃最多、最全、最好的收藏家,獅子頭、虎頭、羅漢頭、雞心、公子帽、菠蘿花、將軍搒、官帽、僧帽,狀元冠等一應(yīng)俱全。(據(jù)中國網(wǎng)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