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黃磊發(fā)布了一條微博:“妹妹(二女兒)昨天晚上尿床了,早晨她問我你知道我怎么尿床的嗎?我說你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要尿尿,然后就找衛(wèi)生間,找啊找,找啊找,終于找到了,然后你就尿尿,接著你就覺得涼涼的,然后你就醒了,就發(fā)現自己尿床了。妹妹無比崇拜地看著我說:哇塞,爸爸你怎么知道的?”
這條日常微博收獲了網友26萬點贊,父女倆的可愛互動羨煞旁人,也勾起不少網友的回憶。自己小時候,可不像妹妹這么幸運。
網友在評論區(qū)回憶小時候的尿床經歷,尿了床多半是要挨罵的。被責罵的恐懼,至今都記憶猶新。
“都這么大了還尿床,害不害臊?”類似的話,幾乎是所有尿床小孩的噩夢。相比妹妹,這些孩子可能沒有那么幸運地得到溫柔回應。哪里還敢大著膽子,跑到父母跟前去問:“你知道我是怎么尿床的嗎?”
大部分家長覺得,尿床是孩子的故意行為,用責怪和羞辱的方式來督促改正。常拿這樣隱私的錯誤向其他人抱怨:“你看看我們家這個多不省心,總尿床?!被蛘呤强偸悄么舜蛉ぃ骸耙膊恢朗悄膫€小孩,4歲了還在尿褲子。”
但給孩子留下的,卻是整個童年的陰影。這件玩笑般的“小事”,折射出的,是很多父母尊重教育的缺失。
《圓桌派》里,主持人竇文濤拋出一個困擾了中國孩子們多年的問題?!盀槭裁春芏喔改赶矚g消遣、貶損孩子?” “你看他胖得跟豬一樣?!薄澳憧此诘?,跟個煤球似的?!薄拔覀兗夷切∽泳褪莻€笨蛋,扶不起的阿斗?!惫_評頭論足,對孩子不滿意,隨意貶低……這個問題孩子們無法理解,也找不到答案。
網友抱怨,“父母們總以為,孩子年紀小,就不用顧及面子?!?/p>
兩代人之間不自覺地形成地位差,父母以管理者的身份干涉孩子的生活,忘記了尊重。有人回憶起小時候被父母當眾批評的經歷。盡管知道母親心底里是疼愛自己的,但并不認同她的教育方式。希望能用私下里挨一頓打來代替。
“愛”本身沒有錯,可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很多成年人口中的玩笑,孩子們往往信以為真。就好像我們小的時候會真的認為自己是垃圾堆里撿來的,時刻擔心著爸媽把自己再扔回去。孩子們在乎父母給予的每一個反饋與評價。
當眾的責罵羞辱和傷自尊的玩笑,像一把刀子在他們身上狠狠扎下,留下無法愈合的傷疤。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能夠更加優(yōu)秀。
但在“為他們著想”的同時,也別忘記考慮他們的想法。教育的本意不該是傷害,希望父母們最后能夠學會,用合適的方式去愛。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