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超
探究式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fā)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培養(yǎng)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導師,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當然是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nèi)容,總結探究的結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參與的活動,他們都將以導師和主人的雙重身份進人探究式課堂。
一、激發(fā)興趣,從學生生活實際引入探究
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為此,我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好“開講”,一開始就充滿趣味、童味,使學生興趣盎然,產(chǎn)生強烈的欲望,在愉快的心情中跨進知識的大門,一定能促使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和動機,并持久保持。比如在學習“長方形周長”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我采取這樣的一種教學策略:首先應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一個提前準備好的羊圈視頻,視頻的大概內(nèi)容為:牧民在圍建一個羊圈,需要建設的長方形羊圈長度為6米,寬度為5米,其中羊圈一側以墻為邊,其余三邊則需要用籬笆搭建,問圍造這樣的一種羊圈,總共需要多少米的籬笆?待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該怎么計算嗎?”學生們也進行了積極的回答,隨后我便引入了本次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同學都明白怎么計算,其實題目中所涉及的內(nèi)容也正是我們本次課堂所要講解的“長方形周長”知識,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蓖ㄟ^這種趣味性十足的課堂導入方式,不僅有效的激發(fā)起了學生們自主思考的熱情與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以一種高度注意力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對于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又如在帶領學生進行“時間認識”的學習過程中,我組織學生將自己一天的時間安排以一個圖表的形式列出,如幾點起床、幾點去學校、幾點放學、幾點做作業(yè)、幾點上床睡覺等,引導學生能夠將自己一整天的時間作息以一種正確的時間表達方式通過表格列舉出來。在這樣的一種趣味性十足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肯定會得到有效的激發(fā),不僅收獲了相應的數(shù)學時間知識,而且還體驗到了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
二、布置任務,開展小組互助學習
任務教學作為探究課堂的重要形式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由于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等方面的不足,往往難以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借助小組的力量,互助學習,取長補短,共同完成任務,教師要將任務教學理念與探究式教學有機結合為一個整體。我們開展小組學習不僅是為了打造探究式課堂,更重要的目的是確保小組成員在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完成任務,實現(xiàn)學習目標。教師要通過布置任務的形式讓小組互助學習變得更高效而具體,同時使小學數(shù)學課堂更豐富多彩。如教學《垂直與平行的特征》時,我引導小組成員自行分工,看看每個小組的想法,可以引入競賽的形式,將個人之間的競爭很好地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讓他們在白紙上畫出自己心里對平行和垂直的概念,設置合理的獎懲措施,評出最佳一組。同時鍛煉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及分工能力,這是提高探究式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三、注重研究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每一個學生都屬于一個單獨的個體,其在學習能力、興趣愛好以及身心素質等方面也各有差異,探究式教學便充分的注重并利用了學生們的這一特點,學生們通過一系列的探究過程,能夠有效地掌握一套切實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認清自己存在的不足,進而更好地推動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與知識掌握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在數(shù)學量度單位的教學中,對于長度單位“米、厘米”等單位的教學,要利用身邊資源:比如學生身邊的筆、身高或者家到學校的距離等等具體例子,讓學生進行具體猜想,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而且也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完善了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維的一個轉變的過程,也能夠使廣大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激發(fā)其學習數(shù)學的欲望,而且也很好的提升了學生們的實踐探究能力。另外,在“千克與克”等重量單位的學習過程中同樣可以采取這樣的一種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來實現(xiàn)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四、注重探究結果總結,改善教學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總結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完成相應的探究活動之后,我還帶領學生進行教學總結。在教學總結過程中,注重總結方式的多樣性,最有效的就是采取一種教師總結、學生總結以及師生互動總結相結合的教學總結方式,從而更加清楚地掌握探究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為后期教學工作的改進提供可靠的支持,此外,通過師生的共同參與,還能夠有效地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構建了一種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而且還營造出了一種互動性十足的探究學習氛圍,進而也實現(xiàn)了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五、實現(xiàn)探究創(chuàng)新
探究式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需要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探究內(nèi)容、探究過程、探究思路和探究方法創(chuàng)新這四個方面。小學生受各種因素限制在具體探究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偏離教學本意的情況,對此,教師要深入研讀教學內(nèi)容,從數(shù)學教學重難點、教學重心及教學任務等多個方面進行探究,合理拓展教材內(nèi)容,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此外,教師應在數(shù)學授課中要求學生運用不同探索方法,從不同角度和領域探索問題,靈活探究思路。
面對新的教育形勢,為更好地提升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量,在今后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應用多種探究方法,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幫助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實踐探索來提升自己數(shù)學學習能力,從而找到一套真正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