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合肥市2018年度農業(yè)氣象條件分析

      2019-09-10 07:22:44鄧斌徐倩倩張玉龍
      農業(yè)災害研究 2019年4期
      關鍵詞:連陰雨氣象條件臺風

      鄧斌 徐倩倩 張玉龍

      摘要 利用合肥市國家觀測站(駱崗機場)2018年度常規(guī)氣象資料,采用時序法分析了合肥市2018年逐日日平均氣溫、降水量和日照時數(shù)等氣象要素。結果表明,全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8°C,其中春季創(chuàng)歷史同期新高;年平均降水量1 310 mm,較常年偏多20%,春季出現(xiàn)較強連陰雨;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較常年偏少26 h,日照時數(shù)分布不均,夏季顯著偏多。主要農業(yè)氣象災害有臺風、暴雨、高溫干旱、連陰雨等,局地災害重但總體上未出現(xiàn)大范圍持續(xù)性強的農業(yè)氣象災害。2018年農業(yè)生產氣象條件總體上利略大于弊。

      關鍵詞 氣象條件;臺風;高溫干旱;連陰雨

      中圖分類號:S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4-055-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4.022

      Abstract Based on the routin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Hefei National Observatory (Luogang Airport) in 2018,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hours of Hefei in 2018 were analyzed by time serie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s 0.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erennial year, with a record high in spring; the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is 1 310 mm, which is 20% more than that of the perennial year; the annual average sunshine hours are 26 hours less than that of the perennial year; the distribution of sunshine hours is uneven; and the summer season i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the perennial year. The main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were typhoon, rainstorm,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continuous rain. Local disasters were serious, but generally there were no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with strong sustainability on a large scale. In general, the advantage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2018 were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e disadvantages.

      Key words ? Agro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Typhoon;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Even rainy

      合肥地處江淮中部,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處于氣候過渡帶,冷暖空氣頻繁交匯于此,常有暴雨、強對流(風雹)、臺風、冰雪等氣象災害[1-2]。2018年合肥市年平均氣溫16.8℃,較常年偏高0.8℃,冬季平均氣溫偏低,春、夏、秋3季持續(xù)偏高,其中春季創(chuàng)歷史同期新高。年降水量1 310 mm,較常年偏多20%,冬、春、夏季降水偏多,秋季偏少。2018年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 849 h,較常年偏少26 h。6月19日進入梅雨期,7月12日結束,時間接近常年,梅雨量偏少,梅雨強度偏弱[3]。

      1 合肥市2018年農業(yè)氣象條件特點

      1.1 年平均氣溫偏高,夏季高溫日數(shù)偏多

      2018年合肥市年平均氣溫16.8℃;較歷年同期偏高0.8℃(圖1)。夏季(6—8月)≥35℃高溫日數(shù)為25 d,較常年偏多近13 d。全市≥10℃積溫平均值為5 679℃·d,與30年平均值相比,偏高484℃ ·d。

      從各月平均氣溫距平來看(圖2),與歷年同期相比,2018年1月、2月、10月偏低,其中1月為2012年以來最低;其他各月均偏高,其中3月異常偏高3.0℃,為歷史同期最高。

      冬季(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氣溫較常年略偏低,春季(3—5月)、夏季(6—8月)和秋季(9—11月)氣溫均偏高。其中冬季平均氣溫3.9℃,較常年同期偏低0.3℃,為2013年以來最低;春季平均氣溫17.7℃,較常年同期異常偏高2.0℃,為歷史同期最高;夏季平均氣溫28.1℃,較常年同期顯著偏高1.2℃,為2013年以來最高;秋季(9—11月)平均氣溫17.7℃,較常年同期偏高0.6℃。

      1.2 年降水量偏多,春季出現(xiàn)連陰雨

      2018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1 310 mm,較歷年偏多20%(圖3)。但區(qū)域分布不均,其中合肥駱崗機場觀測站降雨量最大,為1961年以來第2大觀測值。

      1月、5月、8月、11月、12月降水偏多。其中1月為2009年以來同期最多;5月降水量偏多1倍;12月降水量異常偏多2.2倍;其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少;10月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少(圖4)。

