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
心田之上,掛著一幅幅畫卷。
孤獨,是心田上的一抹光彩。貝多芬在鋼琴前彈奏起鏗鏘的《命運交響曲》時,他曾孤獨過;魯迅在黑暗中點亮燈火奮筆疾書時,他曾孤獨過;梭羅在瓦爾登湖邊獨自搭起木屋時,他也曾孤獨過……在孤獨中,他們忘記了身軀的疲憊,忘記了生活的沉重,忘記了社會的紛擾,在自己的世界里尋找現(xiàn)實中沒有的美好。曾讀過這么一句話:“在我的生命中,有些地方是空白和閑靜的。我忙碌的日子,便在那里找到了陽光和空氣。孤獨的人,內(nèi)心一樣美好?!惫磐駚恚嗌偃嗽诠陋氈凶龀闪舜笫?,多少人在孤獨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孤獨者的眼神里,總是醞釀著一種不同尋常的快樂。
愛,是心田上的一抹光彩。愛,讓我們懂得施與和獲得,讓我們領(lǐng)略生活的真諦,讓我們的心靈花園花團(tuán)錦簇。愛人者,人皆愛之。蘇軾任杭州知府時,為民修堤,百姓為他建生祠,歌功頌德;山東大旱時,鄭燮開倉放糧,被罷官后,百姓夾道挽留,淚灑大地。愛與被愛,都能使人幸福,只要人人獻(xiàn)出一點愛,明天的世界會更美好。
淡泊,是心田上的一抹光彩。陸游說:“心閑天地本來寬。”居里夫人把獲得的獎?wù)伦鳛楹⒆觽兊耐婢?,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她才能成為當(dāng)今世界上唯一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xué)家。愛因斯坦有“四不”,不求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掌聲,他表示,自己能從工作與小提琴中得到樂趣,那種樂趣超過人間任何榮華富貴的享受。淡泊不是力不能及的無奈,也不是心滿意足的孤芳自賞,更不是碌碌無為的庸人自嘆,淡泊者總是目光長遠(yuǎn)、思維清晰、心靈美好。向往淡泊,其胸襟必寬如大海,心地必純?nèi)羟迦?/p>
推開窗戶,當(dāng)別人看到污穢的爛泥、凋零的落葉時,你卻看到了噴薄的紅日、遼闊的天空,你是幸福的。當(dāng)你胸中洋溢著幸福的甜蜜時,你心中已是一片明亮的輝煌,因為你的心靈之燈永遠(yuǎn)在綻放光彩。
(湖南益陽市益師實驗學(xué)校)
點評
當(dāng)其他同學(xué)習(xí)慣于講述生活故事的時候,小作者用議論文的形式寫作,文體可謂與眾不同。主體部分的三個段落采用并列式行文,從“享受孤獨”“體驗愛”“淡泊處世”三個角度出發(fā),論證了它們在生命里的光彩。并列呈現(xiàn),結(jié)構(gòu)別具美感。與此同時,富有雄辯的說理色彩,也是本文的特色。論證時,作文多用經(jīng)典事例佐證,貝多芬、魯迅、梭羅等人物的故事信手拈來而又毫無拼湊之感,行文有水到渠成之感。