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智能快遞柜是目前中國市場上占有率最高的快遞柜,在各城市居民小區(qū)中被廣泛安裝使用,但日前,其推出的“刷臉”取件功能卻被一群小學生簡單破解。幾位小學生在一次課外科學實驗中發(fā)現(xiàn):只要用一張打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臉,騙過小區(qū)里的豐巢智能柜,取出父母的包裹!此后,媒體也驗證出同樣的結果。
盡管豐巢方面回應稱,存在“刷臉”問題的快遞柜為試運營的beta版本,出現(xiàn)問題后已下線。但這樣的結果仍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快遞柜的最重要職能之一是為用戶妥善保管財物,安全是基礎底線。豐巢快遞柜背后的大股東是中國快遞巨頭順豐,一家千億市值公司所推出的刷臉功能居然輕易被小學生破解,這不應該是一句“試運營的beta版本”所能解釋的。
所幸的是,豐巢“刷臉”取件功能存在的漏洞因被小學生發(fā)現(xiàn),及時反饋到媒體,并沒有造成用戶重大損失。但目前市場上人臉識別功能被應用得是如此廣泛,移動支付、身份認證、交通執(zhí)法、賓館入住、單位打卡、小區(qū)門禁、校園管理……各個領域都在大力引入人臉識別設備,其中某些設備是不是也會存在與豐巢類似的漏洞?值得深思。
人臉識別雖好,但不能濫用。高科技代表著技術進步的方向,但它往往是把雙刃劍,用戶體驗不斷提升的同時,技術防攻擊性和安全性所面臨的挑戰(zhàn)同時變得更嚴峻。尤其是“刷臉”這種生物識別技術,因生物特征與人類生命相伴而生,一旦安全上存在漏洞便貽害無窮。
(摘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