      冬季平均降水量為173 mm,較常年同期偏多30%;春季平均降水量為363 mm,較常年同期偏多30%;夏季平均降水量521 mm,與常年同期略偏多;秋季平均降水量167 mm,較常年同期偏少近10%。

      全市6月19日進入梅雨期,較常年偏晚,7月12日結束梅雨期,共計24 d,梅雨量176.3 mm,梅雨強度偏弱。

      1.3 全年日照總量偏少,秋季顯著偏多

      2018年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 849 h,較常年偏少26 h。2—4月、6—8月及10月日照時數(shù)偏多,其他月份均偏少,其中12月偏少82 h,為歷史同期最少。

      從四季來看,冬季(343 h)、春季(479 h)日照時數(shù)較常年同期分別偏少26 h和14 h;夏季(634 h)、秋季(471 h)日照時數(shù)較常年同期分別偏多81 h和10 h。

      2 合肥市2018年主要作物農業(yè)氣象條件評述

      2.1 夏收作物

      2018年合肥市夏收作物生長期間氣象條件總體上弊大于利,夏收作物在播種和成熟關鍵期氣象條件較差,遭遇了階段性低溫、連陰雨天氣。

      播種期受秋收期連陰雨及前茬作物騰茬晚影響,冬小麥、油菜播種期推遲,冬前苗情總體較常年同期偏差。播后至冬前苗期生長階段,多陰雨天氣,導致土壤過濕,部分農田積水,濕漬害較重,冬小麥、油菜苗情長勢相對偏弱。越冬期出現(xiàn)2次大范圍低溫雨雪過程,由于先降雪后降溫,積雪對冬小麥、油菜有保溫、保濕、抑制病蟲的作用,極大程度降低了冬小麥、油菜凍害風險,僅局部晚弱苗遭受輕度凍害,土壤墑情適宜,冬小麥、油菜安全越冬。

      3—5月為冬小麥、油菜主要生長季,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0.8~3.0℃。氣溫適宜,有利于冬小麥、油菜生長發(fā)育;但降水量偏多,期間出現(xiàn)強連陰雨過程,導致全市大部分地區(qū)土壤過濕,農田出現(xiàn)濕漬害,影響小麥灌漿乳熟和油菜開花授粉;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導致部分地區(qū)小麥發(fā)生倒伏。同時適溫高濕的環(huán)境也有利于冬小麥、油菜病蟲害的發(fā)展蔓延。冬小麥、油菜收獲期間,雖然出現(xiàn)降水過程,但未出現(xiàn)連陰雨天氣,全市大部分地區(qū)冬小麥和油菜適時收割,晾曬歸倉。

      2.2 秋收作物

      2018年合肥市一季稻、夏玉米等秋收作物生長期間,光溫適宜,降水豐沛,雖然先后遭遇了階段性洪澇、高溫干旱等災害,但農業(yè)氣象條件總體利于作物生長和產量形成。

      一季稻播種至秧苗期,主產區(qū)光溫適宜,降水充沛,且未出現(xiàn)低溫連陰雨天氣過程,一季稻適期播種,出苗正常,苗情長勢良好。移栽期,主產區(qū)光、溫、水匹配基本適宜,充足的降水為全市大部分地區(qū)一季稻移栽成活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夏玉米播種出苗期,長豐縣北部個別縣出現(xiàn)輕微旱情,對玉米的出苗及苗期生長有一定的影響。

      6—9月為一季稻、夏玉米等秋收作物關鍵生長階段,江淮大部光溫適宜,降水豐沛,農業(yè)干旱影響輕,有利于秋收作物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形成。全市大部分地區(qū)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9~1.3℃;降水量分布不均,其中合肥東北部偏多10%~20%,其他地區(qū)接近常年;日照時數(shù)大部分地區(qū)偏多81 h。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高溫天氣,影響一季稻抽穗揚花、夏玉米抽雄吐絲和大豆開花結莢。

      3 合肥市2018年主要農業(yè)氣象災害

      3.1 臺風

      2018年先后共有4次臺風對合肥市造成影響,其中18號臺風“溫比亞”為近6年來影響合肥市的最強臺風,造成了罕見暴風雨影響,表現(xiàn)為影響時間長、暴雨范圍廣、降水極端性強和陣風風力強的特點。8月中旬臺風帶來的強降雨,使合肥市北部一季稻、玉米受淹,強降水伴隨的大風還導致玉米、一季稻發(fā)生倒伏。

