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維貞
摘 要:基于各個時期具有差異化的體育教育職能反思與回顧,發(fā)現(xiàn)體育教育的價值不僅僅是增強學生的體魄,其中還蘊藏著深刻的教育思想。因此,高校在開展教學與管理工作過程中,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新時代背景下,應肩負起“人文教育”社會使命。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能不斷完善教學理念。并積極優(yōu)化高校體育理論教學課程、有效創(chuàng)建體育教學人文氛圍,從而通過體育教學,有效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文意識、人文精神等。
關鍵詞:高校;體育人文教育;實踐與理論
1 引言
根據對既往體育教學經驗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大部分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長期受生物體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導致教師更為注重學生的體育鍛煉,使他們的身體素質不斷獲得提升。這樣的教學思路,并不是說存在較大的錯誤,而是在體育發(fā)展目標上產生了一定的偏失。過大比重的體育鍛煉,忽略了體育學科育人、育心的功能。同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分配不均,使學生缺乏系統(tǒng)、全面的體育培訓,導致他們對于體育學習的認知過于狹隘,認為學習體育就是為了增強體魄?;诖?,高校應重視體育人文教育實踐與理論的研究,并能制定有效措施,完成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
2 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特征
2.1 可作為校園文化發(fā)展的主要載體
高校在開展相關教學與管理工作過程中,基于校內人文體育教育與德、智、體、美等進行有效融合,形成相對完善的教育體系。且在教育整體上,呈現(xiàn)出重要的教學優(yōu)勢。體育是育人之根本,無論是在育心,還是在育人等層面上,都不能完全脫離育體。尤其是高校內的校園文化,大體包含了人文體育制度、精神文明建設等。而這些校園活動的實施與開展,都離不開具體的規(guī)范與流程。而人文體育教育,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是直接輸出校園健康文化的主要載體,可更集中的展現(xiàn)出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及精神。
2.2 可為高校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學平臺
高校開展體育教育,是其踐行人文體育教育的有效途徑。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師會組織一些相關實踐活動,去引導學生更直接的參與其中。使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在思想上受到一定的教育與啟發(fā),并能領悟到體育活動中科學、嚴謹的規(guī)則,從而可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情感體育。高校體育教師將人文精神合理的深化到學生的素質教育中,確保他們在體育活動與學習過程中,可吸收到最新的人文知識、提高體育技能。除此之外,校園文化作為高校人文體育進行實踐發(fā)展的載體,將其合理的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可最大化的發(fā)揮對學生的導向、熏陶、激勵的作用。從而為高校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學平臺,使學生在有效吸收不同學科的文化知識、專業(yè)技能時,使其在人文素質上也可獲得不同層次的提高。
3 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與實踐具體落實路徑
3.1 優(yōu)化高校體育理論教學課程
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通常是根據設定具體的體育運動項目,去引導學生學習相關課程。例如,足球訓練、籃球競賽、自由活動等。而這些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功能,缺乏人文教育因素。即便實踐教學中或多或少的包含相應的人文內容,但較容易被體育教師忽視,而不能進行深挖,對學生進行更加系統(tǒng)化、全面化的教學。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結合當下學生認知習慣、學習需求等,合理優(yōu)化理論教學課程,并科學的融入人文教學要素。使學生在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過程中,能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精神等。例如,教師通過對當前社會發(fā)展趨勢的了解,認識到學生對互聯(lián)網平臺的關注與喜愛。因此,教師可通過對學生的觀察,掌握學生的信息關注焦點,并進行適當的篩選,將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的體育教學內容,融入到理論課程體系內。這樣,不僅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還可有效達成預期理想的教學效果。如網絡中熱門的體育賽事,以及比賽當中出現(xiàn)的違規(guī)事件等,教師都可將這些更具有社會性的知識,融入到課堂理論教學中,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有價值的體育知識,還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辨別是非的能力等,使他們對這個社會建立更多、更立體的認識。并通過不同的體育項目,去了解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社會運轉機制等。
3.2 有效創(chuàng)建體育教學人文氛圍
高校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針對于人文教育的融入,目的是為了通過系統(tǒng)化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幫助學生不斷提升體育文化素養(yǎng)。而在具體開展教學工作時,若想有效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高校管理人員及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能從全局出發(fā),積極在校園內營造出濃烈的人文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體育教師在將其作用的實際的體育教學關節(jié)時,應結合自身學科的教學特征,將更有針對性的體育人文教育內容,科學的融入到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從而全方位的營造出體育人文教育氛圍,大力提高學生的人文意識。在營造氛圍這一過程中,除重視完善課堂教學外,還應將其擴散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例如,高??稍谛@內學生活動的各個地點,張貼與人文教育相關的標語、圖文等。同時,教師可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類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訓練中獲得體育人文教育。如,教師可結合校園廣播體操及體育精神進行有效的宣傳,多角度滲透先進性的人文體育課程,并不斷豐富體育教學手段,最終實現(xiàn)全校范圍內的體育人文教育氛圍,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 結語
總之,高校應結合社會的發(fā)展趨勢,積極進行教育深化改革。在向學生傳授知識過程中,能重視學生人文意識的培養(yǎng)。特別是創(chuàng)建校園文化過程中,能將體育人文教育作為重要載體,并以此為學校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學平臺。在此基礎上,通過了解其體育人文教育特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優(yōu)化體育教學課程體系、有效創(chuàng)建體育教學人文氛圍,從而更好的實現(xiàn)體育人文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姜波.普通高等學校體育人文教育功能性缺失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3):125+127.
[2] 李增林.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傳統(tǒng)茶文化的思想[J].福建茶葉,2018,40(11):157-158.
[3] 喬海,馮石.茶理論與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有效銜接[J].福建茶葉,2018,40(0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