      3.2 暴雨

      6月19日—7月12日為梅雨期,全市出現(xiàn)3次暴雨過程。受強降水影響,大部分地區(qū)發(fā)生內澇或洪澇,部分圩區(qū)和低洼地段水稻田被淹,影響一季稻分蘗;其他地區(qū)降水基本適宜,一季稻生長正常。

      3.3 高溫干旱

      梅雨期結束后全市出現(xiàn)大范圍晴熱高溫天氣,全市平均高溫日數(shù)25 d,較常年同期偏多13 d。受此影響,全市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不同程度旱情。高溫干旱天氣對7月20日前后抽穗揚花的一季稻的結實率有一定影響,導致花粉敗育、空秕粒增多。但是由于2018年高溫期間,全市多分散性陣雨或雷雨,降水對高溫干旱有明顯緩解作用,再加上麥茬稻面積擴大,生育進程后移,7月下旬抽穗揚花的面積減少,因此受影響的水稻面積不大。據(jù)合肥市農委統(tǒng)計,7月上中旬高溫天氣對夏玉米和夏大豆等旱作物的影響總體偏輕,但8月5日以后的高溫天氣對陸續(xù)進入生殖生長期的旱作物生長發(fā)育有明顯不利影響。

      3.4 連陰雨

      2018年春季出現(xiàn)3段連陰雨天氣,分別為2月27日—3月7日、3月14—21日和5月16—26日,其中5月16—26日持續(xù)時間最長、過程范圍最廣、累計雨量最多、降水強度最大。連陰雨日數(shù)普遍在5~7 d,長時間陰雨寡照導致土壤持續(xù)過濕,引起正處于灌漿乳熟期的小麥赤霉病發(fā)生發(fā)展,并造成小麥倒伏,不利于產量形成。

      4 小結

      合肥市2018年農業(yè)氣象條件特點為:年平均氣溫偏高,夏季高溫日數(shù)多;年總降水量偏多20%,春季出現(xiàn)強連陰雨;年日照時數(shù)總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夏季顯著偏多。主要農業(yè)氣象災害有臺風、暴雨、高溫干旱和連陰雨等,局地災害重但總體上未出現(xiàn)大范圍、持續(xù)性強的農業(yè)氣象災害。因此,合肥市2018年農業(yè)生產氣象條件總體上利略大于弊。

      參考文獻

      [1] 安徽省氣象局資料室.安徽氣候[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75-79.

      [2] 朱乾根,林錦瑞,壽紹文,等.天氣學原理和方法(第4版)[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

      [3] 田紅,翁渝生.淮河流域梅雨特點及其與長江流域的比較[J].氣象與減災,2005(1):32-34.

      責任編輯:李楊

      猜你喜歡
      連陰雨氣象條件臺風
      臺風過韓
      沿淮地區(qū)秋季連陰雨綜合指數(shù)構建及其變化特征
      臺風來了
      小讀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3:46
      1961—2018年高淳連陰雨天氣特征分析及對策探討
      基于氣象條件的船舶引航風險等級
      中國航海(2019年2期)2019-07-24 08:26:52
      臺風愛搗亂
      廊坊市連陰雨(雪)天氣統(tǒng)計分析
      臺風來時怎樣應對
      我國秋季連陰雨的氣候特征及大氣環(huán)流特征
      氣象條件對某新型蒸發(fā)冷卻空調的影響
      兴海县| 宣武区| 浪卡子县| 包头市| 磐石市| 吉木乃县| 黄大仙区| 苏尼特左旗| 青铜峡市| 苍南县| 丰宁| 淮北市| 舒城县| 秭归县| 永济市| 巴青县| 会理县| 融水| 花莲市| 西宁市| 古田县| 兖州市| 华阴市| 土默特左旗| 富源县| 六安市| 鹰潭市| 新安县| 简阳市| 太和县| 玉溪市| 明光市| 曲靖市| 吉安市| 海南省| 冕宁县| 灵武市| 关岭| 嘉定区| 呼和浩特市|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